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8年中大促消費者忙領補貼「剁手」,但點擊連結前記得辨別真假紅包。
昨天(6月7日),據央視新聞報導,日前,有微信群出現一則名為「京東集團為回饋社會全民派發購物津貼」的連結,該連結中打出「該活動經過微信認證,搶到的購物津貼可提現」的廣告。對此,記者分別向京東、騰訊進行核實,證實該連結系傳播虛假內容。
微信上的「假紅包」。
微信上的「假紅包」頁面。
假紅包騙局並不少見,是生活中較為常見和容易上當的騙局形式之一,華為、海底撈此前也曾躺槍。南都記者搜索發現,平安南京、平安常州等官方微博此前均發布相關提醒,警惕假紅包騙局,並公布假紅包特徵和案例。
據微信安全中心提醒,詐騙嫌疑人將「假紅包」連結封面包裝成各種容易讓人上當形式,如一條逼真的語音消息、邀請加群提示、「我已經領到了」等。並以各種正規名目吸引用戶點擊,偽造頁面內容,欺騙和誘導用戶再次轉發。「假紅包」利用微信的好友關係鏈傳播,容易讓用戶降低警惕性。用戶收到由自己好友轉發的「假紅包」連結,出於對好友的信任,容易點擊而上當。
不過,無論標題、封面長什麼樣,這些假紅包點開來基本都有幾個相同的特徵,即中獎性質且金額較大,體現要分享、頁面有廣告等。
微信方面特別提醒,對於此類紅包,用戶一定要提高警惕:
領取微信紅包時,如果需要輸入個人信息的,都是假紅包。
如果需進一步操作才能提現,尤其是要求分享到好友或者是分享至微信群的,也是假紅包。
簡單粗暴的「紅包返利」騙局
注意啦!何為「紅包返利」騙局?
返利詐騙是一種常見的電信網絡詐騙形式。騙子抓住人們佔小便宜、期待小投入或者不投入卻能獲得高額回報的心理實施詐騙。
返利詐騙常見的形式有三種:投資返利、紅包返利和刷單返利,受騙人群上至八十歲的老人下至中小學生,許多高學歷的知識分子也會上當受騙。返利詐騙是一種注重「套路」和「話術」的詐騙方式,就騙術而言其實並沒有多高明,只要克服「貪便宜」的心理,就不會「吃大虧」。
詐騙套路
01 騙子開場
騙子組建QQ群(微信群),在群內發送「紅包返利規則」,然後以虛假「成功返利」截圖為誘餌吸引受害人參與。
02 誘騙受害人參與返利遊戲
騙子以手續費、保證金、平臺限額等各種理由推脫,忽悠受害者不斷發紅包。
03 騙完直接拉黑
當發現受害人已經沒錢時,便拉黑受害人。
民警提示
1、警惕「低投入、高回報」投資,尤其是在微信、QQ群裡散步的「返利遊戲」。
2、凡是要求拍攝身份證上傳、填寫個人信息領取紅包獎勵的都是騙局。個人信息是無價的,注意保護個人隱私。
3、凡是誘導參與「灰色產業」都是騙局。例如招募兼職刷單員、淘寶評論員、加盟客服、團隊打字員、培訓師等,條件寬泛,要求能上網、會用手機,每天有時間就能「躺著賺錢」。
4、如不慎被騙或遇可疑情形,請注意保護證據,並立即撥打110報警或撥打反詐專線7654321諮詢。
微信最常見的10種「假紅包」騙局
據《中老年人上網狀況及風險網絡調查報告》顯示,在中老年網民極易遭遇的七類網絡詐騙中,紅包詐騙以25.1%的比例高居第二位。
有兩點很重要的原因:
1、這些「假紅包」連結差不多都是自己的好友轉發,大家心裡信任對方,覺得「既然是朋友發的,那應該沒什麼問題」;
2、騙子還會把「假紅包」連結的封面包裝成各種你意想不到的樣子,看到一條逼真的語音消息、邀請加群提示……誰能想到它們是騙局呢?
根據用戶投訴的連結,微信安全中心總結了最常見的10種「假紅包」誘導分享連結,大家不要再上當啦。
下面這個紅包滾動頁面你一定見過:不管標題、封面長什麼樣,這些「假紅包」點開來基本都有幾個相同的特徵:中獎性質且金額較大、提現要分享、頁面有廣告。
很多人看到朋友發過來一個連結,下意識就會隨手點開看一下,如果自己的中獎金額很大,甚至還會跟著誘導提示,一步步分享給更多朋友。但事實上,就算你分享到100個群,這個紅包也到不了你的口袋,因為「分享可提現」是一個徹頭徹尾的騙局。
半島新聞綜合整理,素材來源:央視新聞、南方都市報、烏魯木齊市反電信網絡詐騙中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