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播放 GIF 1.2M
點擊播放 GIF 4.8M
就在上周,你們的黴黴(Taylor Swift)終於出來營業,發布了2020年的第一支MV——Lover專輯中的單曲《The Man》。
這也是她首次當導演拍攝MV,很多粉絲初看一頭霧水——這次的黴黴貌似完全退居幕後,在MV中似乎從頭到尾沒有出鏡,而看完以後才恍然大悟,原來MV的男主是由Taylor Swift反串的。
從Taylor到Tyler
這樣絕妙的易容術,難怪騙過了不少粉絲的法眼
講真,哪個女孩沒有偷偷幻想過,在某個時刻變成男人呢?不用來大姨媽、不用生孩子,可以在足球上光著身子奔跑……
這種不切實際的幻想,黴黴這一次就替我們實現了,還親身告訴我們,做男人,是真的很爽耶!
先戳MV看看吧
黴黴Taylor Swift新單《The Man》MV首播
The Man
彩蛋女王黴女士
點擊播放 GIF 2.0M
不了解黴黴的人看完《The Man》可能會一頭霧水,因為這支時長4分14秒的MV裡包含了許多信息量極大的場景,也有很多與黴黴個人經歷相關的彩蛋。
比如說全片從頭到尾都貫穿了「小李子」Leonardo Dicaprio主演的電影《華爾街之狼》的若干經典場景。
男主頤指氣使的辦公室、遊艇上的狂歡派對、揮金如土的女體盛盛宴......
點擊播放 GIF 2.7M
這也對應了歌詞裡的那一句:「I'd be just like Leo in Saint-Tropez(我要成為在聖特羅佩的Leo)」。現實中,小李子每年都會在聖特羅佩這個法國蔚藍海岸的富豪度假天堂舉辦慶典,MV正是在暗諷白人男性在成功後奢靡、混亂的生活狀態。
今年年初的金球獎頒獎典禮上,小李子還被毒舌主持人Ricky Gervais吐槽身邊的女伴從來不超過25歲。
MV裡的男主Tyler還有一幕一夜情場景,從床上起身後,他穿過走廊,與許多手臂擊掌,這充滿驕傲的鬼畜步伐,對應的應該就是英文中的「walk of shame」。(形容女性一夜情以後狼狽回家的狀態)。
點擊播放 GIF 3.1M
除此以外,MV裡還有很多場景,用相對誇張的方式,展現了社會中男女不平等的現象:
男主隨手拿起一張紙,就能收穫全辦公室人的歡呼,指的是男性在職場上的優勢,想往上爬總是很簡單。
點擊播放 GIF 1.7M
在公共場合抽菸彈菸灰、大聲喧譁、坐姿不雅佔用兩個座位。而與之形成對照的,則是女性則需要坐得規規矩矩,儘可能地減少存在感以及考慮別人的感受。
哪怕全程都心不在焉,但只要給人看到擁抱孩子,就能收穫來自社會的無數好評,因為大家普遍對於「父親」這個角色的期待過低。
點擊播放 GIF 3.6M
世界上最好的逮地
甚至在地鐵站裡隨意小便……
點擊播放 GIF 2.0M
不過注意仔細看,這面牆上藏了很多信息△
從《RED》、《1989》到《Reputation》,牆上寫滿了黴黴過去的所有專輯,同時也張貼著一張「Missing」失物招領的海報。
這就不得不提到黴黴和前東家Big Machine的糾葛。去年六月,好萊塢知名經紀人Scooter Braun以3億美元收購了Big Machine,這家公司擁有黴黴前六張專輯的版權,並且在Taylor跳槽之後不允許她本人在AMAs頒獎禮和新紀錄片中使用、演唱這些歌曲。
Scooter的名字直譯為「滑板車」,
他也是侃爺Kanye West、Justin Bieber的前經紀人,
牆上這處的禁止標識寓意也就不言自明了
在黴黴要求拿回屬於自己的創作之後,Scooter開出條件,要求黴黴必須發行一張新專輯以換回一張舊唱片版權。
這次事件後,很多粉絲都以在路上張貼專輯尋物啟事的方式,表達對Big Machine和Scooter本人的抗議。
《The Man》MV裡的這一幕正是對於這件事的反擊。
尋物啟事和「No Scooter(禁止滑板車)」的標誌
Miss Americana
美國甜心變「壞」史
事實上,想要更好的了解《The Man》,了解Taylor Swift其人,她的個人紀錄片一定不能錯過——《Miss Americana》(美國小姐)。
黴黴在片中就曾透露,希望《The Man》能揭露現實中男女不平等的問題,同時也是通過這首歌發問:如果我是個男人,是不是一切都會變得更簡單,也不會遭受這麼多的謾罵?
點擊播放 GIF 1.2M
歌裡有一句歌詞是:I'd be the man,對應的是在英文語境裡那句「you are the man」,通常是誇獎、讚許的意思。
《The Man》這首歌可以說既是對於廣大女性不公待遇的不平則鳴,也是Taylor對於自身境遇發出的詰問。
《Miss Americana》裡,導演用年齡串起了黴黴的演藝生涯,但對於她這樣的創作型歌手來說,沒有比歌本身更能夠透露Taylor這些年來的轉變了。
點擊播放 GIF 0.0M
《Love Story》
2008年
We were both young when I first saw you
I close my eyes, and the flashback starts
I'm standing there
On a balcony in summer air
15歲就和Big Machine籤約的Taylor Swift,可以說是好萊塢今天當之無愧的最有價值的女歌手之一。最開始,Taylor以鄉村音樂的風格出道,她的歌也大多圍繞著校園生活、友情、初戀這些題材。
那個時期的甜美的Taylor像是某一類美國女孩的代表,金髮碧眼,不會說髒話,永遠以乖乖女形象示人。
十五歲的Taylor和Big Machine籤下了合約,她也是BM的第一位籤約歌手
《Innocent》
2010年
It's alright, just wait and see
Your string of lights is still bright to me
Oh, who you are is not where you've been
You're still an innocent
You're still an innocent
2009年,黴黴在VMAs大獎上發表獲獎感言時,被突然衝上來的侃爺打斷並搶走麥克風,並表示在他心裡Beyonce的那首《Single Ladies》才應該獲獎,當晚,侃爺在Blog上對黴黴表示了歉意。
在經歷了侃爺道歉、接受道歉、撤回道歉這些操作之後,2012年,黴黴發布了這首《Innocent》,表示對於當年的事情已經over。
希望用這首歌來表態,退一步海闊天空的Taylor,估計沒想到,這件事情離翻篇還有很長的距離。
媒體用「Feud」(夙怨)來形容黴黴和侃爺之間的恩怨
《Blank Space》
2014年
New money, suit and tie
I can read you like a magazine
Ain’t it funny rumors fly
And I know you heard about me
一向喜歡用歌來記錄生活的黴黴,很多熱單都與自己的感情狀態有關,那首拿下多個獎項的《We Are Never Ever Getting Back Together》,說的就是和男星傑克·吉倫哈爾分分合合的故事。
即使不關注歐美圈的朋友應該也有印象,那段時間 ,交往男友、分手、出新歌,被網友冷嘲熱諷,甚至有人用「公交車」這類形容對黴黴進行蕩婦羞辱。
點擊播放 GIF 1.9M
頒獎現場女主持人採訪Taylor,問她「今晚除了獎項,是不是還會帶幾個男人回家(so rude!)」
在換男友風波之後,黴黴選擇用新歌來反擊,MV裡大量使用haters攻擊她的梗,一反之前的形象,終於有了一些今天「美國惡女」的影子。
在《The Man》中有一幕是男主Tyler在地鐵上拿著報紙,也是影射此事。這也不難看出背後黴黴想表達的——現代社會對於男性頻換女友的包容,以及對於女性的雙重標準。
上面寫著「誰將成為今年的約會冠軍」
《Look What You Made Me Do 》
2017年
I don't like your little games
Don't like your tilted stage
The role you made me play of the fool
No I don't like you
2016年,侃爺發表了一首新歌《Famous》,不僅在歌詞中寫到「我還是有可能和Taylor上床」,更用「Bitch」一詞來形容Taylor。
侃爺在發布後聲明這首歌事先得到了Taylor的同意,但Taylor並不認帳,隨後,侃爺老婆Kim kardashian下場,放出他們和Taylor電話溝通這件事的視頻,輿論風向轉向。
卡戴珊還帶頭在Taylor的ins下刷表情「」,指她蛇蠍心腸,喜歡扮演受害者。
Taylor對於這件事的回應
這段時間可能是黴黴出道後經歷過的最黑暗的時期,推特裡大家開始齊刷#泰勒完了#,「惡毒、白蓮花、奢靡」成為她的代名詞,對於從小到大,以讚揚為成長的養分的Taylor來說,這些輿論是致命的。
質疑自己與消沉幾乎吞沒了黴黴,但在經歷了近一年的銷聲匿跡之後,Taylor重回大眾的視線,帶著新專輯《Reputation》(名譽)歸來。
在新歌《Look What You Made Me Do》當中,Taylor 用了14個不同造型示人,其中有部份是對過去的自己的自嘲,也是向外界、向所有仇敵和haters表示,過去的那個謹小慎微、不願出聲的Taylor,已經不存在了。
點擊播放 GIF 1.9M
《The Man》
2019
Im so sick of running as fast as I can
Wondering if I'd get there quicker if I was a man
從《Reputation》這張專輯開始之後,你會發現黴黴有一個巨大的轉變:開始為社會事件發聲。
出道很長一段時間裡,黴黴在公眾場合從不談論政治,不表露自己的態度與觀點。《美國小姐》紀錄片裡有一段工作團隊人員表示,表達政治觀點相當於下一場演唱會要有一半的門票賣不出去。
但後來的黴黴則堅持,「我必須要說。」
她公開對議員Marsha Blackburn表示反對,這位議員曾經反對女性公平報酬,以及重新授權《暴力侵害婦女行為法》。
同時,黴黴也開始為LGBT群體發聲,在MV中加入很多相關的元素。
點擊播放 GIF 1.6M
2019年Taylor發布了專輯《Lover》,其中收錄的這支《The man》裡,男主Tyler在走廊裡與19支彩繪的手,代表了在1922年2月27日,美國憲法第19次修正案終於批准了全國範圍內的婦女選舉權。
而2月27日也是黴黴發布這支MV的日子。
「I'd be a fearless leader, I'd be a alpha type」
Taylor Swift的紀錄片名字叫「美國小姐」,她能不能代表美國另說,但一定能代表一部分的美國女性,被從小教導要乖巧、要聽話、要息事寧人。
點擊播放 GIF 0.8M
《The Man》就是在這樣一種語境下誕生的,充滿諷刺意味的歌,寫給男性、寫給仇敵,也寫給在這個父權社會下的我們。
滾石曾經評價黴黴的那部紀錄片:Taylor是自由的。那些行為的禁錮,那封住她嘴巴的膠帶,被她撕掉了。
有人說黴黴是在投機取巧,討好小眾群體,那麼,在掙脫束縛之後黴黴感受如何呢?
點擊播放 GIF 1.2M
最後,InStyle想說的是,
今天是3月8日,國際婦女節,
也許在如今的網絡語境下,
很多人願意叫它「女神節」、「女王節」,
因為廣大女性不喜歡做「婦女」,
而是希望成為女神和女王。
然而,
請別忘了,這個節日原本的全稱是
「聯合國婦女權益和國際和平日」
(United Nations women's rights and international peace day)。
它的誕生,
是一個多世紀以前無數女性集體抗爭的結果。
善待自己,犒賞自己,
固然是身為女性的我們不妨去做的事情,
但是,
請不要僅僅用「買買買」
去替換這個節日的核心精神,
它是為了慶祝對女性的尊重、欣賞和愛意,
慶祝女性在經濟、政治及社會領域的成就。
在無數約定俗成的思維定勢之下,
請不要用舒適甜蜜的盲從
代替清冽苦澀的自我思考,
就像黴黴這支MV帶給我們的反思一樣。
「如果變成男人會更好嗎?」
只要還有答案是肯定的,
那就證明還有很多事值得我們
再次反思、改進和抗爭,
就像100多年前的女權先行者
為我們所爭取的一樣。
編輯&撰文:大野,Andrea
設計:Dean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