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迷惑行為大賞#
最近這兩天最熱鬧的事情,必然屬高考無疑了。而為了讓孩子們能在今年的高考中取得一個好成績,某高三男老師不惜化身為女裝大佬,穿著旗袍祝祝福孩子們旗開得勝。當然這也可能是男老師就是想穿女裝,找了個藉口而已。咱們今天先不談女裝男老師的事兒,咱們今天只談旗袍,旗袍這種服飾到底有著怎樣的前世今生呢?
旗袍這種服飾被譽為我國的國粹,女性的國服,在傳統服飾中佔據著很高的地位。但是它到底是什麼時候定義的,又是什麼時候產生的?至今都沒有一個準確的答案。可即使如此,它依然是我國服飾文化中,最為濃墨重彩的一筆!
關於旗袍的產生與發展最普遍的觀點是,其形成與上個世紀20年代,也就是大家經常在電視上看到的民國時期。當時學生服的上衣,已經和如今的旗袍很相似了。而到了民國20年代後,旗袍一躍成為最普遍的女子服飾。到了1929年,中華民國政府正式將旗袍定位國家禮服之一。至此,旗袍在我國服飾文化中的地位已經非常穩固了!
當然除了普遍的觀點之外,還有部分學者認為,旗袍的最終源頭還要追溯到秦朝和漢朝的深衣。關於深衣的圖片大家可以參考下圖。就外形來看,深衣和旗袍確實有很多相似之處,但要說旗袍就是起源於深衣,貌似還缺乏一些有力證據。(專家都不能確定的事情,就不在這裡細說了)
雖然旗袍從上個世紀20年代就火了起來,但是到了50年代之後,旗袍就逐漸被冷落了了。特別是在文革時期,旗袍被定義為「封建主義的糟粕」,「資產階級情調」,從而飽受批判!
而到了上個世紀80年代之後,國內的影視文化,時裝表演等逐步崛起,旗袍這種國服也開始逐步復甦起來。而且這次的復甦,不僅讓旗袍在國內又火了起來,還讓旗袍登上了世界的舞臺,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喜歡旗袍,追逐旗袍!
時間來到1984年,國務院直接將旗袍指定為女性外交人員的禮服,至此旗袍總算是徹底雄起了。而且從1990年開始,在國內舉行的奧運會,亞運會等重大會議,主辦方都會將旗袍作為禮儀服飾!(我們在電視上多見到的禮儀小姐,也大都是以旗袍作為禮服)
本期分享就到這裡了,那麼你喜歡不喜歡旗袍這種傳統服飾呢?記得留言交流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