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北京五道口校園 出品
聚焦北京和五道口高校校園新鮮事
「我是一個來自城市的孩子,經過了自己十幾年的寒窗苦讀,終於考到了村裡,改變了自己的命運。」從城市到農村,他們經歷了怎麼樣的酸甜苦辣?歡迎走進本期的《走近科學》《北京高校巡禮之昌平區的學校》!
* 防槓提示:昌平校區一般指昌平城而不是沙河。但地理區位上沙河屬於昌平區,故本文將放在一起介紹昌平區的部分學校。
眾所周知,北京的海澱區有著密集的高校。北京多數的985、211或是現在新提法「雙一流」高校在海澱區。但在歷史上,海澱高校經過「京校外遷」的歷程,一種情況是:一部分外遷的京校之後再也沒有搬回北京。如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為首的一批高校在特殊的歷史時代遷出北京。
另一種情況是:外遷之後又恢復了在北京的辦學。這種情況也造成了兩地兩個實體辦學共用一個校名的情況。如當年的北京地質學院,現在分別有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和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兩個辦學實體;當年的北京石油學院,現在分別有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和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當年的北京礦業學院,現在分別有中國礦業大學(徐州)和中國礦業大學(北京)。
近些年隨著非首都功能的外遷,一些北京高校紛紛在郊區建設起了新校區。隨著時間的推移,目前在昌平區形成了幾片高校聚集的地方。
▲昌平區的部分高校
沙河鎮有這些高校的新校區:中央財經大學(沙河新校區)、北京師範大學(新校區)、北京郵電大學(沙河校區)、外交學院(沙河校區)、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沙河校區)、中國礦業大學(北京沙河校區),北京科技大學昌平創新園,以上均屬於沙河高教園區.
回龍觀鎮有:華北電力大學(北京)、北京農學院。
昌平區還有這些高校的校區:北京化工大學(昌平新校區)、中國政法大學(昌平校區)、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北京大學(昌平校區)。
▲沙河高校
這些學校的特點是,原來的城中的校區依然還在使用,新校區主要是由本科新生使用。
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同學大一、大二在沙河校區,大三、大四會回到學院路校區(當然每年的政策會有所不同,需要具體查看報考指南),北化的同學大四會回到城區的本部。
當然個別高校除外,比如外遷後在北京恢復辦學的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原來學院路的校區已經成為了中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的校址,石油大學也成為了唯一一個不在學院路的老「八大學院」。正如一句話,「學院路有它的傳說,可它卻已不屬於學院路。」今天跟隨@北京五道口校園 一起走進昌平區的高校,了解更多關於昌平區高校的事情。
在昌平讀書的同學總愛調侃自己,比如,「我在昌平——離首都最近的地方讀書」。再比如北京本地同學的調侃,「快被家裡人默認在外地讀書了」。總結來看,大家調侃更多的,或是學校較偏,進城花費的時間長,或是學校的風大,或是周圍空蕩蕩,看電影購物不方便等等。除此之外,在昌平讀書有一定的優勢,這些優勢和城區高校互補。
沙河各校,各有特色
在昌平(沙河),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北航有食堂,央財有圖書館,北郵有球場,法大有名師大講堂"。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沙河食堂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沙河的食堂, 尤其是三樓食堂吸引了慕名而來的外交學院同學,一度被同學們調侃為未來外交官的食堂。
北京郵電大學沙河的球場那可是很有名氣,沙河校區運動設施齊全設有操場、網球場、排球場、羽毛球場、籃球場、桌球場、健身房等場所。
▲中央財經大學沙河圖書館
中央財經大學的圖書館在沙河也是很有名氣的,那可是北京高校最大最先進的圖書館。縱向分布的硬朗線條構成了極具現代化的央財圖書館風格,一走進圖書館,濃厚的世界財經前線的氣息迎面而來。
▲中國政法大學貼條搶座
中國政法大學的課程在國內都很有名氣。在法大要多聽名師的課,這是法大為數不多的財富之一。法大老師不靠點名留住學生,靠的是課堂的內容。無論是2004年的搶座事件引發媒體關注,還是近年的貼條搶座在新媒體平臺引熱議,能夠因上課搶座上新聞的,全北京高校要數法大了。也足以說明法大的名師講堂是多麼值得一聽。
這裡環境優雅、風景宜人
昌平區的高校校區多為近些年建立的,有著清幽雅致的風景,以北京化工大學昌平新校區為例,校區背靠大山,校內小河小湖,真正的有山有水。雖然北大有未名湖、清華有池塘、北交有明湖、人大有一勺池,但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沒有山呀!
(北林除外:我們在郊區擁有一座山——鷲峰)
▲北京化工大學新校區風景
這裡有著淳樸的校風。如果你問央財、外院、北航、北化、北礦的同學,學校校風如何?他們一定會告訴你,「校風很大」,並拍一拍你的肩膀,「歡迎你來昌平/沙河吹風」。風大歸大,但這裡的藍天很多哦。想想在有山有水,有藍天的校園中生活,是多麼的愜意。
這裡可以拒絕「誘惑」、安心學習
很多學校會在大一、大二的時候,安排學生在昌平的校區讀書,其實想想也有一定的道理。在大學初最需要打基礎的時候,安下心來學習,新校區是個不錯的地方。這裡離城區有一定的距離,雖然有地鐵直達,但要是去最繁華的三裡屯或是西單,往返的路程會花上三四個小時。因而,很多同學會清心寡欲,靜下心來,在學習中尋找快樂。一位在昌平讀書的同學這麼說:「對於想真心扎堆學習的人來說,這是個好地方(沒有說別的地方不好)」。
當然,隨著年級的增長,不少同學們發現,就算要坐一段時間的地鐵進城,但也不影響每周進城開開眼界。
這裡有著更好的硬體條件
新校區一切都是新的,有著更好的硬體條件。煥然一新的教學區,各種新課桌新書椅,尤其是一些學校的教學區裡配置了超大廁所,再也不用擔心上廁所排隊;全新的圖書館可以收藏更多的書籍,有更多的空間可以來上自習,再也不用為了搶座位而煩惱(當然個別學校除外);有更先進的設備。
這裡有著更好的住宿條件
昌平區的校區相比城中校區有著較好的住宿環境。不過,魚和熊掌不可兼得,城中校區地理位置好、交通方便,但住宿條件普通;昌平(或沙河)校區雖然位置相對偏一點,但住宿條件要好於城中校區。
昌平新校區的住宿條件較好,但位置比較偏(相對城裡學校,也是有地鐵的哈)。隨著大學的擴招,很多高校的原先的宿舍可容納的人數有限,不得不尋找新校區,以解決學生的學習住宿的需求,作為新建的校區,宿舍樓的建設也是與時俱進的。比如上床下桌的成為新校區的標配,空間相對大一點、環境相對好一定。城中校區的住宿條件普通。許多高校城中校區建設的時間普遍偏早,一些住宿樓是筒子樓的設計,學生宿舍多為上下鋪的配置(也有部分學校是上床下桌)。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沙河校區學生宿舍
以中國礦業大學(北京)為例,學院路校區的部分宿舍是筒子樓最高6層,過去本科女生是六人間或是四人間的上下鋪,有一點擁擠。而沙河校區新生宿舍是六人間的上床下桌,相對寬敞。一位就讀中國礦業大學北京的同學表示,「學院路宿舍條件也不能說差,就是普通水平,都有空調」。據悉,今年礦大的新生會去沙河,他們大學的時光一半在學院路、一半在沙河,兩者都可體驗。
一位曾在中央財經大學沙河校區住過的同學這麼說,「回到學院路南路校區的我無比懷念沙河的四人宿舍」。真的是魚和熊掌不可兼得!
▲北京師範大學昌平校區學生宿舍
當然一些城區的學校在新世紀改造了宿舍,住宿條件得到了質一般地飛躍,如有著學院路住宿條件最好之稱的北京科技大學,則是電梯樓+每層洗浴+上床下桌六人間的宿舍配置。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院路校區新北區宿舍,改造後的條件也變得特別的好,部分宿舍四人間上床下桌,還有獨立衛浴。如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的宿舍樓進行了淋浴改造,學生們不用出宿舍門洗澡。詳情見>>>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新北區學生宿舍
寫在最後
隨著北京城市和軌道交通的發展,原來看似很偏僻的地方,也在一點點變得繁華。沙河從原來一兩所學校到現在七八所學校聚集,從原來周邊荒蕪到現在一點點變好。肉眼可見,它在改變。
如今昌平線南延正在緊鑼密鼓地施工當中,這條從昌平南延至學院路薊門橋的地鐵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在不久的未來,昌平的同學們進城或回城中校區將少換乘幾次,更加便利。往返兩校區的師生們,也將節省更多的時間。
在昌平/沙河讀書是什麼體驗,歡迎各位學長學姐評論區分享。
▌更多推薦
▌編輯/文案:南波兒
▌轉載請註明:作者@北京五道口校園(北京校園 微信ID:beijingbjxy)
▌本公眾號對應微博@北京五道口校園
在昌平讀過書的同學來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