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網科技綜合報導】9月13日-9月16日,2018淘寶造物節在杭州西湖隆重開幕。11個場館、208個店鋪、3.3萬購票觀眾,為期4天的「神物battle」全面開啟。
馬雲在開幕式當日發表微博稱,不是中國製造沒有希望,而是落後的製造沒有希望;不是今天的中國沒有創意,是你的東西不夠有創意;不是今天的年輕人不努力,而是我們今天自己還不夠努力。他呼籲年輕人打開想像力,帶上孩子去體驗下淘寶造物節上的創意。
大麥網電子票核驗負責人張洋連續兩年負責淘寶造物節票務方案設計,對於票務創新的體感,他比任何人都強烈——「前一年還是紙質票的天下,如今電子票已全線進駐。」
張洋表示,大麥網作為2018淘寶造物節獨家票務合作夥伴,協助其首次全部實現電子票多次入場。這既順應了中國青年的消費習慣,同時也催化了中國現場演出市場的科技化進程。
無紙化進駐六大「集市」 大麥電子票打造淘寶造物節新標配
9月9日,大麥網聯合中國演出行業協會共同發布了《2017中國演出市場年度報告》,報告顯示,大麥網電子票覆蓋率超40%,電子票消費及無設備驗票已逐漸規模化應用到演出市場。無獨有偶,三天後,在2018淘寶造物節上,「無紙化」演繹的淋漓盡致。
本屆淘寶造物節,全部實行電子票,現場108臺大麥PDA驗票設備,分布於11個場館進出口位置,掃碼驗票,每次驗票時長不超3秒。同時,此次電子票支持多次進出同一場館,也就是說,觀眾憑手中電子票,可以隨心所欲的逛萌市、吃美食、遊奇市、覽珍寶。
本屆淘寶造物節主題是「神物battle」,現場聚集了208家淘寶「神店」,劃分為六大「集市」——主市集「奇市」以及二次元「宅市」、寵物「萌市」、非遺「文市」、美食「夜市」、二手收藏「寶市」等五個垂直市集。無論是店鋪規模,還是觀眾人次幾乎都是去年的3倍。
張洋透露,動態電子票支持離線刷新,只要用戶在購票之後,入場之前打開一次大麥APP,該電子票就會通過大麥網設置的本地化策略,保存到了本地,用戶入場時只需打開票夾裡的電子票就可以掃碼入場,方便、快捷,極大提升了驗票效率。與此同時,動態電子票每分鐘刷新,打破了靜態電子票可以被複製、傳播的壁壘,有效的避免了黃牛盜票。
此外,他還透露,在防黃牛上,大麥網還積極探索了「人臉識別+身份證+票」的實名制入場。例如在今年中超聯賽河南建業主場時,大麥網就嘗試了「身份證+人臉識別+票」的實名制入場,一驗查身份證,驗證用戶身份;二驗核對入場人信息,保證人臉與身份證照片完全吻合;三驗核實票面信息,保證對號入座。該場賽事實名制入場核驗率100%,核驗速度8秒。
據悉,為了方便觀眾長時間遊覽市集,淘寶造物節還推出了「裝備包」服務,在西湖和黃龍體育館,分別設置了三個裝背包兌換點,凡購票用戶憑藉電子票都可以兌換一份「裝備物資」——雨衣、畫冊等物品。
基於如此分散稀疏的驗票場景,大麥網專門訂製了「票務APP」驗票,工作人員通過手機上的「票務APP」直接驗證電子票真偽。據悉,這是大麥網專門為中小型演出場館設計的票務解決方案,其便捷性就在於「把手機變成了一個PDA設備」。
科技武裝現場娛樂 票務數據大屏助力用戶體驗升級
淘寶造物節歷來是「求新求變」,除了神人神店之外,今年造物節還上線了三大「新成員」——淘寶博物館、「斷橋時裝秀」和「造動森林」音樂會,充分利用了西湖戶外的地利,構建了一個「新零售+現場娛樂」的新型消費場景。
場子搭了,人來了,逛了那?買了啥?是淘寶在這場線下新零售狂歡中需要進一步追溯的問題。
張洋回憶,以往大型節展,主辦方只能根據出票量預估現場觀眾人數,而針對於每個用戶觀看了什麼內容、去到了那些區域根本無從得知。此次「淘寶造物節數據大屏」和「大麥驗票系統數據大屏」的應用則讓難題迎刃而解。
據悉,為了防止某些場館人流擁堵,大麥網把現場驗票及用戶電子票使用數據徹底搬上「大屏幕」,後方工作人員通過指揮室中的「淘寶造物節數據大屏」和「大麥驗票系統數據大屏」,就可以實時觀看到每個場館的進出場人數、現場驗票情況、觀眾權益使用情況、場館用戶到訪情況,極大的提升了觀眾入場效率和用戶體驗。
14日下午,大麥網華東區部分場館負責人、商家合作夥伴在大麥工作人員的指引下,無紙化入場,體驗造物節。
張洋表示,電子票生來自帶「身份連接」屬性,從售票到用戶購買,再到中間流轉,最後觀演,整條鏈路上的每一環節都有記錄。「這些數據串聯起來就是一個完整的用戶消費畫像,某種意思上,它決定了主辦或者商家『賣賣賣』的決策和進程」
造物節現場,大麥網華東區部分場館負責人及商家合作夥伴在大麥工作人員的指引下,也體驗了一把無紙化入場。一位合作夥伴在觀看數據大屏時感慨說,「科技武裝現場娛樂時代已經來臨,想要『賣賣賣』必須『變變變』」
業內人士分析,隨著新零售時代的全面到來,基於線下交易場景的精準化營銷顯得更加彌足珍貴,它將成為一種新的業態形式催化新零售市場產出更多的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