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第一次接觸網絡,就是新浪博客。而今,十二年零六天。最熟悉這個地方,也最在乎這個地方。但,很多人漸行漸遠。或者,忘記了登陸密碼。或者,像朱一龍這樣忙得沒有時間「回來」。一切都很正常,但凡生活軌跡發生變化——縱使心不甘情不願,也只能向現實低頭。
今天,偷著高興了一下。作為自媒體,我是有些自卑的。同是寫手的陌生人,他(她)說的話讓我感動:你是為了寫作,別人是為了賺錢。沒這麼偉大,至少一如既往在這裡首發。親,我的堅持是沒有金錢支持的。作為冥王星的瘋子,我非常樂意。這裡,也是我最後的歸宿。
作為演員,真的不能保證什麼。像古天樂,我真實特別佩服他。簡單的三言兩語,幾乎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的從不斷更。但,朱一龍則沒能堅持多久。前後大概一年,加起來不到五十篇個人日誌。那會兒,他還在讀書。然後劇組、學校不停奔跑,直至最後論文答辯順利畢業。
應該是換過幾次底板,那些帶顏色的文字完全看不清楚。我的博客初期,也會用上不同顏色的字體。配合,每天不同的心情。朱一龍是不是也這樣呢?他開博比我還要晚,為著點擊破萬還一再感謝大家。很真誠的男生,那時候的文字無非就是絮絮念叨。卻,念得格外的親近。
白叔特別淘氣,總是拿「毛猴」說事。而朱一龍的網絡日記,也實在沒有什麼需要私密起來的。幾十篇,看完也不用十幾分鐘。但,可以想像:朱一龍是怎樣的爭分奪秒,畢竟休息時間都不夠。如果外景比較偏遠的話,沒有電腦沒有網絡。這龍哥,應該抓狂得不要不要吧?
博文內容,無非是:一,報告現狀。二,抒發心情。三,表達感受。四,問候大家。沒有華麗的語言,卻帶著滿滿誠意。有人擔心,《鎮魂》之後朱一龍還會這麼紅嗎?關鍵是,他一直以來都是不爭不搶的乖寶寶。哎,說的是我、是我、是我嗎?認真努力,就是最好的結果。
一個人給我留下評論:我就看看這個男人,憂鬱系,是你喜歡的類型沒錯。無他,我只是感到欣慰。為朱一龍感到欣慰,十年來的韜光養晦終成大器。不怎麼規劃人生,一部一部戲好好演下來。從前,劇再爛詮釋角色絕不含糊。現在可以挑劇本了,期待朱一龍以優秀作品說話。
朱一龍寫到:有了微薄的生活必然都會忘了博客——我想大多數人如此吧!
哈,偶爾回來看看也是好的。更新微博會系統崩潰,更新博客應該不會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