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寶寶知道 tfy
「真是自我感覺太良好了!」
有些時候,我們會這麼形容別人,或是被別人這麼形容,並且視這種「自我感覺良好」為自戀,或者是一種完美主義.
在心裡嘲笑別人,等著看他們出糗,甚至有時候,我們會因為自己的「自我感覺良好」感到煩惱。
可以想見,如果在婚姻裡,遇見自我感覺良好的人,也會是件很糟心的事。
01
在婚姻諮詢中,一位妻子抱怨她剛步入中年的丈夫有「自我感覺良好」的症狀:
他總是被自大的想法佔據著;
渴望成為別人關注的焦點;
一遍又一遍地宣揚自己的完美;
只要與人爭吵,一定都是別人的錯,絕不是自己的錯;
……
妻子說:「在他身邊,我常常覺得自己像個笨蛋。他讓我覺得自己穿衣服沒品位、腦袋裡沒知識、做人處事也不夠機靈。我好像一無是處。」
聽妻子這麼說,丈夫很快響應:「那你就應該想辦法改進啊!不要老是這樣抱怨。我是為你好。」
面對自我感覺良好的人,我們常常很難同理他們的想法,但又感覺自己愚蠢地被他們操縱。
「所以,我也覺得很困擾啊!我完全不知道怎麼跟我妻子溝通。」聽到妻子的抱怨,丈夫也很無奈。
當我們被人批評為自戀時,感覺也不太好受,因為打從心底覺得自己本來就是如此完美,怎麼能叫作「自我感覺良好」呢?
這種「良好」原本就是事實啊!是別人出於嫉妒,才無法理解吧?
不忍這對夫妻再在這種羅生門的思維中打轉、拉鋸,我邀請丈夫說說他童年時期的回憶——父母是什麼樣的人——從這裡一定找得到性格的源頭。
丈夫的父親是一名飛行指揮官,相當忙碌,長時間在營,很少有時間回家。
母親嫁給父親後就辭去工作,成為「進得了廚房,但出不了廳堂」的家庭主婦。
唯有父親休假回來時,才能看到母親臉上塗抹著白皙的粉底與鮮豔的口紅,為的是遮去平日在廚房油煙中逐漸老去的臉龐。
但帥氣的父親早就被外面年輕貌美的女軍官給拐走了。
父母離婚後,孩子跟隨著母親。
他的世界變成一個只能和無力挽回婚姻的棄婦相依為命。
他永遠記得五歲那年,父親離開家後,留下一頂飛行用的帽子。
有一天,他戴著這頂飛行帽,身披毯子充當紅色披風,在家裡奔跑尖叫:「超人!超人!我是飛行超人!」
剛離婚的母親在一旁微笑看著說:「你這樣好像你爸爸。」
「我不是爸爸,我是超人。我是真正的超人。」他跑到母親面前,很認真地糾正。
「我媽那個樣子真是沒用啊!明明就是一個拋棄她的男人,還這樣痴痴迷戀著他。」講起這段往事,丈夫臉上露出鄙視的表情。
「如果想要留住老公,早該知道要維持自己的美麗和智慧。女人可以老,但不能成為黃臉婆。」口氣仿佛是教訓母親的長輩。
「你看看你看看,你這種口氣,和你爸有什麼兩樣?」妻子說。
「誰跟他一樣?我比他厲害多了。」丈夫完完全全不認同,就像當年否認戴著飛行帽的自己與父親相像一樣,言語中透露著自己比父親高出一截。
「你為什麼在別人說起你像父親時,都這麼激動呢?」我從這對夫妻的談話中,提出讓我印象最深刻的疑問。
只見丈夫握緊拳頭說:「誰跟他像啊!那個爛人!」
之後好幾次談話,我們都在討論「父親那個爛人」這件事。
依照諮詢經驗,我深深理解:生氣背後,總帶著失落,所以在痛罵出口後,總會伴隨深深的哀傷。
經過兩個月的對話,丈夫終於說出心底最深的哀傷:
五歲的他,將眼神從母親溫暖的懷抱中望向帥氣又神採奕奕的父親,父親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學習楷模。
但父親離開那天,他再怎麼哭求,都和母親一樣無力挽留這個瀟灑的男人。
於是,每當他在鏡中看到年歲漸長、越來越像父親的自己,為了超越五歲時的無能感,他必須比父親更強,並且阻止旁人如同當年的母親和自己一般無能。
「挑剔的背後,是一種害怕失去的愛!」理解到這一層,這位中年帥氣的丈夫終於感性地對妻子說。
他是怕妻子有一天會變得像他母親一樣無能,而失去完美的丈夫。
自戀是一種保護脆弱自我的盔甲。
自我感覺良好之所以會扭曲得令人無法理解,是因為那背後充滿渺小、無能與不足的恐懼。
如果我們自己,或者身邊重要的人,正是自我感覺良好的人,請面對年幼時在父母面前如此無能的感覺吧!
我們終將發現,活在自我完美的假象裡,也許比承認自己無能更辛苦。
我們可以對父母的無能生氣,可以對自己的無能生氣,卻不能不感謝這樣的無能感,創造了我們今日所擁有的能力。
那是一種為了超越無能而努力的韌性。
關注寶寶知道,了解備孕、懷孕、育兒更多精彩內容:專家直播、日刊知識、胎教電臺、兒童故事、動畫片,還有寶媽們最愛的社區圈子!寶寶知道與千萬媽媽在一起,科學孕育,為愛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