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年輕民警新民警說說監獄歷史上的故事
一、涉案罪犯
罪犯黃鵬,男,36歲,漢族,安徽省來安縣人,高中文化,1984年6月11日因盜竊、脫逃被勞動教養1年,1987年3月25日因犯盜竊、脫逃罪被判處有期徒刑11年,在安徽省巢湖監獄服刑。1997年9月因犯搶劫、盜竊罪被判處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1997年10月12日投送S省潤州監獄服刑。
二、脫逃誘因
罪犯黃鵬是一個集盜竊、搶劫、脫逃於一身的「三進宮」累犯、慣犯,思想頑固,惡習很深,投送潤州監獄後一直窺測時機準備脫逃。從1997年10月12日入監到1998年2月7日脫逃得逞只有116天。
直接誘因 黃鵬投改後,因入冬棉被未領到,加之自視自己文化水平較高——高中,但未得到民警重用,認為外省籍犯受欺侮,脫逃慾念更加強烈。
間接誘因 春節前監獄獄政科科長蔣亮到入監隊進行節前教育,講到了潤州監獄作為重刑犯監獄,管理嚴格,設施較好,罪犯要想脫逃比登天還難,告誡他們遵守監規,莫動邪念,只有端正態度,安心改造,才有光明前途。蔣科長不說便罷,說了反而更加激發了黃犯產生「挑戰極限」、冒險一試的強烈衝動:「我倒要看看潤州監獄到底能不能逃跑」!
環境誘因 黃犯在出收工途中,通過觀察,打算把脫逃的突破口選擇在武警崗樓——將崗樓下面窗戶的鐵柵欄鋸斷後進入從裡面將門打開脫逃。他為什麼要選擇武警崗樓作為突破口?這裡需要補充交代一下。原來潤州監獄圍牆內側栽了一排冬青樹,由於樹越長越高越長越大,影響了民警特別是武警哨兵的監管視線,監獄已經派人開始逐一將其鋸掉。黃犯之所以選擇這裡作為突破口,就是因為崗樓附近的圍牆邊長有好幾顆冬青樹,便於隱藏。他一看監獄已經開始鋸樹,如果等樹鋸了,他要想貼近圍牆接觸崗樓就難了,於是加快了逃跑步伐,決定在春節剛過、民警輪休、警力相對不足的2月7日(陰曆正月十一)凌晨實施脫逃行為。
三、案發經過
2月7日凌晨4時,在民警剛點過名,其他罪犯吃夜餐時,黃犯迅速倒掉稀飯,吞下饅頭,乘小崗不備,溜進無人勞動的機械廠拉絲車間,迅速脫掉囚服、換上便裝,戴上自製假帽,接著用鋼筋撬開工具箱,竊得加力鉗一把,然後竄至圍牆邊,利用冬青樹為掩護,見四下無人,未被發現,遂溜到武警崗樓下,用加力鉗剪崗樓窗條,因窗條太粗,剪不斷,便潛伏在冬青樹下觀察,發現監獄大門下端是用鋼筋護網做的,已經風化鏽蝕老化,且只有一道門(過去都這樣),遂竄至大門,掄開加力鉗剪斷一根6.5毫米的鋼筋護欄,為防止動靜太大驚動哨兵和門衛民警而被發現,剛開始他每剪斷一根便迅即縮到冬青樹下觀察,看到沒事了,便又竄出來剪第二根、第三根……,當剪了五六根後仍未被發現,膽子愈發大了起來,乾脆譁啦啦把剩下的一口氣全部剪斷,總共剪斷了16根,然後鑽出門外脫逃。
四、圍追堵截
早晨6時左右,值班民警點名時發現黃犯不見了,以為他躲到什麼地方睡覺,便安排組長和監督崗查找,找了近20分鐘沒有找到,聯想到他是一個脫逃慣犯,感到大事不妙,趕緊向監獄匯報,監獄、管教部門領導以及機關值班民警立即趕赴現場,當他們來到大門時,看到大門下端鋼筋護網已被剪斷,判斷黃犯已經脫逃。監獄迅速向省局報告。省局感到事態十分嚴重。地處城市的重刑犯監獄發生無期徒刑犯脫逃,其性質、後果和造成的攝會影響可想而知。省局主要領導、分管領導均在第一時間趕赴潤州,組織指揮追捕工作。為了儘快將黃犯追捕歸案,S省監獄系統首次商請省武警總隊出動5輛裝甲運兵車、200餘名防暴警察配合追捕。局機關和省司法警官學校,省少管所、第二少管所,灣山、棲霞、寶華、石佛寺、大連山等監獄均在第一時間派出警力在黃犯可能逃跑的方向上參與設卡堵截,並出動各種警力近1000人在以潤州市所屬丹徒縣三山鎮為中心的方圓20公裡的範圍內展開了拉網式搜捕。整個追捕過程共出動各種警力2300餘人次,有效阻止並遲滯了黃犯的逃竄。
過去追捕逃犯大多是本單位單打獨鬥,孤軍奮戰。由於當時逃跑成風,加之警力有限,罪犯逃跑後不追是常事,有時雖然也象徵性地派出一些警力以示重視,但追不到就算了。由於逃跑容易得逞,加之有不少追不回來,往往加重了一些罪犯的冒險、僥倖心理,「逃跑一個,影響一片」,由此帶來消極連鎖反應,產生惡性循環,使得歷年在逃犯不斷增多,嚴重影響了社會穩定。
追捕潤州監獄「2·7」重大脫逃案案犯黃鵬拉開了聯防聯控、多警種聯合作戰的序幕。
在這次追捕中,省局50歲以下的民警均到車站、碼頭等卡點參加作戰,經受了鍛鍊和考驗。這次追捕得到了當地公安機關、治保組織、聯防隊員的大力支持和配合,潤州市及其所屬縣的電臺、電視臺等各類媒體均不間斷地滾動播出追捕逃犯的通緝令以及逃犯的體貌特徵,提醒市民提高警惕,為抓獲逃犯提供線索。各類媒體均派出記者跟蹤採訪,並報導了成功抓獲逃犯的全過程。這次追捕使得潤州監獄的知名度大大提高,充分展示了監獄人民警察能徵善戰的良好形象,展示了監獄機關維護社會穩定的信心和決心。
五、惡鵬落網
話說黃鵬出了大門,在幹工家屬區偷了一輛自行車開始狂奔,但由於對潤州市地形不熟,六點鐘左右又騎回來了,看到了圍牆、電網,看到了他的「傑作」——被剪斷下端護欄的監獄大門「窟窿」。這時,天已微亮,在詢問路邊行人後,開始向312國道逃竄,因回老家安徽來安,必經南京,必經312國道。8時30分左右當他趕到312國道戴家門收費站時,這裡已經如臨大敵,民警、武警荷槍實彈,見人查人、見車查車,所有行人車輛一律接受檢查。旁邊還停著七八輛架著機槍的裝甲運兵車、高壓水炮車,黃鵬一看,心裡思忖:「白天看來走不了了」,於是便晝伏夜行,白天躲到山上或潛伏到老百姓的豬圈羊圈睡覺,偷點吃的,睡醒了寫日記,把自己的脫逃體會寫下來,晚上出來推著自行車繞過追捕卡點,確定無人了再快速騎行,向南京推進。
第三天即9日中午10時許,黃犯逃到南京,準備穿過南京長江大橋,由於引橋很長,坡度很大,自行車成了累贅,他便將其甩掉,徒步穿行。在經過南橋頭堡時,為了試探監獄是不是還在追捕他,他拿下帽子,故意用自己的光頭向守橋的武警戰士撞去,武警戰士本能的讓開了,黃犯由此判斷,監獄可能不再追捕他或此地沒有人知道他脫逃,於是緊張的心情鬆弛下來,大搖大擺往前走。11時30分左右,在途徑南京交警支隊橋北查報站時,路邊有兩名交警在閒聊,看到一個「燈泡」從他們面前閃亮晃過,其中一名說:「這傢伙很像通緝令上通緝的潤州監獄逃犯黃鵬」,另外一名附和道:「還真像,喊來問問」。便指著黃鵬,「小子,過來!」可能長期的犯罪生涯、囚犯身份已經形成了思維定勢,黃鵬見到民警喊他,果真過來了,一名交警用手往他光頭上一拍,「你他媽就是潤州監獄逃犯黃鵬!」黃鵬隨口答道:「是的。」另一名交警雙手往他兩個褲袋裡一掏,掏出了法院的判決書和一本日記本。就這樣黃鵬被輕易抓獲。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
這裡特別介紹一下他的這本日記本。在日記中,他回答了這樣一個問題:為何選擇既有武警站崗,又有民警執勤的門衛作為突破口?他這樣寫道:「最危險的地方最安全。」「在別人看來,潤州監獄銅牆鐵壁、固若金湯,但對我來說,處處是洞開之門。」可見黃犯對監獄的觀察是何等細緻、琢磨是何等透徹、判斷是何等準確!
1998年5月,黃犯因脫逃罪被加刑4年,合併執行無期徒刑。
六、簡要點評
國外曾有人故意犯罪,把在監獄服刑期間實施脫逃作為一種快樂和興趣,以挑戰「極限」,吸人眼球,從而成為「明星」、「英雄」。這起案件中,黃犯本就想脫逃,聽了獄政科科長蔣亮「脫逃比登天還難」的話,更加刺激了他「挑戰極限」、冒險一試的強烈衝動!這是本案的一個特別特殊之處。在監管工作實踐中,少數罪犯通過搞「惡作劇」,實施脫逃、自傷自殘自殺以報復民警,極個別的還通過故意實施脫逃來「檢驗」監獄管理水平究竟如何、究竟存不存在漏洞,以戳破監獄「銅牆鐵壁」的「牛皮」、打破監獄「固若金湯」的「神話」,這從反面告訴我們,必須反其道而行之扎紮實實紮緊籬笆固本強基!本案暴露出的主要問題還有三點:
一、對高危罪犯管控不嚴。黃犯系外省籍犯,又是脫逃慣犯,中隊雖將其列為重危分子,但後因其患有肺結核而放鬆了管理。
二、警戒設施存在漏洞。牢門不牢,圍牆邊栽有樹木,影響監管視線。
三、門衛民警失職瀆職。黃犯剪大門下端的鋼筋護欄時,值班民警也聽到了響聲,但由於天氣太冷,加之存在「應該不會有事」的僥倖心理,遲疑賴床,惰性戰勝了責任。因對這起案件負有重大責任,門衛民警被辭退,雖然不是行政處分,但比行政處分付出的代價更大,這在當時是最嚴厲的了,因為丟掉了飯碗。
思考題:
一、黃犯脫逃的具體誘因有哪些?給我們什麼啟示?
二、本案有何特別特殊之處?暴露了監獄存在哪些問題?
警 句:警惕讓位於僥倖、責任讓位於惰性,是監管事故發生的一個重要原因!(參見《監獄安全論》第四篇機制論)
警 句:監管事故是民警中的「短板」與罪犯中的「高手」相遇、碰撞所產生的震蕩與火花。(參見《監獄安全600問》第79題)
鄭重聲明:「說道老者」創辦近6年來,不打賞、不打廣告、不與任何商業媒體發生任何關係,主要任務是弘揚正能量,宣傳、普及安防知識。「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如果我的文章,能夠讓民警尤其是年輕民警新民警,在平時的工作尤其是在與罪犯打交道的過程中多長一個心眼、多留一個神,能夠增加哪怕是一絲絲的敏感性、警覺性,對我來說,也是功德無量。
往期連結
一、獄內歷史奇案:S省金山監獄罪犯沈某林、王某明從固定煙囪的鋼絲繩滑出圍牆結夥脫逃案
二、獄內歷史奇案:S省珠江監獄罪犯楊某喜、張某維著武警制服、戴自製假髮混出監獄大門結夥脫逃案
三、獄內歷史奇案:S省江城監獄罪犯張茂良騙假脫逃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