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鄭州大學信息工程學院舉辦了2018年秋季運動會。綠茵場上一支五顏六色的方陣吸引了大家的目光。
由50人組成的保研方陣手舉印有保研高校名稱的彩色牌子閃亮登場!
據悉,鄭州大學信息工程學院2015級的四個專業: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體工程共計380餘人中,有50人保送攻讀研究生。
保送至清華大學1人
中國科學院大學9人
電子科技大學6人
北京理工大學5人
其餘學子被保送至復旦大學、武漢大學、南京大學、四川大學、中山大學、鄭州大學等高校。
這樣一支方陣走過,給後面的學弟學妹樹立了榜樣,給正在奮鬥的學生們莫大的鼓舞,他們愛好廣泛、綜合發展。
敢挑戰,敢迎難而上
曹朝陽
保研至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曹朝陽就讀於電子信息工程專業,平均績點3.54,綜測排名第1,保研至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三年來,曹朝陽獲得了「2018年『第13屆中國大學生年度人物』200強」、「國家獎學金」、「鄭州大學一等獎學金」、「鄭州大學校三好學生」、「鄭州大學十佳大學生標兵」等11項榮譽;在科創競賽方面,獲得「2017年國際絲綢之路機器人創意大賽國家一等獎」等14項國家級與省級獎,總共承擔國家級創新項目2項、校級創新項目6項,現已授權實用新型專利1項,以第一作者身份獲得軟體著作權3項、發表論文3篇。
「我喜歡迎難而上,向有挑戰性的方向發展。」曹朝陽表示,自己除了學習,對機器人的製造也非常感興趣。因此,在大一下半學期,他參與了《仿生機械腿》、《水下巡遊機器人》、《智能一鍵式取藥機》三個項目。因為時間緊、任務重,期末考試完,曹朝陽直接拿上了摺疊床,在實驗室開始了他的「假期」。三年來,他基本沒有放過完整的寒暑假。
曹朝陽還是鄭州大學空中水下機器人實驗室的成員,因為實驗室與專業課的衝突,他的專業課在大三上學期落下了一些。大三下學期,他專注於學習,在沒有課的時候,他在自習室一呆就是一天,早上7點半到達自習室直到自習室熄燈才走。曹朝陽經常給自己確定學習目標,有時候完不成目標甚至會通宵學習。
「課前預習、課後刷題、不斷總結」是曹朝陽從高中到大學一直堅持的學習方法。在學線性代數時,他將題目分門別類,總結成題型。他認為,只要掌握題型的做法,在考試時遇到的任何題都只是換了件「馬甲」而已。憑藉這種方法,曹朝陽在大一時是年級裡唯一一個線性代數拿滿分的人,微積分等專業基礎課也在95分以上。
未來,曹朝陽會繼續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圖像處理」方向進行深造。
沒有一種技能是輕易練成的
付亞楠
保研至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付亞楠現讀於軟體工程專業,平均績點3.7,專業排名第1,保研至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三年來,她先後獲得2017年河南省第十屆ACM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銀牌、2017年國家勵志獎學金、2018年河南省第十屆ACM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金牌等多項榮譽。
課前預習,認真聽老師講課,課後複習,老老實實做題,這樣的「笨方法」成為付亞楠保持優異成績的訣竅。除此之外,付亞楠贏在勤奮,她每天保證去自習,並建議「要多去圖書館這種有學習氛圍的地方薰陶自己。」對於學英語,付亞楠認為背單詞和練聽力一定要積累在平時,不是突擊就能提升的。
從大一開始,付亞楠一直保持著上進心,除了學習外她認為一定要有專業的硬能力。2017年,付亞楠參加鄭州大學ACM實驗室,在實踐中磨礪編碼能力。在剛入手時她投入大量時間和精力,熬夜成常態,在實驗裡,除了培養自己過硬的編碼能力外,付亞楠更多收穫到吃苦耐勞的精神和更多的信息渠道。
付亞楠說:「代碼不僅要靠實驗,更多要靠自己,剛開始時就像扒了一層皮,但沒有一種技能是輕易練成的。」
未來,付亞楠將在導師的指導下學習相關專業知識,「認真上課,踏踏實實做好每件事。」
空談熱愛是不現實的,有所成就才能熱愛
湯錦濤
保研至廈門大學
湯錦濤現讀於軟體工程專業,平均績點3.17,綜測專業排名第9,保送至廈門大學。
2016年,湯錦濤參加選拔成功加入鄭州大學ACM實驗,這一實踐平臺提高了他的coding、debug和交流能力。
自此,湯錦濤先後獲得2017年河南省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銀獎、2018年中國高校計算機大賽-團體程序設計天梯賽全國總決賽高校銅獎、2018年藍橋杯河南省省賽二等獎等近十項省級、國家級獎項,並和團隊一起開發 「運動幫」等網頁項目和校園微導等Android項目。
湯錦濤說:「為了保研,付出的自然是努力,但空談熱愛是不現實的,有所成就才能熱愛,當你耗盡心力打出代碼時,那種自豪感會油然心生。」因為大二常會出去參加ACM比賽,湯錦濤經常遇到比賽與課業衝突的情況,此時他只能提前把作業做完或者熬夜補作業。
然而,湯錦濤的保研卻不是一帆風順,大二因參加多項競賽和專業競爭壓力變大,他的成績有所下降,排名到了十名開外。這時候,老師卻給了他不少勇氣和鼓勵,使他「放寬心態,潛心努力」,最終得到了寶貴的推免名額,在申報夏時令營,老師也給予了他不少幫助。
同時,湯錦濤也打算利用剩餘大學裡的時間,在研究生導師的指導下提前學習專業知識,希望「讀研階段在一個方向學深學精」。
他們目標明確、堅定不移
剛進大學時就做好了讀研的準備
位希雅
保研至中國科學院大學
「我剛進大學的時候就做好了讀研的準備,」15級電子信息工程專業的位希雅如是說。經過四年不間斷的努力,位希雅憑藉過硬的成績和諸多榮譽,成功保研到中國科學院大學攻讀研究生學位。
在大學期間,位希雅的成績一直穩定在年級前列。大三這一年,她更加廢寢忘食,每天保持高強度的學習。在學生工作同樣繁忙的時期,她經常午飯都來不及吃,抓緊一切時間學習。
她三年的辛勤,換來了「河南省三好學生」、「國家勵志獎學金」、「鄭州大學一等獎學金」、「鄭州大學易盛獎學金」和「鄭州大學三好學生」等諸多學習上的榮譽。
同時,位希雅也會積極參加學生活動、科技創新活動和社會實踐活動等,來全面培養並發展自己。她和自己的團隊屢次在「網際網路+」大賽中取得好成績,自己也是多個「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負責人。」
堅實的成績和諸多榮譽為位希雅成功保研打下了基礎。對於未來,位希雅說:「我一定努力做科研,將研究生這幾年的時間充分利用起來,幾年之後,成就更加優秀的自己,也讓自己未來的路途更加平坦。」
心裡的目標明確,自然就會有方向
王鏡閒
保研至清華大學
「我在大學一開始,就確定了自己一定要上研究生繼續深造這條路,」成功保研到清華大學的王鏡閒說。
正是在這一理念的指導下,王鏡閒在校學習期間嚴格要求自己,認真學習專業課程,養成了嚴謹的學習態度,打下了堅實的專業基礎。
在本科這幾年中,他除了保持較高的績點排名,還積極參加各種比賽來檢驗自己的理論知識,查漏補缺。大二期間,他加入校ACM集訓隊,積極參加比賽,並獲得了河南省ACM-ICPC比賽三等獎。大三期間與同學組隊參加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設計並完成「智能報警手環」,取得了校二等獎的好成績。
王鏡閒在回憶保研過程時說到,心裡的目標明確,大學期間自然就會有方向。由於是跨專業保研,他將會保持本科期間的好習慣:先定目標再努力。
他們不斷積累、把握機會
保研是一場信息戰
張輝
保研至電子科技大學
保研至電子科技大學的張輝起初保研意識並不強,只是入學時長輩告訴他要認真學習,把學習搞好肯定沒有錯。於是剛踏入大學的張輝,制定了短期和長期的學習計劃。後來收穫了好的成績,他也更加全身心投入到學習上。
從保研意識不強,到成功保研,張輝一路走來,摸爬滾打,在保研技巧和方法上有著很深入的研究。
當談起保研的建議時,他說保研就是一場信息戰,得到的信息越多,成功的機會越多。特別是各個學校的宣講會,一定要好好研究,既然他們來鄭大宣講,肯定是有名額的。
收集信息只是第一步,在得到充足信息後,要積極聯繫學校的導師,積極參加該校的夏令營,只有自己主動出擊,選擇的學校才能看到學生的實力。當然,在準備面試的時候,不用那麼緊張,把相關的專業基礎知識準備充足,面試就是個流水線過程了。
「我希望我們可以成為學弟學妹們的目標,他們瞄準目標不斷努力,明年會有更多人順利保研。」張輝說。
既然決定了,就要堅持下去
盧正
保研至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被保研至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盧正起初並沒有保研的計劃。2015級電子信息工程專業的盧正大一下半學期從物理工程學院轉入信息工程學院,他依舊潛心學習,並在暑假期間聯繫到優秀的海外高校,打算本科畢業後去海外讀研。
大三結束後,出於綜合考慮,盧正改變了之前海外讀研的決定,決定走上保研的道路。雖然保研是盧正大三才確定下來的目標,但他也不曾因為改變選擇而放棄努力。
在保研考試十幾天前,他沉心學習,短短十幾天內複習了十幾本相關書籍。他說:「我覺得,我們在某一個階段定下的目標是不分先後的,既然定下來,堅持做下去,一定會有很好的結果。」最終,他成功獲得了保研至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資格。
他們堅韌不拔、持之以恆
經常學到寢室門禁,身後只留滿天星空
趙碩
保研至北京理工大學
趙碩現讀於線通信工程專業,保送至北京理工大學攻讀研究生。三年來,他的成績平均績點為3.69 ,他曾擔任年級組織委員、機器人仿真實驗室隊長,獲得河南省機器人競賽一等獎、中國機器人大賽季軍等多項榮譽。
「保研更多的是水到渠成。」在趙碩進入大學後便沒有丟下學業,平日沒有花費太多時間在娛樂中,到了每學期期中後總是學到寢室門禁,大一上結束後績點排名第五,又因自身有繼續深造的想法,於是開始準備保研。
談到經驗,趙碩認為一定要把握好平時的課堂和作業,首先要把握好課上的90分鐘,課下如果有不明白的內容及時弄清楚;作業需要及時完成,及時寫出作業不僅效率高還可以保證質量,防止臨到交作業時措手不及;另外還需要注意學習的效率,不要5分鐘時間,3分鐘刷抖音2分鐘看微博。
除了自身的努力,學院對他們學習也有引導。入學後學院便要求班委組織班級去自習,組織了學習小組;同時,大學多次請優秀前輩介紹經驗;在實踐方面,學院組織有很多的課內外實踐,在大三組織工程設計,提前讓學生接觸到了真正做項目的經歷。
獨立自律,學會自我成長
葛欣
保研至電子科技大學
葛欣現讀於通信工程專業, GPA3.44,年級排名 19/240, 綜合排名前 8%,保送至電子科技大學。三年來,葛欣連續 2 年獲得國家及校級獎學金,連續兩年獲得三好學生稱號,在校獲得先進個人、積極分子、優秀實習生等榮譽。
葛欣一直認為「做好當下的自己最重要,在大學即使普通也要有自己的主基調。」葛欣定的總基調就是學習為主,擺脫以前對家裡依賴,要求自己「變得獨立,更自律,學會自我成長。」大學裡,每天上自習、看書成為她的日常。
對於自己的學習經驗,葛欣認為「分階段總結,將知識前後聯繫定框架」是成功的訣竅,對於課本裡的內容,要求自己課後梳理知識,打好基礎。同時,葛欣十分注重英語的學習:「英語對保研很重要,要養成學習英語的習慣。」葛欣經常通過關注網上平臺學習英語,她建議:「看美劇儘量不看字幕,對聽不懂的片段要反覆聽到聽懂為止。」
隨著大二專業課等各方面壓力變但大,葛欣情緒低落,這種情況持續了三個月。這時候她經常跟父親打電話,父親總是寬慰說她要「腳踏實地,做好一點點小事。」在家人的幫助下,葛欣也慢慢度過了難關。
在接下來的大學裡的時光,葛欣將投入更多的精力到自己熱愛的讀書中。
信息工程學院15級輔導員李海濤老師說:「院運會組建保研方陣,一方面是要展示學院的學習成果,但更重要的是激勵低年級的學生努力學習,堅持自己的夢想,不要沉溺手機和網路遊戲。同學們提出要發揮正能量,影響更多人,正好利用運動會的機會,特意將保研同學組織起來,舉起牌子展示自己,將這青春的火炬傳遞下去。」
鄭大學霸的故事還在繼續
鄭大學子的努力從未停止
我們要做的就是以前行者為榜樣
走好每一步腳下的路
成為下一個「鄭大錦鯉」
來源:鄭州大學官方微信
撰稿:牛瀅 王攀 巫彤 李林翰
編輯:邱錦儀 王恆 宗思源 江萌
圖片:程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