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廣大社區工作者義無反顧衝在疫情防控第一線,守護市民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4月16日,《廣州榜樣發布廳》舉行2020年「廣州榜樣•最美城鄉社區工作者」網上發布活動,表彰在抗疫期間奮發有為的30位城鄉社區工作者,向他們致敬、致謝。
辛勤與勇氣,支撐起城市的運轉
《廣州榜樣發布廳》舉行2020年「廣州榜樣•最美城鄉社區工作者」網上發布活動,表彰那些在抗疫期間奮發有為的城鄉社區工作者。發布方稱,他們迎著風、淋著雨,冒著被感染的風險,站在了疫情防控的最前線。正是這些平凡的英雄,使一個個「不可能」變為了「可能」。
最美城鄉社區工作者們來自廣州各區,有把守老城區大門的黨務工作者,有用溫情團結居民抗疫的「夫妻檔」,也有親力親為服務隔離戶的「硬核」書記。他們奔走繁華社區,深入農村街鎮;他們走街串巷,排查樓宇,做宣傳、測體溫、消毒街道……在病毒驟襲、倍感冷清的日子裡,社區工作者們以自己的辛勤與勇氣,支撐起這座城市的運轉。
本次活動由中共廣州市委宣傳部、廣州市文明辦、廣州市民政局主辦,廣州日報協辦,廣州廣播電視臺承辦,旨在展現抗疫時期城鄉社區工作者的時代風採和精神風貌,發揮榜樣力量。
◆ 「最美城鄉社區工作者」表彰名單 ◆
1.呂豔虹(越秀區東山街寺右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
呂豔虹凡事親力親為,做細做實「三人小組」上門服務。她還親自接送隔離人員進行咽拭子採樣,關心困難群眾家庭等,始終衝在防疫工作最前沿。
2.鄧月冰(越秀區人民街大德中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
鄧月冰第一個投入戰鬥,並帶領社區工作人員制定了嚴格的防控措施。她還印發數千份宣傳單張,加班加點貼到樓棟的每個單元,不懼風險,衝在一線。
3.蘇英(番禺區大龍街城市花園社區居委會黨總支書記、居委會主任)
蘇英主動放棄春節假期,日以繼夜投身社區疫情防控工作中。她不畏恐懼,每天親自為疑似病例家人送所需物資,了解該住戶身體狀況,確保疫情處於可控狀態。
4.李錦權(從化區街口街荔苑社區黨支部書記、居委會主任)
李錦權每天工作十多個小時,統籌安排近600名黨員開展疫情防控、調處化解矛盾等工作。面對質疑和誤解,他耐心解釋和宣傳政策,守護著千家萬戶的安康。
5.何敏婷(荔灣區昌華街西關大屋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
接到疫情防控命令,何敏婷迅速回到社區召開疫情防控專題會,建立「五組」「五群」「兩會」工作機制。她還上門為涉疫區人員測量體溫、送口罩等,做到跟蹤核查不漏一戶一人。
6.蘇為民(白雲區三元裡街松柏崗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
蘇為民通過發布宣傳標語等方式開展疫情防控工作。他及其團隊累計播放宣傳標語1萬餘次、製作宣傳單3000餘張等,切實打通疫情防控轄區宣傳的「最後一米」。
7.範紅梅(天河區員村街道辦事處絹麻社區黨委書記、主任)
防控就是命令,範紅梅立刻組建摸查組、關愛組等5個工作組火速投入抗疫一線。她每天上門摸查、派發防疫宣傳單張等,帶領一線工作人員奔走在社區各個角落。
8.林豔紅(荔灣區彩虹街園中園社區黨總支書記、居委會主任)
林豔紅放棄休假,堅守在疫情防控一線。她一直衝鋒在前,帶領「三人小組」對照下發的人員名單逐個追蹤、排查,堅決切斷疫情傳播隱患,把好社區防控重點關口。
9.陳永樂(番禺區南村鎮坑頭村民委員會副主任)
陳永樂克服坑頭村圍蔽的巨大困難,僅用兩天就為村內4.022平方公裡的土地築起了防護「長城」。他還連夜設置十個崗亭,組織人員實行24小時值守,守護好村民的生命健康。
10.蔣伯明(黃埔區新龍鎮九樓村黨總支部書記)
蔣伯明第一時間安排村委幹部及相關人員輪班值守,全力以赴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他還主動要求年三十、年初一值班,一大早就入戶摸查、宣傳,引導村民做好防護工作。
11.樊可君(海珠區仲愷社區黨總支書記、居委會主任)
樊可君帶領工作人員「連軸轉」,通過微信等多渠道開展疫情防控宣傳。她還關愛湖北籍產婦,向其贈送母嬰用品,並聯絡社工組織每天為產婦製作和配送「愛心月子餐」。
12.劉玉蘭(荔灣區站前街僑苑社區黨委書記、社區居委會主任)
劉玉蘭帶領團隊放棄休假,堅守抗疫一線並奮戰至今。她對零散開放小區實施「圍院式」管理,為轄內23個小區、單體樓落實了封閉管理,織密小區防控「安全網」。
13.周璇(黃埔區雲埔街譽品社區居委會主任)
周璇立刻組織社區黨員志願者、居民劃片分區落實社區網格化分工,做到人員底數、流入流出人口動向清楚。她還迅速排查社區湖北武漢返穗人員,對相關人員落實隔離觀察。
14.朱德旺(南沙區深灣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
朱德旺緊急成立防控小組,籌備成立疫情防控尖刀班,動員黨員群眾加入防疫一線。他與防疫小組挨家挨戶派發宣傳單1500多張,張貼海報300多張,提醒村民提高防範意識。
15.鄧麗珍(白雲區棠景街棠下南社區黨支部書記、居委會主任)
結合轄內韓國籍人員較多的情況,鄧麗珍提前做好摸查,精準掌握韓國籍人員的去留情況。她還親自為韓國籍居家隔離人員送口罩、購買生活用品等,嚴防境外輸入。
16.任江峰(海珠區珠江御景灣社區黨總支部書記、居委會主任)
任江峰主動放棄休息,投奔防疫一線,把被褥搬到了辦公室,過起了白天上班、晚上加班的日子。他還甘願當「跑腿俠」, 冒著風險為年邁老夫妻到醫院購藥,並送藥上門。
17.曾綺祺(南沙區大崗鎮鎮南社區居民委員會書記、主任)
曾綺祺連續一個多月沒休息,親自參與各項大小工作。她還帶領工作人員挨家挨戶宣傳、摸排來自重點疫區人員情況等,為社區全體居民群眾的安全豎起劍盾。
18.李少銳(黃埔區文衝街道文衝社區黨委委員、居委委員)
李少銳不僅連續值守40餘天,還對居民進行線上線下24小時無休答疑。他堅持每天開展巡邏防控,查探各個片區管控口,與社區工作人員一同奮戰在抗擊疫情的一線上。
19.張秉泉(海珠區官洲街道北山社區黨支部書記、居委會主任)
張秉泉身先士卒,擔負起協助轉運疑似病例的前線工作。他還組織社區工作人員開展數據篩查、上門排查等,夜以繼日,「連軸」工作。
20.鍾燕媚(海珠區沙園街荔福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
江伯彬(海珠區沙園街廣重社區黨委副書記、居委會副主任)
鍾燕媚、江伯彬這對「夫妻檔」,始終奮戰在社區疫情防控第一線。鍾燕媚多方奔走,想方設法,採取 「硬核」防控措施,解決小區測溫難題。江伯彬低調實幹,不懼繁瑣,排查轄內人員情況,還耐心為居民解釋相關政策。
21.李偉儀(從化區太平鎮神崗社區計生專幹)
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李偉儀把自己的私人電話公布出去,讓轄區居民直接與她聯繫和疫情相關的情況。僅2月份,她的個人電話接聽撥打次數就高達1690人次。
22.吳盛國(番禺區橋南街福景社區黨支部書記)
吳盛國發揮軍人本色,僅用5天時間,就基本完成了對社區910多戶、2700多名居民的第一輪入戶宣傳、人員排查和信息登記等工作,築牢社區疫情防線。
23.凌雲斯(南沙區珠江街泰安社區居委會書記、主任)
凌雲斯取消休假和外出計劃,返回社區統籌開展各項防控工作。在社區實施封閉期間,她帶領工作人員親自搬運圍蔽鐵馬,指揮督促落實每個封閉點的圍蔽工作。
24.任韻(花都區花城街梅花社區黨總支書記、居委會主任)
任韻始終跑在保障居民安全的第一線上。她經常主動走到各小區門口,監督物管工作並了解居民登記穗康碼的實際情況和存在問題,幫助居民解決相關問題。
25.何莉(花都區新華街京華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
何莉帶領社區工作者,近兩個月連續奮戰在社區疫情防控的第一線。 她還積極發動轄區黨員、樓長開展疫情防控工作,形成聯防聯控機制,讓社區成為阻斷疫情擴散的最有效防線。
26.張群英(天河區沙河街道辦事處西街社區黨委書記、居委主任)
張群英不顧耳石症發作帶來的病痛,堅持帶病上崗,全身心投入疫情防控工作。她發動轄內小區物業、志願者,張貼健康防護指引等,力求不漏一戶一人。
27.陳為(增城區荔城街繼枚社區公共服務中心專職幹部)
陳為參與到疫情防控排查組等組別的工作中,同時擔任疫情網格員和「三人小組」成員。她每天負責居家隔離人員物資採購、上門檢測體溫工作等,為隔離人員排憂解難。
28.黃志勇(增城區永寧街鳳凰城第三社區黨支部書記、居委會主任)
黃志勇始終堅守在防疫第一線,以身作則,開會部署、分析研判。他每天都與工作人員一起入戶排查、走訪宣傳、數據校核等,積極投身疫情防控的「阻擊戰」中。
29.鄭江虹(越秀區北京街都府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
鄭江虹提前結束休假,通過新媒體平臺和公告海報等形式開展疫情防控宣傳工作。她還主動對接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民警,自籌防護物資,上門排查重點人員22例。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何道嵐 通訊員穗宣
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何道嵐 通訊員穗宣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彭姣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