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給孩子訂雜誌?
坦白來講最初是我自己的情懷,小學中學時期訂閱各種雜誌報紙,寫了作文也拿去投稿;高中時到每個月月初都跑去報刊亭買《萌芽》,那種期待感和興奮感,是成人生活中很難再體會到的東西。
最早給孩子買書,選擇權完全在父母這裡,我們通過朋友以及微信微博等各種信息渠道,為孩子找到合適的讀物。在Kara兩歲半前後,我開始試著把選擇權交給她,定期帶她去書店逛逛,讓她選擇自己喜歡的,現場買單帶回家,希望用這種方式強化她對閱讀的興趣,也創造更多的儀式感給她。
綜合以上兩個方面,我想到了給Kara訂閱雜誌,目前我訂閱的有兩種中文雜誌--《鋒繪》、《東方娃娃》, 英文雜誌選擇的是<Babybug>, Kara每個月收到雜誌時都會非常開心大喊諸如,媽媽,烏拉拉又有新故事了(《鋒繪》雜誌中主人公),我們又可以做手工了(《東方娃娃》美術刊)。和年代久遠的經典繪本相比較,雜誌更具有連續性和實效性,這非常大的激發了她對於閱讀這件事情的新鮮感,雜誌在內容上也更和現實世界接軌,「真實感」和「時效感」的體驗對孩子來講也非常重要。
為什麼推薦Babybug?
英語兒童原版雜誌裡,內容好、圖畫好、年齡覆蓋最全的當屬美國蟋蟀童書雜誌系列。今天給大家推薦的就是榮獲:
2014年-2016年 美國父母選擇獎金獎
(Parents' Choice Gold Award)
Babybug
Babybug是一款適合0-3歲寶寶閱讀的英語啟蒙雜誌,它是北美擁有百年歷史的的非常知名的Cricket Media蟋蟀童書旗下的一款產品。Babybug在1995年由Marianne Carus 創刊,至今仍是美國幼兒最受歡迎的雜誌之一,連續多年獲得美國父母選擇金獎(Parents』Choice Gold Award)!蟋蟀雜誌是一整個系列的統稱,其中按年齡/主題又細分為許多不同的雜誌:
0-3歲:
Babybug 幼兒啟蒙
3-6歲:
Ladybug 文學故事類/Click 自然科普類
6-9歲:
Spider 文學故事類/Ask 自然科普類
9-14歲:
Cobblestone 美國歷史文化/Faces 世界文化
Muse 自然科普/Cricket 兒童文學
針對Babybug,蟋蟀童書官方的建議年齡段0-3歲是為美國本土孩子提出的,對於中國孩子來講,年齡上限至少放寬到5歲。Kara目前三歲五個月,英文能力大概在看圖原文複述牛津閱讀樹L3以及Biscuit/Little Critter等同等難度長度的書,我同樣給她訂閱的是Babybug。通過這半年的訂閱,我發每個年齡階段,對於Babybug的都可以有不同的玩法。
小baby階段
爸爸媽媽們可以利用書中情景帶著孩子一起玩,同時學習生活的小小技巧,如一月刊中的內容,寶寶將衣服穿在腿上,褲子穿在頭上,襪子戴在手上,這不正是寶寶探索時期最萌的場景嗎?文中媽媽的回應也非常有趣:two socks for Carrots to keep those bunny ears warm 把這兩隻襪子給卡拉兔戴在耳朵上保暖吧,順著孩子的思路,輕鬆的去玩和互動。
(1月刊實拍)
英文啟蒙初期
畫面配合音頻,以及babybug貼近日常生活場景的題材,讓孩子熟悉語言的場景應用。如三月刊中的內容Goodbye Winter 再見冬天:
Goodbye, woolly hat
再見,毛絨絨的絨線帽。
Goodbye, cozy boots
再見,暖融融的靴子。
Goodbye, fuzzy scarf
再見,柔軟的圍巾。
Goodbye, red mittens
再見,心愛的紅手套
再見,我的紫色外套。你好,春天
Goodbye purple coat, Hello Spring
想像一下,在一個暖洋洋的春日午後,和寶貝一起整理衣櫥,跟每一件衣物說byebye,順帶迎接下春天,是不是很有詩意呢?
自主閱讀階段
做為閱讀材料,詩歌題材朗朗上口,這首英文小詩,我自己讀完都覺得愛了。
I like
我喜歡
winter snowmen slippery sleds
冬天的雪人和雪橇
spring puddles flowerbed
春天的水窪和花壇,夏天的野餐和螢火蟲,
summer picnics firefly light
夏天的野餐和螢火蟲
fall pumpinks leaves in flight
秋天的南瓜與落葉
(3月刊實拍)
以上幾張照片都是暖黃色燈光的下無濾鏡實拍,順帶提及下Babybug的優秀作者們,Babybug常常邀請世界各地優秀的作家及插畫家等參與創作,因此雜誌圖文生動,畫面精美如繪本。每期都圍繞一個主題展開,連載的繪本故事選取幼兒常見生活場景,充滿親情、童趣,在天真無邪的故事場景中,啟發幼兒對世界、對自身的認知。每期還有知名兒童文學作家為幼兒編寫的趣味歌謠以及有趣的遊戲、手工、兒歌等,是啟發嬰幼兒心智、學習英文、培育美商等非常棒的工具書。
自己英語不好,怎麼帶孩子讀?
這個問題可能是英文啟蒙初期大家問的最多的問題,各路專家的標準答覆咱們就不再贅述啦,我在給孩子讀英文類繪本的時候,一直在想,怎麼把一本書越讀越「厚」,探索出更多的東西,比如有一次我在給kara讀書的時候讀到crocodile, 她突然問我,媽媽,那alligator是什麼?以及怎麼拓展,讓孩子去玩繪本,而不是單純的我讀她聽,Babybug為父母準備的導讀手冊給了我驚喜。
為了讓Babybug物盡其用,蟋蟀童書教研組的專家老師們為我們的小「baby」配備了中文版的《家長閱讀指南》,不僅將雜誌原本的家長指南漢化,方便家長更好理解內容以便和孩子互動,同時對每一篇文章進行了翻譯,讓孩子感受英文表達和中文表達的相通與不同。
以5/6月合刊為例,有單詞的講解區分👇
單詞實際應用及複述引導👇
重點單詞及閱讀目標的提煉👇
同時,毛毛蟲點讀筆可點讀,音效也一如既往的延續高品質,不僅可點讀文字,點不同的圖片,都有不同的音效回應。
缺點
Babybug拿在手裡只有24開,薄薄的一小本,算單價的話在40元左右每本。價格問題是所有英文原版書的「通病」,原版雜誌也是在美國先出版,是需要經過進口、清關等程序才到達國內,同樣無法避免這個問題。
其次,蟋蟀雜誌本身對於Babybug的定位是0-3歲,所以紙張做的比較厚實,加上書是膠裝且比較小巧,翻開的時候顯得不太友好,孩子需要一隻手壓住書才行。Kara自己用點讀筆看的時候,會顯得有點手忙腳亂,翻頁的時候,一不小心書就合上了。
與Hello雜誌的對比
提到寶寶啟蒙類的英文雜誌,Highlight旗下的Hello雜誌也是個不錯的選擇,我自己從今年年初想要自購,一直等到現在都還是缺貨中,在決定開團Babybug之前,我想無論如何都要買到一套,對比過才能更負責任的給大家推薦。總體而言,我認為Hello內容更為低齡簡單,音頻也更加友好,Babybug則對父母的幫助性更強,內容更加豐富。不吹不捧,二者其實都是非常不錯的雜誌,以下表格,大家可以簡單對比下,等到Hello雜誌有確認到貨時間之後我再寫文章給大家詳細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