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八月十五中秋節的神話故事,相信最廣為流傳的當屬「嫦娥奔月」與「吳剛伐桂」了。正巧的是兩個人的故事講得都是在月亮上的事情,他們兩個有沒有見面,兩人又有什麼特殊的關係,小編來給大家扒一扒。
傳說一
原本月亮裡只有嫦娥一個人,後來卻多出了一個男人,就是大家都知道的吳剛。按說孤男寡女獨處上千年,總有可能搞出點故事來,可事實是他們一直沒有故事,這就是一個值得研究的故事了。
吳剛也是個有故事的男人。據說當年他外出學仙,把老婆緣婦一個人留在家裡,三年未歸。等畢業回來,發現家裡竟然憑空多出三個孩子。原來在他學仙的日子裡,緣婦一直和一個叫伯陵的傢伙私通。前兩年有個少年作家寫了本小說叫《三重門》,吳剛的帽子要寫自傳的話 不妨起名叫《三重綠》。吳剛當時勃然大怒,找到伯陵大打出手,估計吳剛也學了些真本事,出手比較重,三拳兩腳之下伯陵就一命歸西了。
吳剛的氣是出了,但禍可闖下了。伯陵可不是普通人,他是太陽神炎帝的孫子,他被打死炎帝能答應嗎?但是按古代法律來說,丈夫打死姦夫乃是維護綱常,判不了重罪,只能想點別的辦法治他。炎帝是太陽神,整天生活在高溫之中,比較怕冷,而他又深知"要把一個人搞臭,最好讓他在男女關係上犯錯誤"的道理,所以最佳方案就是把吳剛放到一個只有孤男寡女的苦寒之地。
按這兩條來要求,那麼月亮就成了首選:這裡一年四季氣溫都很低,又有一個孤身女子,最適合發配吳剛。而且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炎帝和嫦娥有仇,想當年后羿 一連射下九個太陽,害的人家十兄弟只剩一個,后羿又沒死在太陽家族的手上,炎帝肯定早就想在嫦娥身上報復。
不過炎帝是太陽神,管不到月亮,必須要找別的神仙幫忙。上古月神本是女媧,但她早就退居二線。現在也就是王母能管到月亮,因為她是女仙的統領,而月亮 上就住了一個女仙嫦娥。王母本來就因為后羿之死對嫦娥懷恨在心,炎帝來找肯定是一拍即合,藉口人事調動把吳剛安排到了月亮,給了一個砍樹的差事。怕兩人沒有藉口見面,還特意讓吳剛把砍下來的樹皮送給嫦娥做藥。
傳說二
嫦娥和后羿是夫妻。吳剛是另一個神化故事裡的人物。嫦娥和吳剛的故事最早都見於《山海經》。只是天上只有一個月亮,只好他們兩個沒關係的人能同住在同一個月球。後來人們也給他們編造出來了故事,但那是後來的事了。 嫦娥是月亮女神嫦羲的後裔,也稱姮娥。美貌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