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川崎病?
川崎病又稱皮膚黏膜淋巴結綜合症,具體病因尚不明完全確定,目前認為是小兒身體血管炎變引發的急性發熱性出疹,多與遺傳與傳染相關。從寶寶出生四個月至4歲以下寶寶易患病,特別1歲左右的男寶寶患病較多,夏季和冬季為該病的高發期。
川崎病有哪些症狀?
川崎病患者的症狀較多,一般認為,寶寶表現為以下症狀的5項,即可確定為川崎病:
1、高燒
寶寶身體突發高燒,體溫可達38℃—39℃,持續時間較長,可達5—10天,長者甚至可達一月左右,但寶寶在發燒期間精神較好,食慾與日常無明顯變化。
2、淋巴腫大
寶寶身體位出現淋巴結腫大,頸部症狀最為明顯,一般出現在頸部單側,按壓時有疼痛感。
3、眼球充血
寶寶在高燒時伴有眼球充血症狀,退燒後症狀逐漸緩解。
4、脫皮
寶寶病症發作時,手腳出現紅腫、油光精亮,有時膝部伴有發紅症狀,一到兩周左右寶寶體溫下降,甲床處開始出現脫皮現象。
5、紅斑
發病時寶寶身體出現圓形紅斑,伴有紅腫,紅斑中心有水皰出現。
6、嘴巴發紅
寶寶嘴巴發紅,時而出現裂紋,舌部有紅色點狀疙瘩,口腔及咽部有瀰漫性充血。
川崎病的治療
家長依據以上症狀,若懷疑寶寶患川崎病,應及時到醫院接受正規治療,以免引起心血管損害,出現後遺症。醫生在確診後,大多會使用大劑量血清免疫球蛋白和阿司匹林等治療,治癒後一般不會復發。
川崎病的治療主要是預防和減輕心血管的損害,尤其是預防冠狀動脈的病變,寶寶患病一周左右,若能得到及時治療,則發燒等症狀可及時消退,並且症狀可在一周左右痊癒,若寶寶治療被耽誤,則會大大增加動脈擴張的機率,使寶寶健康出現較大風險。
相對而言,川崎病的發病不太常見,但川崎病的診斷和治療卻不太容易,因其症狀表現特殊,極易誤診為感冒、敗血症、藥物過敏等症狀,影響病症的治療,徒增寶寶痛苦。因此,家長應密切留意寶寶身體變化,若發現寶寶身體不適,應立即前往醫院做相關檢查,以免延誤治療。
我是幫媽,兩個孩子的媽媽,一名高級育嬰師兼具插畫師,有關孩子教育、生理、心理、營養、日常保健與護理等方面問題,問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