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人工智慧的發展,到底會對人類帶來什麼影響?有利有弊

2020-12-20 寶貝玩具樂園

隨著科技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工智慧出現在我們的生活當中了。舉個例子,就說什麼是人工智慧,生活中最初廣泛接觸的莫過於智能客服,不過體驗好的比例甚微。對於《中國青年報》的調查,91.9%的受訪者表示它們使用過智能客服;57.9%的受訪者直言智能客服會理解不了顧客提出的問題,但是答非所問;49.3%的受訪者認為智能客服只會用話術應付人,根本解決不了實際問題。

這是真正意義上的人工智慧嗎?可以說只是人工智慧的初級階段,這只不過是通過對數據的收集,詞庫觸發以及列表的檢索功能。何為人工智慧?就是注入了靈魂的非人類主體,人工智慧的精髓應該是更加深度的學習,從之前的大數據提取匹配到推理邏輯算法的設計,最後再到以主動學習為重點的設計。知識獲取加上知識融合與知識驗證,生物的進化速度如果形容成乘方進化,那麼人工智慧的深度學習進化就如同是冪次方進化。這一步才是真正驅動人機感知力、認知力的進步,是廣泛意義上的AI,也是人類開始為之擔憂的起點。

人工智慧是大勢所趨但可能讓人一下子無法接受,但是我們還是應該嘗試接受的。為何說是大勢所趨?人工智慧時代,如同網際網路時代的到來一樣,攜帶著新的希望和新的挑戰,是不可逆轉的。人工智慧是一種承載各行各業發展的工具,智能製造、智能物流、智能金融、智能商務、智能農業、智能教育、智能醫療等,在以後的各行各業中是不可或缺的存在,人工智慧將會變成我們身邊的一部分。

再說人工智慧發展的利弊,其實人工智慧的好處有很多,可以改善人們的生活水平。隨著人工智慧科技的發展,在應用層面上的產品越來越多,從居家的智能設備、智能樓宇、智能家電到出行相關的自動駕駛、空中無人機、水下無人潛艇,滿足人們對產品個性化和多樣化的需求。我們現在老年化比例的逐步上升,大部分空巢老人的生活中缺少親情的陪伴,這時候人工智慧產品陪伴左右增加安全的同時也增加的樂趣,減少孤獨。像智能音箱天貓精靈、小艾同學、小度,聽歌講故事,聊天聽戲曲,早間新聞播送這些,只要綁定手機軟體,開口下達指令,它們就可以運行了。智能攝像頭,也可以遠程控家裡的場景,不用擔心老人暈倒卻無人及時發現的問題了。

尤其是對於弱勢群體,人工智慧產品應用的出現,給他們帶來了新的生活方式。智能導盲機器人被稱為盲人的另一隻眼,眼盲者從此不必擔憂出行。社交機器人可以幫助患有自閉症的兒童進行適當的社交行為。第三則可以提高社會經濟效率,人工智慧如上所說的是各行各業發展的一種工具,在經濟學上,也稱之為一種全新的生產要素,目前全球的經濟狀況偏於低迷時期,各國的GDP增長呈現收縮態勢。人工智慧這種新生產要素的出現,正是經濟增長的動力源之一。

據埃森哲與經濟學前沿等公司聯手,對12個經濟發達體國家的人工智慧,對其經濟增長的影響開展相關研究,從絕對值上看,人工智慧對美國GDP增長的貢獻到2035年有可能攀升至4.6%。大家可能對4.6%的這個比重不太能夠形象的理解,換個角度來說,如今強大的美國金融業,對其GDP的佔比也就是4%左右,因此可以了解人工智慧對經濟發展的突破性是不可逆的。

有好的方面就會有弊端,就比如第一個.就業問題,大部分人認為,人工智慧的出現將會使自己失去工作,發揮不了自己的價值。近日,智聯招聘發布的《2019年僱傭關係趨勢調研報告》顯示,人工智慧革命對職場產生了更強烈的衝擊。去年僅有兩成人對人工智慧表示擔憂,今年上升到了43.8%,認為人工智慧勢必會取代一部分人類工作,這也將是直接導致許多傳統行業職位減少,職場競爭加劇。

其實人工智慧與人相結合,才是發展的最終歸宿。但是面臨著職業技能的轉變卻是真真切切的,在不久的未來,它將會改變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對勞動力的總量,就業的方向會帶來一次大大的變革。既然意識到危機感,就應該主動積極轉變就業方向,善於利用人機結合迎接人工智慧的挑戰,弱化替代作用。第二是反操控問題,機器有了自己的智能,實現機器操控機器,挑戰人類發展的社會地位。第三是在道德問題層面上,人為運用中是否會觸碰法律倫理底線,影響社會安穩和經濟安全。

最後的最後,接受人工智慧時代的到來,調整自我發展模式,適應新變革的新需求,變才是永恆,不變的是瞬間。未來的時代,是人工智慧的時代,是一個讓人嚮往和略有些憂慮的時代。

相關焦點

  • 淺橙科技:人工智慧究竟會給社會帶來什麼影響?
    時隔幾年,人工智慧技術已在慢慢融入我們的生活,未來還將更大範圍的進行滲透,對於這個社會而言將帶來什麼樣的影響呢?淺橙科技研究院對這一問題進行了研究。目前人工智慧技術在企業製造、物流、金融、商務、農業、教育和醫療等方面有很大的應用,給各行各業帶來很大的改變。
  • 人工智慧將影響人類社會 會"碾壓"人類嗎?
    什麼是顛覆性技術?我國有哪些顛覆性技術創新在世界上位居前列?它們對我國和世界的經濟社會發展將產生什麼影響?我們該如何應對這些技術革新帶來的巨大變化?我們從今天起推出系列報導,帶您走近顛覆性技術。  ——編 者  不久前,科大訊飛研發的人工智慧機器人——訊飛智醫助手以高分通過了2017臨床執業醫師綜合筆試評測。
  • 人工智慧的高速發展會帶來什麼迷茫
    打開APP 人工智慧的高速發展會帶來什麼迷茫 網際網路 發表於 2020-04-01 11:23:47 人工智慧技術高速發展,下一代將面臨巨大的職業迷茫!
  • 人工智慧對人類社會的影響及其未來發展
    人工智慧對人類社會的影響很大,人工智慧系統的開發和應用為人類帶來了可觀的經濟利益。專家系統就是一個例子。「隨著計算機系統的不斷發展和完善,人工智慧技術必將獲得更大的促進,產生更大的經濟效益。」經濟發展的質量直接決定著社會發展的狀況。只有經濟形勢好轉,才會有其他發展。
  • 如何看待人工智慧的利與弊?
    隨著科技的高速發展,我們的生活也越來越得到了提高,人工智慧也走上了高速發展的道路。在當下,有很多的人在討論人工智慧,那麼它到底是好還是壞呢?人工智慧的利與弊又是什麼呢?人工智慧的利:可以讓我們的生活更加智能,便捷,給我們帶來更高的商業價值,推動社會進步,人工智慧不僅給人類的生活打下了堅實的物質基礎,還把更多的人從簡單煩躁而重複的工作中,解放出來。
  • 人工智慧的利與弊分別是什麼,該如何看待?
    人工智慧的出現並非偶然,他是時間推移誕生的智慧產物,是一個時代的財富,而這個財富到底是利於大多數人,還是為小部分人謀求福利和財富,這個是需要思考清楚的,因為各種各樣的事情都有邊界。如果觸犯了,他自然就會違背規則。
  • 人工智慧究竟會給教育帶來些什麼?
    閱讀此書引發了一系列的思考與感悟:通過研究教育的演化歷史,我們應該如何謹慎樂觀地看待人工智慧對教育的影響?在此基礎上,也來談談悄然走紅的「AI課」,並在文末給當下的家長們幾點選課建議。《第四次教育革命》開篇指出:教育的歷史就是人類的歷史。在人類漫長的歷史中,已發生過三次教育革命。接下來,人工智慧(AI)、增強現實(AR)和虛擬實境(VR)將成為第四次教育革命的內容。
  • 2017高考作文預測:人工智慧橫掃人類頂尖棋手
    命題預測8:人工智慧橫掃人類頂尖棋手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  1996年,超級電腦深藍首次挑戰西洋棋世界冠軍卡斯帕羅夫,但以2勝4負落敗。  1997年,深藍在正常時限的比賽中首次擊敗了等級分排名世界第一的卡斯帕羅夫,成績為2勝1負3平。
  • 對話赫拉利與李飛飛:人工智慧影響人類的四大問題
    因此,我們的挑戰不僅在於要決定如何操縱、增強或替換,而且還要決定誰應首先做出這些決定。我們可能想知道如何對人類增強的可能性作出選擇。「誰能決定增強的好壞?如果這是一個非常深刻的倫理和哲學問題,哲學家們也已對此討論了數千年,那你又如何決定增強什麼呢?
  • 人工智慧到底是個什麼東西?我們應該怎樣看待它?
    雷鋒網按:大眾似乎都比較喜歡關心一些更具驚悚性和顛覆性(不管是好的還是壞的)的話題,在人工智慧領域的表現,就是大眾更多會傾向於相信一些「AI滅世論」之類的話題。這同時其實也意味著大家對AI抱有過分樂觀的期望。歷史上已有數次人工智慧的低潮因為對AI的盲目樂觀與實際情況未能達到預期造成的失望而產生了。
  • 人類為何研發可能危機人類社會的人工智慧?
    目前的人工智慧應用5G通訊為了人工智慧發展的最基礎保障措施,晶片工藝朝著人工智慧晶片算法的方向發展,醫療器械為了更精微的智能機械手術大健康產業等,這些發展的結果最終都是以人工智慧取代人類來完成這些工作。
  • 人工智慧的創新發展與社會影響
    如何認識人工智慧的社會影響,也有「天使派」和「魔鬼派」之分。「天使派」認為,人工智慧領域的科技創新和成果應用取得重大突破,有望引領第四次工業革命,對社會、經濟、軍事等領域將產生變革性影響,在製造、交通、教育、醫療、服務等方面可以造福人類;「魔鬼派」認為,人工智慧是人類的重大威脅,比核武器還危險,有可能引發第三次世界大戰。
  • 傑瑞·卡普蘭:人工智慧不會取代人類
    談到人工智慧,總有一個問題無法迴避:什麼是人工智慧?卡普蘭指出,目前對這個問題學界並沒有達成一致意見。不過,人工智慧的一個普遍定義是:計算機理論和計算機系統的不斷發展使得那些原本需要人類智慧完成的任務,例如視覺感知、語音識別、決策制定及外文翻譯等,都可以通過機器智能完成。
  • 人類最害怕什麼,海洋到底有什麼可怕的東西?
    ,而最近大家在討論這樣的一個問題,那就是「海洋裡到底有什麼可怕的東西?」。其實這個問題就相當於是說「人類最害怕什麼,海洋到底有什麼可怕的東西?」其實對於這個問題要說多還是多,在我們陸地區域所擔心的海洋區域也大有存在,那到底有什麼呢?
  • 霍金:人工智慧或終結人類文明,但讓人類滅絕的,遠不止它
    在人工智慧從原始形態不斷發展,並被證明非常有用的同時,我也在擔憂創造一個可以等同或超越人類的事物所導致的結果:人工智慧一旦脫離束縛,以不斷加速的狀態重新設計自身,人類由於受到漫長的生物進化的限制,無法與之競爭,將被取代。這將給我們的經濟帶來極大的破壞。未來,人工智慧可以發展出自我意志,一個與我們衝突的意志。
  • 人工智慧的發展真的會造成大量失業嗎?
    可是很多人擔心人工智慧如火如荼的發展會造成大量人員失業,進而引發社會動蕩。 他們是這樣想的:我們發展科技的目的是人類的生活更加美好,人工智慧讓很多人類勞動被機器設備所代替,那些被機器代替人的飯碗就沒了,這種結果的出現違背了人類發展科技的初衷,所以他們認為人工智慧帶來的影響是利大於弊的。 這種認識是大錯特錯的,人工智慧帶來的就業機會要多於它替代的崗位。
  • 人類VS機器,人工智慧的本質究竟是什麼?
    他指出,發展人工智慧似乎可以用來研究如何進一步減輕一些基礎任務的負擔,如會議的安排與協調等。那麼,人工智慧的現狀究竟如何呢?人工智慧的性能取決於其訓練集。最好的人工智慧可能有最多的數據點來進行對比和計算。斯基納(Skinner)和帕夫洛夫(Pavlov)的行為主義對人類學習的本質做出了相似的假設。
  • 如何利用人工智慧來改善人類健康?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是成人視力喪失的主要原因,其影響正在全球範圍內擴大,到2030年將有1.91億人受到影響。在疾病早期,雖然沒有明顯症狀,但疾病可能已經發展。早期診斷和治療可以對患者保持多少視力產生顯著影響。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圖像處理算法,可以自動檢測疾病的一個關鍵症狀,即視網膜上的液體,準確率為98%。
  • 如何看待和學習人工智慧?這是五位哈佛博士生的AMA
    提問:我們需要擔心人工智慧和自動化發展速度過快麼?回答:我們應該為生活在充滿AI和自動化的世界做好準備。許多工作在不久的將來會變得過時。既然我們知道這天一定會到來,整個社會就應該制定有效的政策。伊隆·馬斯克的「AI末世論」遭到很多人反對,特別是AI從業者。
  • 人工智慧的歷程、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
    面對各界對人工智慧的期待和願景,譚院士認為:「人工智慧的春天剛剛到來」。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工智慧正越來越多地進入並改變著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你在網上購物時,對話式線上機器人能準確理解你的需求,迅速解決問題;在醫院,人工智慧可以幫助醫生檢測病情……可以說,人工智慧正深刻地改變著人類的認知與生活。但同時,人工智慧的發展也給人類帶來一絲隱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