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工科學生留學德國應該以未來個人發展意向或就業意向為主要嚮導,結合學生自身的專業軟硬體背景或水平,根據其目前所處的時間段和期望的規劃時間表,以規劃出客觀而具有針對性,能夠實施的留學計劃。」近期,慕尼黑工業大學建築學碩士陳家明接受了《啟德教育中國學生理工科留學報告》的訪談,他建議,理工科學生留學德國應從三個方面進行規劃:就業目標、學術背景和擇校策略。
就業目標
理工科學生留學規劃第一步最重要的是,幫助學生梳理出其對未來就業意向和職業規劃。很多學生對未來的職業規劃在本科時期沒有太具體的想法, 但是在內心會有一些職業上的願景。在不斷的溝通中協助學生整理好想法,把願景儘可能地轉化成一個可執行的就業目標。
在就業目標這個板塊中,所有的可能性都會被歸納到以下三個子分類裡。1. 畢業之後不回國。2. 畢業之後回國。3. 選擇繼續深造。在明確了就業目標之後,便可根據其學術背景,擇校願景以及其計劃的留學時間表進行開展針對性的留學工作的規劃與輔導。
學術背景
成功的留學規劃除了根據學生的意願以及就業目標進行定製之外,最重要的一個部分就是正確地對學生的學術背景進行分析和定位,從而幫助學生針對目標有計劃地進行輔導,幫助其提升專業競爭力,爭取更理想的留學體驗。學生的學術背景可以歸納為四個大項。
1. 學校背景
學生其本科學校可以為分為211/985 大學與非211/985大學。學校的背景會影響德國大學在某些專業上的錄取機率(學生的學校背景在亞琛工業大學,KIT 跟TUM 等尤其熱門的大學的申請上有影響)。非211/985 大學的學生需要在個人的專業背景上有較為突出的加分項才能有較大的成功率。
2. 專業背景
這項主要闡述申請人所學科目在德國是NC 還是非NC 專業。轉專業和國籍限制專業不在此大項的闡述中。
德國大學在專業的設置上分為NC 專業與非NC 專業(NC 為申請人數限制)。申請上比較熱門的大學和他們的熱門專業一般都是NC 專業(如:機械大類,電子信息大類,建築學等)。NC 專業的申請上需要對學生的專業水平有更高和更嚴格的要求,以在激烈的競爭中突圍。
3. 學生專業水平
在校成績(專業課成績)
學生的在校成績,不僅影響了其留學德國的擇校選擇,專業課成績更是影響申請NC 專業成功率的一個重要且十分直接的因素。因此針對學生在大學期間的不同階段,針對其在校成績有著不同的側重點,目的是申請人需要儘可能地提高各科平均分,尤其是專業課的分數。在校的分數能在一定程度上說明申請人在該專業上的基礎學術水平。
課程匹配程度
除了在校成績的平均分外,課程的匹配程度也是德國大學考察申請者的一個重要的項目。通常來說(如亞琛工業大學)申請者如果其課程匹配程度有多於30 學分的課程不匹配的話就會被拒絕。課程匹配上除了與本科學校的課程設置有關外,還與申請材料中的課程描述文案有非常大的關聯(針對亞琛工業大學還有學分轉換問題)。這種情況下,一個符合申請規範的課程描述顯得特別的重要。
學術水平
對於理工科學生來說,學術水平能直接體現在其申請學校的cv(Lebenslauf)或申請的動機信上。其中會包含申請人所參與發表的論文、研究項目、學術活動等方面。而在申請德國的大學中(尤其是TU9 和精英大學)優秀的學術背景可以幫助申請人在眾多的申請人中殺出重圍獲得大學的青睞。換句話來說,理工科學生的學術水平可以通過參與論文的發表、研究項目、學術活動等來提高的。
學術理論能力的提升
學術理論能力的提升針對大部分理工科學生, 尤其是論文的發表,或者參與發表,如:數學類、物理類、化學類、電子信息類、力學類、機械類,計算機科學類等熱門專業。論文的發表或參與發表從一定程度上能說明申請人對於該專業的理解程度和某一具體研究方向的意願程度。從另一個方面來看也可以說明申請人在該專業方向上是否具有進一步發展和深入的潛力。
不過要求申請人在本科階段一定要發表高質量的論文顯然是一個相對較高的要求。但是申請人可以通過發掘自己身邊的學術人際關係,嘗試參與一些高質量的論文的發表(作為二作,三作等,甚至是學術摘要也可以)或者一些相關的學術會議(跟學校的老師提出相關想法,自身也要關注該專業的動態等)。這一步不僅可以讓申請人參與到更高的學術層次中,更能建立起自己的學術關係網絡。
其次通過在參與學術理論的活動中必然會積累大量的論文閱讀經驗,這些論文的查閱跟檢索不僅能開闊申請者的學術眼界,申請者更可以對所閱讀的論文進行總結歸納和整理,這也會對日後的學術理論研究以及論文寫作方面有不可估量的幫助(從論文查閱檢索——文獻綜述——理論體系的搭建——論點的提出——數據的採集與分析——引用與論述等)。
如果申請人能從本科開始建立起一套嚴謹的學術理論邏輯和學術理論系統,將會對日後的申請和留學生活有非常巨大的幫助,而這也是作為理工科研究生需要具備的基礎學術素養,更可以為部分同學在日後選擇在校外中寫畢業論文甚至是攻讀phd 定下良好的基礎。
實踐性研究能力提升
除了學術理論方面的能力外,很多專業對理工科申請人在實踐性研究能力也提出了一定的要求, 比如說生物類、化學類、藥學類、計算機科學類、電子信息工程類的。這些專業在課程上會有大量的實驗,而很多的這些學科的理論也是通過實驗來檢驗甚至是建立在對實驗結果的分析上。在這種情況下,參與到與專業相關的實驗項目或實踐項目中去也是提升自身專業背景的一個重要的方式。
申請或者尋找這類實驗和項目的時候需要考慮與自身申請方向的契合程度,最好能接觸到一些比較有深度的實驗,能接觸到一些尖端的儀器。雖然對於一般學生來說很難接觸到特別深奧的內容,但是這樣的一個實驗或者項目可以看作一個學習平臺,通過提問、觀察等得到自己在專業方面的提高(實驗的構建原則——實驗方法的選用——實驗理論論證——實驗布置與開展——實驗數據的採集與分析——結論的生成與論文的書寫等)。
對於一些帶有競賽類的專業(建築學、計算機等) 或帶有實際項目的專業(土建類、電子信息、自動化、機械等)申請人則儘量參與到一些國際或國內知名的競賽和項目中(甚至是開發的專利等),以積累更多的與自己申請方向相關的學術經驗,並從這些競賽或者項目中建立起一些學術或專業相關的聯繫網絡,擴寬自身的學術思維和學術素養。這對日後找工作,甚至進入高校研究所或者攻讀phd 也有很大的優勢。
學術理論能力和實踐性研究能力都是有出國留學意願的理工科學生需要建立起的專業學術素養,日常除了校內的課程外,更需要的是申請人花大量的時間從對這兩方面進行提升和積累。
與專業相關的實習情況
除了學術理論能力和實踐性研究能力之外,德國高校在挑選申請人的時候也會對申請人是否擁有與其申請專業相關的實習情況(建築學、機械類、計算機科學、電子工程、藥學等專業特別看重)。因此,除了平時的學習外,申請人應在適當的時候申請相關的實習,以獲取實習經驗。
申請實習時應考慮其與自身申請方向的相關的單位,並在實習中學會觀察和思考實習中專業知識在學校與實際生產中的共同點和不同點,學會辯證地看待理論知識到實踐上的轉化。總結出自己的想法與問題。
4. 學生綜合素質
針對理工科的申請人除了其專業水平對申請有決定性影響外,其綜合素質也會對申請產生不少的影響。以下就申請中影響較大的因素進行探討。
額外的社會活動
雖然德國大學並沒有美國大學申請中那麼看重社會性活動,但是如果申請人有關的社會性活動也會獲得一定的加分。這類活動可以是公益類活動,文化交流類活動,甚至是國外的交換學期的經歷等等。這些活動可以與其申請的專業不相關,但從側面上來說可以看出申請人有社會責任心和同理心,同時屬於較為活躍的人。
語言表達能力與溝通能力
表達能力與溝通能力是人立足於社會的基本能力,優秀的表達能力與溝通能力能讓人在處理事情上能事倍功半。在申請中有的大學或他們的部分專業也會要求與申請者進行面試(慕尼黑工大,斯圖加特大學,柏林藝術大學等),德國大學中也經常以小組討論,小組作業和小組匯報的形式進行上課,而工作中也免不了要跟同事、上級以及不同的人員進行溝通協調工作。申請人需要具備在不同場合、應用場景中具有有條理的表達能力與溝通能力同時能將自己的想法準備地傳達給對方以及準確轉述理解場景中的對話。
外語水平
在德國留學最為重要和核心的一點是德語水平。不管申請人選擇畢業後是否留在德國都需要良好地掌握德語。掌握好德語將對德國的學習和工作生活有極大的幫助,也有助於擴展在當地的人脈與生活模式,讓留學有更好的體驗。
在德語的聽說讀寫中,中國的申請者最為需要堅持鍛鍊的是聽力與口語。除此之外,英語作為國際通用語言也需要好地掌握,不能學了德語忘了英語。好的英語和德語水平能讓申請者在學校(國際交流、交換學期、學術會議)中更具有競爭力,在工作中則能有更多的機會和空間尋找合適自己的崗位。
適應能力
到新的國家去生活和學習勢必會對申請人的適應能力造成極大的挑戰。學會獨立,學會基本的生活技能(煮飯等),學會遵守當地法律法規,學會尊重文化和宗教差異等是申請人需要獲得的適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