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備考,相信不少人會給自己找各種不行的理由,比如年紀太大記不住,學歷低學習能力較弱,工作忙沒有時間學……如果你覺得自己不行,那麼不妨看看這位47歲,只是初中畢業的考生,如何通過考試的,以激勵自己。
作者介紹:47歲,正規學歷初中畢業,畢業之後,在建築隊、磚廠、飯店、煤礦打過工。後來上了個函授專科,又自考下本科。最後,用了6年時間過一二建。
4個月考下二建,6年通過一建考試
2014年,我41歲,報考了遼寧省二級建造師(市政專業)考試。報考原因和大家一樣,想升職加薪,卻不知道自己能不能考過,便拿二建試試水了。因為遼寧省二建的分數線比較低,所以當時我用了四個月時間,而且是在工作之餘看書,然後做做歷年真題,就一次性通過了二建考試。
第一次嘗到考試這麼容易通過的甜頭,在同事的慫恿下,我在同年又報考了建造專業的一級建造師。選擇建築專業,就是因為聽說建築專業最好考。未曾想到,一建和二建的難度差別太大,我2014年考的四科都沒通過:基礎課皆相差不到10分,實務考了80分。
這一次失敗,並沒有讓我產生放棄的念頭。2015年,又考了一年建築。這一年,我只過了法規,實務還沒有第一年多。
我深感到建築專業不好考,於是在2016年時,我就把建築實務改成和我從事的專業相關的礦業工程專業。都說實務通過了,其他3科就好通過了,所以2016年我只報了一科實務,然後用了6個月時間備考,考完後我預估分數應該在及格線左右。
清楚地記得,那年成績出來得晚,快要出成績的那幾天,我每天早晚都查一遍成績。出成績那天是下午2點左右,我正在出差,去其他私人礦山幹活,住鎮上的旅店,當時不太會手機上網,所以叫同事幫忙查一下。結果,同事告訴我,實務果然在及格線左右:90分!
聽到考試成績,我真的上火了!不過,我也因此獲得一些經驗:單獨學一科實務不行,實務和管理聯繫很密切,所以2017年,我報考了4科。
當時,我開始用課件輔助學習,不過聽課居多,很少做題。受前幾年打擊,2017年學習的勁頭沒有之前強了。考前一個月,我明顯感覺實務還是不行,其他3科基礎課也學得不是太好,為了不做那隻掰玉米的猴子,我放棄了實務,專心學3門基礎課。後來成績出來了,我又只是過了1科法規,其他:實務78分,管理76分,經濟57分。
2018年,我和家人說,考過了2科,還剩2科,再考一年。很明顯,我在撒謊:家裡人要是知道我就過了1科,一定不會讓我再考的。我欺騙了家人,只為想再學一年。結果是一樣的不理想:經濟和管理過了,實務87分。
不甘心的我,到了2019年,也就是46歲時,又進行了一次掙扎:再考一年,不過真的不考了(的確是有點洩氣了,但也有點不甘心)!這一年就差法規和實務了,法規簡單點,有過2次考過經歷,我有點信心。對於實務,我心想再努力點,應該也可以通過。
所以,我又開始了最後一輪努力:看完課件,我就看書,不看書就刷題。考試前一天,我把實務真題又看了一遍,把課件重點又聽了一遍。這一年,考試成績出來了,我一建法規得了94分,實務97分。看到這成績時,我都喜極而泣了。
備考心得:實務一定要下功夫
現在正值一二建備考時期,為讓大家少走彎路,我總結了一些實用的備考經驗,分享給大家:
1、公共課的學習方法
公共課的學習強烈建議以老師為主,每聽一節精講課後做配套習題。整個精講課程聽完後,做歷年真題。把近五年真題都搞懂,及格分就能拿到手了。考前再聽一遍老師的衝刺,把押題看一遍,基本就沒問題了。
記住不要在公共課上浪費時間,全程跟著老師的思路走,節省時間全給實務的複習。
2、實務的學習方法(重點)
實務是一建考試四科中最難的一科,得實務得一建說的一點不假。很少聽說有人第一年過實務,第二年卻栽在公共課上,使成績作廢;但第一年過公共課三科,第二年實務未通過,導致一切從零開始的卻大有人在。所以找到合適的學習方法尤為重要,我們要做的就是儘量少走彎路,少犯錯誤。
實務的學習和公共課不一樣,公共課可以靠老師以最少的時間通過考試。但是實務不下功夫是肯定過不了考試的。
在我看來,學習實務的過程,就好比打遊戲,需要不斷打怪升級,才能從什麼也不懂的小白成長為高端玩家。這個過程是漫長的,是痛苦的,但是只要堅持挺下來,就會有結果。
具體可以把實務的學習過程分成4個階段:
第一階段:熟悉教材,要做到對全書的框架、主要知識點有個基本的認識。
第二階段:課程+教材,便於理解記憶。
第三階段:習題鞏固,全力背誦。
第四階段:串講衝刺+押題+回歸教材。
最後,祝各位考生順利通過今年的一二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