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全國31省市糧食產量排行榜,中國糧倉在哪裡?

2020-12-18 騰訊網

山川網: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這是自疫情開始,我個人絕大多數時間都深居簡出之後,日益深刻的一大感受。太平的日子過得久了,我們很容易忘記一件事:原來糧食、蔬菜這些維持人類生存的最基本物資,也是會因為各類突發情況隨時出現供給困難的。於是,我開始關注中國的糧食生產相關數據。

根據此前的國家統計局相關數據顯示:2019年全國糧食總產量13277億斤(66384萬噸),比2018年增加119億斤(595萬噸),增長0.9%,創歷史最高水平。糧食單產水平提高,2019年全國糧食作物單產381公斤/畝,每畝產量比上年增加6.6公斤,增長1.8%。糧食播種面積穩中略降,2019年全國糧食播種面積17.41億畝,比上年減少1462萬畝,下降0.8%。

和大家一樣,我也十分關心全國各省的糧食具體產量情況。根據原始數據,我們重新整理制表如下——

從各省糧食產量來看,黑龍江糧食產量最多達7503萬噸,是全國糧食產量第一大省。其次,河南和山東分別排名第二和第三,糧食產量分別為6695萬噸、5357萬噸。

此外,安徽、吉林、河北、江蘇、內蒙古、四川、湖南糧食產量位居第4-10名。與去年相比,2019年全國有17個省(區、市)糧食增產,14個省(區、市)糧食減產。

內蒙古和東北地區共計增加116億斤,佔全國糧食增加量的97.2%。增產較多的省(區)有吉林、遼寧、內蒙古,糧食產量分別增加49億斤、48億斤和20億斤。其中吉林、遼寧去年因災減產較多,今年恢復性增產。

2019年北方15省市(黑龍江、河南、山東、吉林、河北、內蒙古、遼寧、新疆、山西、陝西、甘肅、寧夏、天津、青海、北京)糧食產量合計為39269萬噸,約佔同期全國糧食總產量66384萬噸的59.15%。

其中,北方地區中糧食產量最高的三省市黑龍江、河南、山東,同時也是全國省市中產量最高的前三名。2019年三地合計糧食產量為19555萬噸,佔比同期全國糧食總產量近三成(29.46%),是全國當之無愧的「糧倉」省份。

2019年南方16省市(安徽、江蘇、四川、湖南、湖北、江西、雲南、廣西、廣東、重慶、貴州、浙江、福建、海南、西藏、上海)糧食產量合計為27116萬噸,約佔同期全國糧食總產量66384萬噸的40.85%。

其中,南方地區中糧食產量最高的三省市安徽、江蘇、四川,在全國排名上依次為第四、第七和第九名。2019年三地合計糧食產量為11258萬噸,佔比同期全國糧食總產量接近17%,古時「揚一益二」的說法也可從中一見端倪。

受全國非冠疫情的影響,全國不少地方的生活物資供給都出現了階段性的困難。在這個時候,不少人才發現平日裡價格並不算太高、也較少人會重視珍惜的米麵糧油,此時竟然是如此的寶貴。

長期以來,我們從大自然索取的太多太多,但回饋大自然的卻太少太少。我們總是沉迷於「徵服」與「改造」大自然的迷夢之中,卻在一次又一次的天災之後,方能暫時性地發現自身的渺小與微不足道。但是,一段時間的太平日子後又會再次「失憶」。

希望此次的疫情,真正能夠對我們的內心形成觸動,使我們對過去許多不正確的生活方式加以反思與改正,這樣我們才真正對得起在這次疫情中失去的太多事物。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最後,是關於近期我們持續在安排推進的「2019年全國各省分地市GDP數據」的系列的一些解釋。雖然在本系列的開篇,以及各篇當中我曾多次提醒大家,當下這個時間段,我們能夠搜集整理及推送的相關數據,均為「初版」。但還是有很多新朋友,對此不甚清楚。

類似下圖中的留言,我也是在和大家解釋這個問題——

之所以叫做「初版」,就是說數據來源並不是精準的官方唯一。還可能是主流財經媒體,也可能是相對比較有參考價值的推算數據。之所以在這個時間點如此安排,是為了方便大家能夠較早地對各省市年度經濟發展情況有初步的了解。

而準確的由各省市統計局官方發布的相關數據「終版」,不同省份的發布時間都不相同,按照慣例二、三、四月甚至五六月份發布完整的省份均有,我想多數朋友不一定等得及。尤其是今年情況特殊,相關的數據發布只會比往年更晚一些。

但無論如何,非常感謝大家對該系列推文的關注,以及在發現問題後及時聯繫我的好意,謝謝!

相關焦點

  • 2019年全國31省(市/區)糧食產量排行榜
    中商情報網訊,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9年全國糧食總產量13277億斤,比2018年增加119億斤,增長0.9%,創歷史最高水平。糧食單產水平提高,2019年全國糧食作物單產381公斤/畝,每畝產量比上年增加6.6公斤,增長1.8%。
  • 2019年全國各省糧食產量排名
    全國各省糧食產量排名第一名,黑龍江省糧食產量7503萬噸。第二名,河南省糧食產量6695萬噸。第三名,山東省糧食產量5357萬噸。第四名,安徽省糧食產量4054萬噸。第五名,吉林市糧食產量3878萬噸。第六名,河北省糧食產量3739萬噸。第七名,江蘇省糧食產量3706萬噸。第八名,內蒙古自治區糧食產量3653萬噸。
  • 2019糧食產量「好嗨呦」
    12月,國家統計局曬出了2019年全國糧食成績單。數據顯示,2019年全國糧食總產量達13277億斤,比2018年增加119億斤,創歷史最高水平,是連續5年站穩1.3萬億斤臺階,糧食生產更實現歷史性的「十六連豐」。在產量豐收的同時,今年,全國糧食生產結構實現了生產更綠、質量更高。 2019年,又是一個豐收年。
  • 中國31個省市大學地區排行榜
    中國31個省市大學排行榜中國31個省市大學排行榜。其中北京、江蘇、上海、湖北和廣東雄居2018中國各地區大學綜合競爭力排行榜前5強,北京、江蘇和上海問鼎2018中國各地區百強大學排行榜前3強。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香港大學、臺灣大學榮膺2018中國八星級大學,晉升世界一流大學行列,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浙江大學、復旦大學和中國人民大學問鼎2018中國大學綜合實力排行榜前5強。
  • 統計局:2019年全國糧食產量再創新高 單產水平提高
    來源:中國新聞網原標題:統計局:2019年全國糧食產量再創新高 單產水平提高中新網12月6日電 據國家統計局網站消息,國家統計局公布的全國糧食生產數據顯示,2019年全國糧食總產量66384萬噸(13277億斤),比2018年增加594萬噸(119億斤),增長0.9%,創歷史最高水平
  • 2020年中國糧食播種面積、單位面積產量、總產量分析
    國家統計局發布了2020年糧食產量數據,2020年全國糧食播種面積116768千公頃(175152萬畝),糧食單位面積產量5734公斤/公頃(382公斤/畝),糧食全國糧食播種面積116768千公頃(175152萬畝),比2019年增加704千公頃(1056萬畝),增長0.6%。
  • 2020年全國糧食產量13390億斤:黑龍江一騎絕塵
    12月10日,國家統計局發布公告,披露了2020年糧食產量數據。根據對全國31個省(區、市)的抽樣調查和農業生產經營單位的全面統計,2020年全國糧食播種面積116768千公頃(175152萬畝),比2019年增加704千公頃(1056萬畝),增長0.6%。
  • 中國糧食產量高達66949萬噸
    更為擔憂的是,大米產量不足的同時,澳洲疫情的暴發也讓當地民眾產生了恐慌的心理,從而導致當地超市貨架上的大米被搶購一空。基於此,分析指出,澳大利亞本地種植的大米在明年初將告罄。此前澳大利亞大米農業協會會長Rob Massina也表示,正常年份該國的大米年產量約為60萬噸左右,而2019-2020年的產量將大跌至5.4萬噸,這對每年消費20萬噸澳洲大米澳大利亞來說,缺口約達到15萬噸。他認為,到2020年底,該國超市的貨架上可能就沒有澳洲大米了。
  • 2018年上半年全國各省市家用電熱水器產量排行榜
    中商情報網訊:據中商產業研究院大資料庫顯示:2018上半年中國家用電熱水器產量為1935.90萬臺。從全國各省市家用電熱水器產量來看,2018年上半年全國有22個省市生產家用電熱水器。家用電熱水器產量排名前十的地區是廣東省、安徽省、山東省、江蘇省、河南省、湖北省、浙江省、北京、貴州省和福建省。其中,廣東省以產量778.32萬臺位列榜首,安徽省以489.92萬臺位於第二,山東省以226.09萬臺位於產量第三。
  • 2018年全國31省市高考人數排行榜
    來源:商業排行榜2018年共有975萬考生報名高考。數據顯示,中國高考人數一直在持續變化。高考人數頂峰時期是2008年,為1050萬,到2013年下降到912萬,2014、2015年分別增加到939萬、942萬,2016、2017年穩定為940萬。2018年高考報名人數比2017年增加了35萬,這是2010年以來的高考人數最多的一年。根據各省份招生考試信息數據整理,2018年全國各省份高考報名人數排行榜上,共有4省份高考人數超50萬人。
  • 【數據發布】國家統計局關於2020年糧食產量數據的公告
    根據對全國31個省(區、市)的抽樣調查和農業生產經營單位的全面統計,2020年全國糧食播種面積、單位面積產量、總產量如下
  • 十七連豐 我省糧食產量7541萬噸糧食總產量約佔全國十分之一,商品...
    本報訊(記者 王辛娜)記者從省農業農村廳獲悉,國家統計局公布的全國糧食生產數據顯示:2020年全國糧食總產量為66949萬噸(13390億斤),比上年增加565萬噸(113億斤),糧食生產再獲豐收,產量連續6年保持在6.5億噸(1.3萬億斤)以上。黑龍江省今年糧食產量7541萬噸,比2019年增加近40萬噸,實現十七連豐,連續10年領跑全國。
  • 中國糧食生產重心在北移:播種面積北漲南降,黑豫魯糧食產量佔全國3成
    就在中國經濟重心逐漸南移的同時,中國糧食生產的重心卻在逐漸北移。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00-2020年,15個北方省份糧食產量佔全國總產量的比重,迅速從45.65%攀升至59.22%。 北糧南運,已然成了當下糧食產銷格局的典型特徵。
  • 2019年6月全國各省市集成電路產量排行榜TOP20
    中商情報網訊:據中商產業研究院資料庫顯示,2019年1-2季度國產量有所增長,2019年6月全國集成電路產量為148.9億塊,同比下降1.2%。2019年1-6月國集成電路產量為790.6億塊,同比下降2.5%。
  • 2019年西藏糧食產量105萬餘噸蔬菜產量97萬餘噸
    2019年,我區農牧業繼續保持穩中向好、穩中向優的發展態勢。全區糧食產量105萬餘噸,落實蔬菜面積39.26萬畝,蔬菜產量97萬餘噸;全區各級農牧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達146家,農牧民專業合作社達1.37萬家;全區農畜產品加工業總產值達48.91億元,同比增長16%……鄉村振興,產業振興是重點。
  • 河南發現一個千年糧倉,能存糧50萬斤,糧食至今還能發芽
    在中國古代,人們對於糧食是抱有十分崇高的敬意的。俗話說民以食為天,在中國古代,農業社會持續了一千多年的時間,國家的百姓主要是農民,所以糧食的生產往往是關係到了國家的根基的。糧食要是豐收了,不僅百姓能不會受飢餓之苦,多餘的糧食還能拿去流通,換來錢銀好購買其他需要的東西。
  • 「大國糧倉」,靠得住嗎?
    1「天下糧倉」能讓人放心嗎問:國際疫情仍在擴散蔓延,國內外都對糧食問題高度關注。我國糧食安全形勢如何?中國人的飯碗必須牢牢端在自己手上,而且主要裝中國糧。糧食產能穩定,產量保持在歷史較高水平。通過貫徹「穀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的新糧食安全觀,實施「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戰略,持續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糧食生產取得歷史性的「十六連豐」,糧食產量連續5年達到1.3萬億斤以上。
  • 2019中國31個省市區世界十大權威大學排名分省榜單(匯總)
    2019中國31個省市區世界十大權威大學排名分省榜單(匯總) 年中國31個省市自治區哪些高校的世界大學排名最高、國際影響力最大?
  • 50年來最嚴重糧食危機要來了,中國靠什麼獨善其身?
    事實上,我國有一個龐大的「糧倉儲備」。結合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做一個有趣的換算,「產糧大省」黑龍江糧食產量甚至可以「養活」16個自己。 策劃丨騰訊新聞 李彥麗 蝗災、疫情、水災、旱災……諸多不確定性令半年全球糧食生產蒙受陰影。
  • 全國城市餐飲浪費1700~1800萬噸/年,我們到底「辜負」了多少糧食
    糧倉充實:疫情洪災夾擊,夏糧產量仍創新高 2019年10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中國的糧食安全》白皮書顯示:我國糧食人均佔有量穩定高於世界平均水平,單位面積產量、總產量整體均呈上升趨勢,農業農村部7月數據顯示,即便在前逢疫情、後遭洪災的今年,我國夏糧依然豐收,產量2856億斤,較去年同比增長0.9%,創歷史新高,「中國飯碗」不僅沒「裂」,反而更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