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商家是不是一上新寶貝就會去搜索一下,這一搜不當緊,全標題都找不到,立刻著急上火去諮詢客服,客服很官方的給了句:「上架後沒超過2小時,分類放錯,標題裡有錯別字,運費模板設置問題,標題跟競品標題重複等」。這個時候相信很多商家都會去檢查標題,一個字一個字去摳,最後終於用全標題搜索到了。
但這一頓猛如虎的操作,真的是你想要的嗎?真實的買家真的會用全標題搜索寶貝嗎?絕對不會。搜索的邏輯實際上就是關鍵詞的搜索,商品是否排列在用戶搜索關鍵詞的前列。關鍵詞的排名才是搜索的核心要素。
拼多多流量的最大的來源:一是資源位的展現,另一個就是搜索,搜索流量可以說佔到商品總流量的30%以上。而且都是免費的,這也是中小賣家更傾向於做搜索流量的原因。
文章開篇就講了一個情景,這裡就涉及到一個問題,為什麼商家會那麼緊張商品搜索不到?因為全標題都找不到的寶貝,更不用說買家用簡單的一個兩個關鍵詞就可以撞大運找到了。
歸根結底我們關心的是如何讓買家更快更容易看到自己的商品。說到這裡就涉及到了搜索的展現和排名的問題了。
拼多多綜合搜索排名的邏輯
點擊率、轉化率、銷量(特別是標品)、商品的售後數據、DSR評分(一定要注意客服的回覆速度)和寶貝評價等等。每個因素對搜索結果影響的權重大小各不相同,但是想把店鋪長長久久的做下去,這裡的每個因素都要去優化好。作為新店和新品,在沒有基礎數據的情況下,可以先把重點放在:寶貝的曝光、訪客和銷量上。
打開拼多多APP搜索任一關鍵詞,排列在1,7,13……,1+6n的位子是搜索推廣的廣告位,不像淘寶會有個灰色的「廣告」標誌,拼多多是沒有的,這也告訴大家一個事實,拼多多裡面的商品搜索推廣和自然搜索排名二者同時執行,而且用戶很難分辨。這些都和寶貝連結的權重掛鈎,也就是前面所說的因素:點擊、轉化、銷量等等。
想讓用戶購買寶貝,首先連結要有曝光,有訪客。而曝光就是搜索系統分配的,分配給有潛力的商品。那拼多多是怎麼定義有潛力的商品呢?
其中一個最重要的指標就是坑產,寶貝相比其他的商品能夠帶來更多的產值,平臺肯定很樂意把資源位傾向給你。根據的公式:產值=客單價*銷量,客單價基本上可以算得上了定量了,那變量就是銷量,我們再把銷量拆分,得到的就是點擊率(曝光和訪客)、轉化率(訪客和訂單量),每個指標在進行權重的重新分配,對應的就是店鋪的各項數據了。以上就是曝光量分配的原理了。
舉個例子:店鋪訪客直接對應的就是寶貝的點擊率,比如平臺給A寶貝1000個曝光,點擊率50%,那麼就是500個訪客。但是這1000個曝光給了點擊率20%的B商品,則只有200個訪客,A&B相比,明顯訪客的流失率減少了40%。平臺的流量肯定會更偏向於A寶貝。
搜索展現也遵循千人千面的原理。搜索的曝光和排名從另外一個角度去分析就是關鍵詞寶貝標籤和人群標籤的匹配程度。比如新品的權重一般都很低,也沒什麼曝光,這個時候我們就可通過直通車提高出價進而提升曝光和排名,人群標籤可以通過市場去驗證,我們建議前期是通過高出價,低溢價的形式快速圈定人群,根據數據反饋,再去調整出價和溢價的比例,跑個3-5天,精準人群基本就能圈定了。剩下的就是持續優化推廣計劃,關鍵詞的曝光量、點擊量和轉化率等,進行增刪和調整出價。
寶貝要想讓用戶購買,前提肯定是要有曝光,有了訪客之後慢慢提升寶貝的點擊率,提高關鍵詞的質量分,這樣系統才會給予更多的曝光。老店新品呢?可以利用魚塘單、老客戶營銷等方式提升寶貝連結的訪客和轉化率。
上面講的搜索邏輯其實是有一個悖論,好的搜索排名肯定要有高的權重,但是新品新店高權重從何而來?一下子就陷入了一個兩難的境地,這個時候肯定有些人腦海裡徘徊著兩個字「SD」,但是SD是一個高投入,高風險的做法,一些機構為了最大化的引流,最後導致店鋪標籤混亂,到時候又該有掌柜的抱怨,「沒有轉化怎麼辦?」
所以,我們一般推薦商家去使用多多進寶和直通車配合去推廣,付費購買展現和排名。
這些案例都是我們之前操盤過的店鋪。剛接手的時候店鋪基礎都不是很好,要不然也不會交給我們。都是通過付費推廣直通車去打配合推起來的。
而且在推廣過程,店鋪的精準人群也已經測出來了,不會像一些黑的方法,弄亂店鋪標籤。現在的這些店鋪基本上都步入了正軌,連補單都不用去做了,平時只需要配合開開車,店鋪數據都在穩定的上漲。
具體實操過程大家可以用智能創意去測圖測款。智能創意是搜索推廣的一項新功能,主要通過平臺大量用戶及商品數據累積,根據消費者特性展現最適合的廣告創意(圖片+標題),提升廣告點擊率從而提升廣告投放效果!
可以簡單理解為廣告創意層面的「千人千面」,如上圖。(比如給A用戶展現的是主圖第一張,B用戶展現的是主圖第二張),增強商品對於目標消費者的吸引力從而提升點擊率提升投放效果。
在搜索推廣裡面還有一個商品診斷工具,可以了解競品的動態,如果想要拿到更多的流量和點擊率,也可以採納診斷工具中提供的方案。
另外,在搜索推廣的推廣計劃列表頁、計劃詳情頁以及推廣單元詳情頁均可找到店鋪目前需要優化的推廣單元。
這裡要插播一句,推廣手段只是輔助手段,讓更多的用戶知道哪些深藏酒巷的寶貝,所以寶貝的品質很關鍵。詳情頁也好、評價也好,如果產品本身質量不行,真的沒有推廣的必要。讓聞到酒香的人群了解寶貝的品質,我們也可以拿實物去證明,通過競價的活動方式,積累原始的評價,但是要做好適當虧損的準備。
拼多多小知識點
1、個性化首頁/9.9/愛逛街/秒殺/推文等都是吸取自然流量的最佳途徑。
2、拼多多的運營模式和淘寶有點不太一樣。拼多多追求快/準/狠,出貨能力要快/選品要獨特/單量產值要迅速。但cps模式基本上一致,多多進寶的權重與主站是1:1,淘系權重較小。
3、運營階段側重點:前期多多進寶為主(cps),需要做基礎銷量與評價,達到上各種活動的要求,養權重和維持日銷。中期多多進寶為輔,需要靠直通車來頂單量/長期霸屏資源位達到一個穩定的創收(直通車也是有權重,中後期是主玩cpc),後期結合多多進寶的大推手配合直通車穩固單量與產值並衝擊流量翻倍的活動資源位! 日銷單量與產值達到一個基準線後系統會自動灌穩定的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