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莊與溫庭筠並稱為「溫韋」,是我國晚唐五代時期花間詞派的代表人物。溫、韋詞在內容上基本沒有差別,不外乎旅愁閨怨、合歡離恨。但在風格上,兩人卻截然不同,溫詞濃豔華美,而韋詞注重清新流暢的白描筆調,情感表達比較真摯、深沉。如《女冠子·四月十七》。
《女冠子·四月十七》是韋莊的組詞作品《女冠子二首》中的第一首。關於這首詞的創作背景,歷代學者意見多有分歧。其中絕大多數人,認為是韋莊懷念寵姬而作。即根據南宋楊湜《古今詞話》載:「莊有寵人,資質豔麗,兼善詞翰,建聞之,託以教內人為辭,強奪之。莊追念悒怏,作《荷葉杯》《小重山》詞」推斷而來。
本文姑且不談它的詳細背景如何。我們從詞意來看,它可以看成是女子追憶與情人離別時的情事,以及別後的相思之苦。當然,也可以反過來,看成是男子對女子的回憶。因為在韋莊的白描下,詞中所蘊含的哀惋悽美的情感,是不論男女,皆可感同身受的。可以說是句句發自肺腑,感人至深。
《女冠子·四月十七》
四月十七,正是去年今日,別君時。
忍淚佯低面,含羞半斂眉。
不知魂已斷,空有夢相隨。
除卻天邊月,沒人知。
首先,詞的開頭三句「四月十七,正是去年今日,別君時」就很不凡。這種連用日期開頭的方式,不僅是這首詞的創格,即便在整個詞史上也是罕見。它的意思很簡單,即今天是四月十七日,去年這個日子,正是我與你離別的時候。但是看似直白的語言背後,卻有著濃鬱的深意。
連用日期,是強調這個日期的重要性。日期為什麼重要呢?自然是因為在這個日期,她與情人離別了。所以真正強調的,便是這個日期背後的人。這個導致她一年來,朝思暮想,魂牽夢縈的人。所以當這一天再次來臨的時候,她才會情不自禁的脫口而出「正是去年今日,別君時」。無疑生動傳神,足以說明韋莊開頭的不凡。
緊接著的兩句「忍淚佯低面,含羞半斂眉」,它的意思是說,女主人公忍著淚水,假裝著低下臉,含羞皺著眉頭。這兩句是對離別時的情態描寫。一個「佯」字,可以說是寫盡了感情上的真摯。她不忍離別,卻又怕被情人察覺,於是低下頭克制忍淚。才有了「含羞半斂眉」惟妙惟肖的情態。
過片「不知魂已斷,空有夢相隨」,則從離別時的情事,轉到了描寫離別後的相思之苦上。這兩句的意思是說,殊不知,自從離別後,我就魂銷腸斷,只能在夢裡追隨著你。一個「不知」,一個「空有」,說明她的是單方面的相思。如果結合韋莊寵姬被蜀高祖王建奪去一事來看,這裡便是君去人不隨,也不能隨,只好夢相隨。
最後8字「除卻天邊月,沒人知」,便是將這種相思之苦、相思之深、相思之無奈表達得淋漓盡致。對月傾訴內心魂銷腸斷的相思,是古人常用的排遣方式。但是我們卻知道,相信主人公也知道,月亮的「知」不過是自我安慰罷了。所以這裡寄託相思,相思卻更濃,排遣相思,相思卻更深。
綜觀韋莊的這首詞,無疑是一首悽美之作,句句發自肺腑,尤其最後8字,感人至深。雖然我們不能真實體會到詞人所表達的那種相思之苦,但結合自己的愛情經歷,它也具有著十分動人的感染力。
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