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峨眉山,有一種獨特的住宿方式是寄宿在寺廟裡。
不誇張的講,峨眉山是我爬過這麼多山裡,遊玩體驗最好的一座山。分三天玩,放慢節奏遊玩,可以放鬆心態的感受一座山給人帶來的一份禪意,可以全身心的融入到一次登山旅行中去!
我爬過相對較多的山,從泰山宏偉,到華山的險峻,再到黃山的奇松怪石,至少我是還沒遇見過如此的遊玩體驗,確切說是住宿體驗,反正我是第一次住在寺廟裡,也是第一次知道原來寺廟裡還能住宿。
我去峨眉山之前,為了安排行程,查了很多攻略,查了很多山上的民宿。偶然一個朋友給我說了可以考慮住在寺廟裡,我才第一次意識到原來寺廟也是可以住宿的!
峨眉山上基本上大小寺廟都是可以住宿的,而且那種多人間,房價基本都在五十左右,有皈依證的大概三十就可以寄宿一晚。峨眉山最便宜的住宿寺廟應該數太子坪的了,具體條件如何就不得而知了,但以為離金頂比較近,依然會有很多人住在太子坪。
根據行程和時間安排,因為計劃三天遊玩,所以並沒有太趕行程,毅然選擇了悠閒的徒步上山。第一天從五顯崗停車場一路爬到了洗象池,天色漸漸暗下來了,便在這裡安頓下來了。而且這也是我覺得除了低山區清音閣之外,比較環境優美,規模比較不錯的寺廟了。當然,住宿的環境並沒有我們想的那麼糟糕,該有的設施還是都有的,而且甚至還可以洗澡的,跟在城市裡住青旅的感覺差不多。但寺廟裡還是沒有青旅的那種喧囂的,很安靜,我打踏進寺廟那一刻起,內心就莫名的起了禪意。也許是我來峨眉趕上淡季,寺廟裡住宿的人其實並不多,也就三三兩兩的。清晨在寺廟裡吃了一次齋飯,感受那種最真實的素食餐飲。
寺廟裡的建築,從柱子和牆,到門和地面,基本上所有都是刷的暗紅色的漆,不由得就帶著那種寺廟該有的韻味!當然,跟城市星級酒店和連鎖酒店的那種明亮、整齊、乾淨相比,洗象池的住宿是會顯得有些破陋的,寺廟的建築很多都是原始的木質結構,明顯可以嗅到木頭所散發出來的味道,走起路來甚至會吱吱作響,但我想要的就是這種感覺!寺廟給我的感覺是那種很有層次感的,好像是一共只有三層,從最外邊爬臺階上來進了寺廟大門以後基本上是在二層的位置,當然我們住的多人間就在二層。
而且峨眉山的寺廟是標配電褥子的,因為洗象池位置相對比較高,海拔兩千米,按地理課本上講的,海拔每升高一百米,溫度降低零點六攝氏度算,這個高度的話就會比山下低12℃。而且山區溼度很大,電褥子更多的作用是被褥的除溼。而且關鍵是洗完澡舒舒服服的鑽進被電褥子暖熱的被窩裡,也是一種特別舒服的感覺!如果不想洗澡,用那個紅色的木質盆子泡泡腳,也是一種極其不錯的體驗,對一天爬山的勞累是一種很好的緩解!
寺廟裡唯一不好的就是晚上有小飛蛾子,所以熄燈以後就不要玩手機了,直接睡覺!
在峨眉的第二天晚上我是住的太子坪寺廟對面的民宿,也是一種獨特的住宿體驗。也許沒有寺廟裡那麼有韻味,但是那親民的床位費還是很討好我的,基本上都在五十左右一張床。外邊意外下起了雨,打開屋裡的小窗戶,看外邊屋簷下一串串的小水珠,靜靜地賞雨,其實也很有韻味的!
在峨眉山,可以讓我們體驗一種獨特的住宿體驗,也許就是我們平生的第一次住寺廟了,至少它在我的閱歷下,是獨一無二的,而且我對它的喜愛,也是獨一無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