高校應屆生專業就業競爭力:經管類專業優勢逐年下降 影視藝術類...

2020-12-17 封面新聞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封面新聞記者 蔡世奇

近日,各省市高考成績陸續公布,可謂幾家歡喜幾家愁。伴隨著分數的揭曉,考生們也將進入填報志願的重要時刻。日前,BOSS直聘發布《2019年高校應屆生專業就業競爭力觀察》,圍繞應屆生薪資水平、各專業的就業競爭力、城市選擇等維度展開分析與解讀。

據悉,本次觀察調取了260萬2019年應屆畢業生樣本(專科畢業生佔比44.4%,本科生佔比51.3%,研究生佔比4.3%),涉及879個高校專業,其與教育部專業目錄保持一致。報告發現,2019年本科應屆畢業生專業高薪榜前15名中,理學和工學類專業佔據14席,計算機與電子信息類專業佔據半數。

隨著社會經濟結構快速變革,新職業新崗位大量湧現,應屆生的就業口徑逐年拓寬。多數專業畢業生的崗位選擇更加分散,「專業對口」已不再是年輕人擇業的核心考量因素。經管類專業優勢下降,影視藝術類專業嶄露頭角。此外,北上廣深繼續領跑最受應屆生青睞城市榜,新一線青年技術人才吸引力仍與一線存在差距。

智能科學與技術起薪達8484元 計算機與電子信息類專業佔高起薪榜半數

數據顯示,2019年本科應屆畢業生專業高薪榜前15名中,理學和工學類專業佔據14席,計算機與電子信息類專業佔據半數。其中,高達97%的應屆生期望從事技術和研發相關崗位。

新工科專業畢業生在2019年繼續維持著較明顯的就業競爭優勢。教育部公布的2018年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備案和審批結果顯示,2018年全國各大高校新增備案本科專業最多的是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196所)、機器人工程(101所)、智能科學與技術(96所)、智能製造工程(50所);新增審批本科專業最多的是人工智慧(35所)。

在入圍就業競爭力30強的專業中,工學與理學類專業表現強勢,佔據25個席位,與2018年持平。這些專業中近半數與新工科直接相關,涉及計算機科學、人工智慧、大數據、物聯網、電子通信、生物科技等諸多領域。2019年,智能科學與技術專業的就業競爭力指數從2018年的第三位躍居榜首。

以物理學、應用數學、統計學為代表的基礎理學類專業近三年來持續上榜。基礎科學的長足發展是科技和工業進步的基石,也是前沿技術最重要的助推器。隨著僱主對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要求的不斷提高,堅實的基礎科學知識功底和嚴格的邏輯思維訓練,能夠為理學專業畢業生的職業發展打下良好基礎。

值得一提的是,口腔醫學作為唯一一個非理學和工學專業入圍高起薪榜單前15名。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口腔醫療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指出,2008-2018年,我國口腔醫療規模保持逐年增長趨勢,由2008年的200億元到2017年的880億元,十年間年均複合增長率保持在15%以上。口腔醫療市場需求的不斷增長,推動了口腔專業人才的含金量。

北上廣深仍是應屆生最愛 新一線城市杭州、南京漸成志願填報新寵

青年技術人才是各城市「人才大戰」重點爭搶的對象。2019年15個高起薪本科專業應屆生期望工作的前五個城市,依然是北上廣深杭。數據顯示,高起薪專業畢業生的平均期望薪資普遍高出當地求職者整體平均期望薪資10%-25%。

一線城市對高起薪本科專業應屆生群體的吸引比例普遍高於整體水平。以北京為例,2019年高校應屆生有9.6%首選求職地為北京,而15個高起薪專業畢業生群體中,有15.6%首選北京。新一線城市中,僅有杭州和南京對高起薪專業畢業生吸引比例高於均值水平,分別高出1.8%和1.0%。在愈演愈烈的人才大戰中,新一線城市如何與一線城市競爭青年技術人才,是需要攻克的難題之一。

金融經濟類畢業生僅26%從事相關崗位 醫學等應用型專業就業集中在本行

隨著社會經濟結構快速變革,新職業新崗位大量湧現,應屆生的就業口徑逐年拓寬,就業通適度不斷上升。BOSS直聘數據顯示,2019年,近七成專業畢業生的求職崗位分布方差較前一年有所下降,表明多數專業畢業生的崗位選擇更加分散,「專業對口」已不再是年輕人擇業的核心考量因素。

以金融經濟類專業為例,其就業面相對最廣。2019年,從經濟類專業畢業的應屆生,僅有26%從事與金融、經濟緊密相關的專業性崗位。一方面,國內金融市場監管趨嚴,外部環境震蕩加劇,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應屆生在金融領域的求職積極性;另一方面,科技領域人才吸引力漸強,數據分析師、數據科學家、投資分析師等崗位與金融和經濟類專業所訓練的數學、經濟理論等知識基礎存在較高的契合度,正對金融專業畢業生的擇業方向產生越來越顯著的影響。

而傳統的「萬金油」專業,如工商管理、信息管理等,應屆生職位選擇面繼續大幅拓寬。就業方向除了常見的財務、諮詢、行政、市場、IT研發等職位外,還包括電子競技運營、職業戰隊管理等新興崗位。雖然管理類學科就業範圍廣泛,通適度較強,但由於專業縱向深度不足,應屆生缺乏職業經驗和閱歷,畢業生的求職競爭力普遍低於對口專業求職者。

比較而言,寬口徑專業整體就業範圍持續擴大,強應用型專業崗位分布則呈現差異化走勢。以醫藥類專業為例,由於具有高度專業對口性和壁壘性,同時健康醫療領域熱度持續上升,相關專業畢業生的就業集中度進一步走高。2019年,有78%的醫藥類專業應屆生就業崗位集中在醫療健康領域,較2018年提高近5個百分點。

同時,影視攝影與製作專業、電影學位列就業分布最集中的25個專業。伴隨著網際網路技術的發展,視頻和直播工作崗位激增,推動了影視藝術類專業人才的薪資和需求。2019年,影視攝影與製作專業的就業競爭力指數入圍三十強。

相關焦點

  • 2020最具就業競爭力30強專業!必看
    報告涉及924個專業,均與教育部高等教育專業目錄保持一致。01▼2020高校應屆生專業就業競爭力30強BOSS直聘研究院《2020高校應屆生專業就業競爭力30強》採用多維度模型進行計算。就業競爭力指數反映了該專業2020年應屆生在就業市場上的綜合競爭力,指數越高,說明該專業應屆生的綜合就業競爭力越強,更有機會獲得高薪工作機會。該指數基準值為100,代表所有專業就業競爭力的均值。
  • 你的專業「野雞」嗎?| 應屆生專業就業競爭力排行top30
    有錢途的專業又有哪些呢?八弟帶大家一起來盤點一下。 01 這些專業,誰看起來最有「錢途」?7月8日,招聘平臺BOSS直聘發布了《2020年高校應屆生專業就業競爭力報告》。 這篇報告分層抽取了340萬2020年應屆生樣本,對不同專業畢業生的就業競爭力進行分析。
  • 2020最具就業競爭力30強專業
    報告涉及924個專業,均與教育部高等教育專業目錄保持一致。  PART-1  2020高校應屆生專業就業競爭力30強  BOSS直聘研究院《2020高校應屆生專業就業競爭力30強》採用多維度模型進行計算。
  • 最具就業競爭力30強專業出爐!天津這波兒學生求職一半選在……
    今年高考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中,招聘平臺BOSS直聘最新發布《2020年高校應屆生專業就業競爭力報告》,圍繞市場面向應屆生的招聘需求變化、不同專業就業競爭力、就業通適度、重點城市應屆生本地求職率等方面進行數據分析。其中,新工科與基礎科學類優勢強勁,文學類專業「新熱」。
  • 高校畢業生就業調研:金融學專業不香了?混合專業背景競爭力上升
    金融學專業曾頗受高考狀元們偏愛,但近年來隨著經濟形勢變化,金融業求職和金融學專業填報一起勢弱。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梳理麥可思研究院發布的近三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發現,近三屆金融學專業本科畢業生的月收入雖然同比保持增長,但距離當屆月收入第一名專業的差距卻在拉大。同時,進入畢業生月收入前50名的金融類職業的數量也在逐年減少。
  • 熱門藝術類專業就業情況解析
    【摘要】藝術類專業就業情況到底怎麼樣呢?今天選取了幾個熱門藝術類專業來逐一進行介紹,希望對考生選報專業有所幫助。   美術學:就業方式多樣化   美術學專業畢業生就業方式多樣化,可以通過教師資格證考試後,成為一名美術老師。
  • 專業參考必看!2020最具就業競爭力的30強專業
    六月,874萬高校畢業生結束學生生涯正式步入社會。但因為春招季受疫情影響嚴重,仍有大部分畢業生未順利求職就業。七月初,1071萬高考生走進考場迎接人生另一場中轉站。但因為各種因素的影響,很多人關於未來的專業選擇還遲遲未定。從高校畢業生求職找工作的情況來看,學歷和專業背景在應屆生的求職過程中始終扮演著重要角色。
  • 報告稱機器人工程等「新基建」專業應屆畢業生就業優勢突出
    中新社北京7月8日電 (記者 王慶凱)招聘平臺BOSS直聘8日發布的《2020年高校應屆生專業就業競爭力報告》指出,中國「新基建」相關領域的新工科與基礎科學類專業應屆畢業生優勢強勁,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機器人工程專業首次入圍就業競爭力30強榜單。此外,六個文學類專業入圍榜單成「新熱」。
  • 2020最具就業競爭力30強專業
    2020年874萬高校應屆生的平穩就業是一項重大挑戰。受國內和國際疫情侵擾,2020年春招季,企業招聘節奏被打亂,各行業的發展格局呈現出明顯差異。大批傳統線下業態受到衝擊,旅遊、生活服務、線下教育、金融等行業發展局面嚴峻,生存與轉型成為重點。
  • 2016高校應屆生就業競爭力及起薪100強榜新鮮發布,南航排在?
    如何確定自己的坐標和競爭優勢?BOSS直聘近日新鮮出爐的《2016年應屆生就業競爭力報告》,報告包含兩張榜單——「2016年起薪50強高校榜」和「2016年畢業生就業競爭力100強」,供學弟學妹們參考。
  • 遼寧理工學院繼續教育學院影視藝術類專業2021春季招生簡章
    學院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堅持"工學結合",採取校企合作、對外辦學等方式,走特色辦學之路。堅持校內實訓企業化,校外實訓教學化的原則,加強校內外實訓基地建設,構建"理論教學、實踐教學、綜合素質養成"三維滲透式人才培養模式。學院在科學定位的基礎上,明確發展戰略,尋求與同類院校人才培養的差異化,形成自身比較優勢和特色,不斷提升競爭力,為社會培養具有較高綜合素質的應用型人才,開創育人辦學新局面。
  • 全國重點大學經管類專業綜合排名,可分為以下5個檔次!
    如果說當前什麼專業最受歡迎,經管類專業絕對是榜上有名。尤其是像金融學、經濟學等相關專業,畢業後可以選擇外企、國內外銀行、四大等國內最知名的公司,薪資也絕對可以算得上是應屆生裡面的佼佼者。這些崗位動輒幾十萬的年薪,是很多其它學科學生難以企及的。
  • 傳媒類四大專業就業前景分析
    站在高中升向大學的抉擇路口,有很多藝術生和家長關心的核心問題就是:藝術類專業就業率是不是不高?前景是不是不好?畢業後是不是就業面窄?那下面小編就為同學們及家長們解答一下。說到藝術類專業就業前景,不得不提它的母體——文化產業,傳媒行業屬於文化產業。
  • 2018年應屆生高薪專業排行榜(TOP15)
    中商情報網訊:6月20日,招聘平臺BOSS直聘發布《2018應屆生專業競爭力觀察》。據了解,該調查抽取了86萬份2018年應屆生樣本,包括專科、本科以及研究生畢業生,涉及871個高校專業。研究顯示,「新工科」專業競爭力整體走高,智能科學躍居排行榜前列。
  • BOSS直聘:應屆生平均招聘薪資5300,深圳應屆生求職率領跑全國
    7月8日,招聘平臺BOSS直聘發布《2020年高校應屆生專業就業競爭力報告》,圍繞市場面向應屆生的招聘需求變化、不同專業就業競爭力、就業通適度、重點城市應屆生本地求職率等方面展開探討。BOSS直聘研究院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企業對應屆生的平均招聘薪資為5312元,較2019年同期降低2.4%。
  • 影視與藝術設計學院聯合招生就業處召開2020京津冀藝術類專業校企聯盟教育論壇
    為更好服務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大國家戰略,拓展京津冀地區藝術類人才培養平臺,進一步加強藝術類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提高人才培養質量,11月18日,「2020京津冀藝術類專業校企聯盟教育論壇」在我院開幕。華北理工大學輕工學院院長張廣文、黨委副書記副院長王新、招生就業處處長王金峰、影視與藝術設計學院全體老師同時參加會議。會議由華北理工大學輕工學院黨委副書記副院長王新主持,華北理工大學輕工學院院長張廣文致詞。
  • 編導類藝考專業的就業前景非常廣泛
    編導類專業就業前景分析縱觀近幾年的藝術高考,編導專業成為繼美術專業、表演專業之後又一熱門專業。進入高校後,編導類學生在語言表達、交際能力、人生觀、價值觀、社會事務分析分辨能力、民俗風情把握能力、心理學等各方面都會有大幅提高。
  • 藝術類考生可以填報普通類專業嗎
    報考藝術類專業的考生,可以兼報除提前錄取批次外的其他批次的非藝術類專業。如生源所在省級招辦另有規定,則以省級招辦當年規定為準。逐步組織開齊音樂學類、舞蹈學類、戲劇與影視學類、美術與設計學類統考。3、逐步提高藝術類專業文化成績要求。各省級招生考試機構、高等學校要在當前本地(校)劃定的文化成績錄取標準基礎上,立足高等藝術專業教育和學生長遠發展,分類逐步提高有關專業文化成績要求。4、同時,部分高校也逐步提高文化課成績門檻。5、在就業市場方面,由於藝考生人數過多,最終導致藝術類畢業生就業難,音樂學、美術學、動畫專業連續多年上榜最難就業的專業。
  • 中國傳媒大學就業量質均優 傳媒優勢外新開理工科專業
    那麼下面請夏主任給考生們一些建議,藝術類考生在報考中國傳媒大學應該注意什麼?有哪些專業應該參與藝術類考試?  夏丹:我們學校的確有三分之一的招生計劃是藝術類專業,由於學校是一所名副其實的綜合性大學,所以更多的招生計劃是普通類專業,下面我將給大家介紹中國傳媒大學2012年在全國的招生計劃情況。我們招收的專業是近40個,其中有20個藝術類專業。
  • 江西省2020年普通高校藝術類專業招生
    3.省統考考試科目及分值省統考考試科目按《江西省2020年普通高校招生美術與設計學類專業統一考試大綱》《江西省2020年普通高校招生音樂學類、舞蹈學類、戲劇與影視學類專業統一考試大綱》執行。美術與設計學類專業總分450分,音樂學類、舞蹈學類、戲劇影視文學(廣播電視編導)、播音與主持藝術四個專業總分均為20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