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20 20: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10月18日
第十六屆中國青年科技獎名單公布
全國共有100名優秀青年科技工作者榮獲此獎
國家超級計算天津中心
孟祥飛
南開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
展思輝
天津大學機械工程學院教授
陳焱
榜上有名
中國青年科技獎
「中國青年科技獎」由中共中央組織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中國科協、共青團中央共同主辦,每兩年評選一次,每屆獲獎者不超過100人。該獎前身為1987年由錢學森、朱光亞等老一輩科學家提議設立的「中國科協青年科技獎」,1994年更名為「中國青年科技獎」,是面向全國廣大青年科技工作者的獎項,旨在表彰青年科技工作者在弘揚新時代科學家精神,為建設世界科技強國奮發有為砥礪建功,在基礎研究、工程科技、科學普及、成果轉化方面取得的突出成績。
孟祥飛
國家超級計算天津中心主任助理,正高級工程師。他長期負責我國重大自主創新成果「天河」系列超級計算機的應用技術研發與開拓,實現其在航空航天、氣候氣象等數十個領域的廣泛應用。帶領團隊開發國際首款大規模異構並行模擬軟體,使「天河」成為可控核聚變研究的領先平臺。參與「我國霧霾預警預報與評估系統」研發,構建我國第一個高解析度霧霾預報準業務化平臺。與相關單位合作開發高精度勘探地震數據處理軟體,完成多項高密度勘探等國際領先項目。2016年成為「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高性能計算領域最年輕的項目首席。獲得多項省部級以上科技進步獎。
▲孟祥飛
展思輝
南開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副院長,長期從事環境汙染控制化學研究,針對汙染控制界面環境化學的過程、效能、機理三要素的相互作用機制這一科學問題開展了系統和深入研究,以環境汙染物控制的典型界面環境化學為研究方向,重點考察了典型環境汙染物在界面淨化反應發生的環境化學過程,闡明並揭示了固-液和固-氣界面特徵、過程參數等對汙染物控制界面環境化學的影響規律和作用原理。以第一或通訊作者在Angew. Chem. Int. Ed., Environ. Sci. Technol., Adv. Mater., Adv. Funct. Mater., Appl. Catal. B: Environ. 等期刊發表116篇論文,獲授權發明專利6項。曾獲天津市「五四」青年獎章、天津市青年科技獎等,為教育部國家虛擬仿真實驗項目負責人。
▲展思輝(左二)
陳焱
天津大學機械工程學院教授,博導。2012年陳焱教授在天津大學組建可動結構實驗室,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空間機構、剛性摺紙、超材料、機器人、輕質結構、可展結構。近年來,主要從事可展結構與摺紙結構的系統研究,發表重要期刊論文30餘篇,出版學術專著2部,其中關於厚板摺紙的研究發表在2015年7月24日的《科學》(Science)雜誌上。2017年,陳焱教授還曾走上湖南衛視《天天向上》節目,展現了工科女教授的魅力。曾獲天津市三八紅旗手、天津市五一勞動獎章、第十三屆天津青年科技獎等。
▲陳焱
第十六屆中國青年科技獎特別獎獲獎者名單
(按姓氏筆劃排序)
序號
姓 名
工作單位
1
孫明波
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技大學
2
孫津濟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3
何元智(女)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
4
谷 林
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
5
陳玲玲(女)
中國科學院分子細胞科學卓越創新中心
6
徐 闖
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
7
郭慶來
清華大學
8
黃汝錦
中國科學院地球環境研究所
9
常 超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
10
曾 傑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第十六屆中國青年科技獎獲獎名單
(按姓氏筆劃排序)
序號
姓 名
工作單位
1
於 品
清華大學
2
王 宇
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
3
王 敏
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
4
王殳凹
蘇州大學
5
王新穎(女)
中國人民解放軍東部戰區總醫院
6
王源華(女)
中國人民解放軍61786部隊
7
戈惠明
南京大學
8
毛 竹(女)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9
尹 珅
哈爾濱工業大學
10
葉 玲(女)
四川大學
11
寧曉琳(女)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12
呂 奔
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
13
朱永群
浙江大學
14
朱繼宏
西北工業大學
15
劉 莊
蘇州大學
16
劉 誠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17
劉 攀
東南大學
18
劉萬裡
清華大學
19
劉宏濤(女)
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
20
劉若川
北京大學
21
劉裕強
南京農業大學
22
劉慧泉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23
許 金
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工程大學
24
許獻磊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
25
李 剛
清華大學
26
李雲玲(女)
水利部水利水電規劃設計總院
27
李玉陽
上海交通大學
28
李利平
山東大學
29
李國良
清華大學
30
李明洲
四川農業大學
31
李建利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32
肖雲峰
北京大學
33
吳 南
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院
34
吳蓓麗(女)
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
35
邱 強
西北工業大學
36
何 龍
中國兵器裝備集團有限公司
37
餘 彥(女)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38
狄增峰
中國科學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
39
汪 洋
中國農業大學
40
沈 俊(女)
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
41
宋令陽
北京大學
42
張 怡(女)
福建農林大學
43
張 然(女)
吉林大學
44
張 強
清華大學
45
張冬梅(女)
同濟大學
46
張冠斌
成都博奧新景醫學科技有限公司
47
張新雨
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
48
陸朝陽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49
陳 興
北京大學
50
陳 斐
武漢理工大學
51
陳 焱(女)
天津大學
52
陳旭瑾(女)
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
53
陳金輝
復旦大學
54
陳海波
上海交通大學
55
陳燕東
湖南大學
56
林 鴻
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
57
金濤勇
武漢大學
58
周 恆
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
59
龐曉露
北京科技大學
60
鄭世強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61
孟祥飛
國家超級計算天津中心
62
趙玉新
哈爾濱工程大學
63
段 峰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
64
姜長濤
北京大學
65
宮 磊
東北師範大學
66
姚 望
香港大學
67
姚華建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68
秦成峰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
69
秦瑩瑩(女)
山東大學附屬生殖醫院
70
袁文平
中山大學
71
聶 鑫
清華大學
72
徐 強
華中農業大學
73
徐立章
江蘇大學
74
徐海君
浙江大學
75
高 昊
暨南大學
76
郭 威
吉林大學
77
郭少軍
北京大學
78
唐雲龍
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
79
展思輝
南開大學
80
黃旭輝
香港科技大學
81
黃豔利
中國礦業大學
82
崔俊寧
哈爾濱工業大學
83
覃小紅(女)
東華大學
84
焦雨鈴
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
85
謝 文
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炮兵防空兵學院
86
雷亞國
西安交通大學
87
詹 帥
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
88
蔡開泉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89
樊江莉(女)
大連理工大學
90
潘時龍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記者 | 趙徵
原標題:《厲害 | 天津3人上榜!中國青年科技獎公布!》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