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產期都過了,胎寶寶還不發動,這幾點準媽媽要知道

2020-09-13 果殼育兒

「十月懷胎,瓜熟蒂落」寶寶落地的那一刻是寶爸寶媽最激動幸福的一刻,為了迎來這一刻,寶爸寶媽們不知做了多少準備!

眼瞧著這一刻的來臨,緊張、喜悅、不安,百感交集。感到下墜了、是宮縮了、見紅了……每一個徵兆都時刻牽動著孕媽們的心。


「咦?不是十月懷胎嗎?算算日子不到十個月呀?」於是心裡開始緊張:不足月?不會是早產了吧!

其實,這裡的「十月」並非是傳統上所說的「十個月」,而是將四周定義為一個月,即一個月28天,由此而來的「十月」。

臨床上認為,懷孕周期從女性的末次月經開始算起,共經歷280天,即40周左右。

孕媽們之所以過於焦慮,常是因為搞不清楚以下三個概念,從而造成煩惱,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正常妊娠情況下,37-41周+6天都可以被稱為孕足月。而小於三十七周出生的寶寶則被稱為早產兒。如果超過了42周仍未分娩,那麼即為過期妊娠,需到醫院進行催產。

因此,足月只是一個概念,為分娩的到來提前做好身心準備,孕媽們不必過於憂慮,甚至將自己的生命和寶寶的健康都繫於「足月」這個概念上。

其實,在預產期前後一兩周都是足月的,孕媽們不要過於糾結。

可是,如果過了42周,寶寶仍在媽媽的肚子裡「拖拖拉拉」,不肯出來,而孕媽又沒有及時採取正確手段,那將會對寶寶和媽媽造成不可逆轉的傷害!


對寶寶來說,過期妊娠情況下,若胎盤功能正常,則會導致胎兒不斷發育,形成「巨大兒」,增加顱內出血的發病率;若胎盤功能衰減,則會導致子宮缺氧、缺「養」,形成「小老人」,具體表現為皮膚脫水、皸裂、褶皺等,甚至會導致新生兒窒息。

除胎盤變化外,隨著妊娠時間的增加,羊水也會逐漸減少,增加胎兒的宮內壓力,導致胎兒畸形。

對於孕媽而言,過期妊娠會產生情緒波動,從而導致生理變化,進而影響宮縮、延長生產進程。

過期生產,胎兒過大,也會使孕媽宮口難以擴張,造成難產、產後出血、產道損傷等併發症,順產機率降低,剖腹產機率增加。

由此可見,過期妊娠的危害可謂是觸目驚心,為了避免這些悲劇的發生,孕媽孕爸就要行動起來啦!


01 按時產檢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就是——按時產檢!!!

積極監測胎兒的發展狀況,隨時注意身體反饋的信號,隨時做出正確的反應,以免耽誤了生產或是治療的黃金時期,追悔莫及。

02注意飲食、多鍛鍊

臨近預產期,孕媽們的身子大多都笨拙沉重,但此時千萬不要偷懶,要按時運動,多散散步,或爬爬樓梯,切記不要過於勞累。

同時,在飲食上也要多加注意,孕晚期的飲食主要以少食多餐、營養多樣為主,食物儘量清淡,不宜大量飲水。


03心態良好

孕媽們不要緊張焦慮,儘量放鬆身心,寶寶的降生和健康與你的情緒息息相關

孕育周期是一個女人人生中最美妙的一段經歷。很多很多年後,你會發現,曾經那個咿咿呀呀、磨人精怪的小寶寶,終會長成期盼嚮往、如你所願的大娃娃。

本文參加,內容作為作者原創。

相關焦點

  • 寶寶到了預產期還不發動,是犯懶嗎?其實這要「怪罪」準媽媽
    而這「一朝分娩」前的等待,讓準媽媽紛紛感慨太煎熬。因為到了孕晚期,本身胎兒增大,孕媽身體負荷也大,扛著大肚子確實很難受。再者,已經扛了這麼久,早就盼著能趕緊「卸貨」,也早點跟自己期待的小寶寶見面。但是,有很多人反映,預產期太不靠譜了,有的明明離預產期還有半個月卻突然發動了,讓孕媽生得措手不及。還有的,預產期已經過了一周,寶寶還是沒有一點發動的跡象,讓人很著急。
  • 寶寶到了預產期還不發動,是犯懶嗎?其實這要「怪罪」準媽媽
    可是,寶寶依舊沒反應,表妹就感慨「這是犯懶嗎?以後出生是不是也是個懶傢伙呢?」其實,寶寶到了預產期還不發動,是要「怪罪」準媽媽,畢竟養胎的是母體。當然,寶寶比預產期提前發動,也跟準媽媽的狀況有關。我們一起來看看原因。
  • 過了預產期寶寶卻遲遲不發動,這幾點需注意了,孕媽可要挺住
    文|好孕姐懷孕十個月,可以說最難受的就是預產期已過,寶寶卻遲遲不發動,對孕媽來說每天頂著個大肚子,做什麼都不方便,還要時時緊繃著一根弦,因為你不確定胎寶寶會不會今天就發動。其實很少有胎寶寶是預產期當天出生的,這不僅和計算預產期的方法有關,也和孕媽的體質以及胎兒的發育情況等因素有關。如果是剛過了預產期,寶寶還沒動靜,只要產檢的時候一切正常,孕媽就不必太擔憂,你乖乖的等待即可,相信寶寶會在最好的時間來到你身邊。當然,這時候有幾件事孕媽還是需要提前準備好的。
  • 預產期已經過了,胎兒卻遲遲不發動,多半是這3個原因
    準媽媽經過了大概40周的孕期,眼看著就要熬到頭了,孕媽這個階段就顯得格外緊張。然而胎兒竟然沒有絲毫的動靜,他們顯然還住在自己的"別墅區"裡面,正在瀟灑的休息和玩耍。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讓胎寶寶成為"釘子戶"呢?看下這幾條你都佔了嗎?
  • 預產期到了胎寶寶「留級」怎麼辦?準媽媽不用慌,做好這4件事!
    對於準媽媽們來說,越是臨近預產期,心情就越緊張,尤其是到了預產期,胎寶寶還遲遲不發動的時候,更是心急得不行。一般來說,胎兒能在預產期當天出生的非常少,絕大部分要麼提前要麼延後,如果提前出生還好,不用焦急地等待;但如果胎寶寶「留級」了呢?
  • 過了預產期還沒動靜,怎麼能快點發動?幾種催產方法,孕媽要了解
    懷胎十月,終於到了瓜熟蒂落的時刻,可偏偏有的寶寶卻特別淡定,到了預產期,還遲遲不肯發動,依然賴在媽媽的肚子裡。寶寶淡定了,媽媽可急壞了。而準媽媽的月經周期不一定是28天,再加上受精卵著床時間有早有晚,胎兒成熟的時間不同等,就會導致預產期不準的情況出現。所以,準媽媽不必太過於糾結預產期這個日期,這只是作為參考,在預產期前後兩周分娩,都是正常的。過了預產期還沒動靜,怎麼能快點發動?
  • 胎兒發動了,孕婦應該注意什麼?分享給快到預產期的準媽媽
    莉莉懷孕9個多月,差不多再過一周就到預產期了,快到預產期的準媽媽一般都比較緊張和害怕,可能不太清楚什麼情況才是快生了,也不太了解寶寶發動以後應該注意什麼。其實十月懷胎,一朝分娩。一般37周以後胎寶寶就足月了,足月以後的胎寶寶隨時都有可能會發動,因此準媽媽在懷孕37周以後就要特別留意一下臨產徵兆了。
  • 孕晚期的這兩個特徵,暗示寶寶會晚於預產期出生,準媽媽不用急!
    對於進入孕晚期的準媽媽來說,最關心的一件事莫過於寶寶什麼時候會發動了。雖然有一個預產期作為參考,但實際上真正在預產期那天出生的寶寶佔比非常小(大約5%),大多數要麼提前,要麼延後。如何知道寶寶是否會「留級」呢?
  • 預產期過了8天還不生,內格萊氏法則計算預產期準嗎?
    那麼預產期就是:月份=3+9=12月,日期=5+7=12日,所以預產期就應該是當年的12月12日。但內格萊氏法則只適用於月經周期為28天,在第14天排卵的女性,很少有女性真正符合這一標準計算。如果你的周期不規則,又或者從周期開始時就完全不排卵,那麼內格萊氏法則就不會準確。
  • 過了預產期為何寶寶還沒有動靜,3種原因準媽媽要清楚
    楊女士回憶起她在十年前生孩子的時候……那個時候做女人很痛苦,人的想法沒有現在這麼開明,生活條件也不好,生第三胎時,愛人和婆婆都堅持要在家裡面生。過了預產期一個星期沒有想生的動靜,婆婆安慰道,肯定是小孩性格都懶,不用著急,你都生了兩個了。
  • 孕期,這4類孕媽可能預產期要往後推遲,胎寶寶要晚點出來了!
    但是有的時候可能並不是像我們想像的那麼美好,有好多孕媽留言表示已經38周+求發動,40周+求發動等等,但是這4類孕媽可能預產期要往後推遲。第二類孕媽:有家族史或過往史的情況對於如果第一胎有預產期往後推遲的孕媽,在第二胎的時候,很可能也會有預產期推後的情況發生;還有就是自己的媽媽如果在生自己的時候也有預產期往後推遲的情況,那麼孕媽也有可能到了預產期胎兒可能還沒有發動,因為自己的體質會遺傳自己的媽媽的體質,而胎兒是否會在預產期之內生產有很多種因素,但跟孕媽的身體體質也是有更大的關聯
  • 準媽媽懷孕42周還不發動,醫生看到B超結果後卻哭笑不得
    按妻子的說法,現在孩子都已經42周了,可還是沒有要發動的跡象,他們夫妻倆也不著急,我擔心孩子出什麼意外,就建議他們去醫院查一下,還給他們介紹了一位相熟的產科醫生。沒想到當天晚上,那位醫生就給我打電話,說我的鄰居是多麼的愚昧無知。
  • 預產期都過了,胎兒還遲遲不發動?這些常見催產方法,孕媽多留心
    其實這是很多孕媽媽擔心的一個問題,看著自己越來越接近預產期,心情是興奮又緊張。有一些孕媽媽不愛想寶寶出生後是什麼樣子,在孕期最愛想的就是寶寶出生之後的幸福生活可是有一些小傢伙過了預產期,遲遲沒發動這讓孕媽媽等的非常心急。我們說預產期,只是胎兒出生一個大致的日期,並不是所有的寶寶都會在預產期當天出生的。只要在孕37~41周之間分娩的話,都是正常的一個分娩周數。
  • 孕媽媽又焦慮了,不到預產期肚子發硬,這是胎寶寶要發動了嗎?
    一路就像在過關打怪,一次次孕檢、一項項過關,孕媽媽經歷了孕早期的興奮和各種不適;度過了相對平穩的孕中期;終於迎來了「革命即將成功」的孕晚期。其實,到了孕晚期,除卻心中對胎寶寶的各種憧憬越來越濃之外,同時還會滋生另外一種情緒,那就是對即將分娩的焦慮;尤其是當感覺到自己的肚子開始隱隱發硬的時候。
  • 預產期過了寶寶還沒發動怎麼辦?要不要催生呢?
    6月8日貓爸寫了一篇《孕媽媽有這六個徵兆,寶寶可能很快要出生了》的文章,這篇文章受到了很多待產媽媽的歡迎,但是也有好多媽媽在評論裡表示自己都過了預產期但是寶寶還是沒有發動,所以今天貓爸就想跟大家說說這個問題:一、預產期過了寶寶沒發動怎麼辦?要不要催生呢?
  • 預產期過了還沒生,內格萊氏法則計算預產期準嗎?
    那麼預產期就是:月份=3+9=12月,日期=5+7=12日,所以預產期就應該是當年的12月12日。但內格萊氏法則只適用於月經周期為28天,在第14天排卵的女性,很少有女性真正符合這一標準計算。如果你的周期不規則,又或者從周期開始時就完全不排卵,那麼內格萊氏法則就不會準確。
  • 預產期過了還沒發動怎麼辦,這是要生哪吒的節奏?
    芽芽媽相信,大部分的準媽媽在懷孕之後都會入手一本日曆,它的作用在於不僅可以標註產檢的日期,還可以在預產期到來之前提前做好備註。因此,就會出現實際分娩日期與推算的預產期相差1~2周,這是一種常見的現象。而且在醫學上來講,準媽媽在預產期前後2周內生產均屬於足月生產,所以準媽媽不必太緊張。
  • 預產期到了,寶寶卻遲遲不發動怎麼辦?
    可是盼望著、盼望著,預產期的腳步近了、到了,寶寶怎麼還是遲遲不發動呢?胎兒到了預產期不發動主要是什麼情況?胎兒到了預產期不發動主要是什麼情況?1、雌激素水平低從醫學上來說,血液中的雌激素水平過低,是會影響分娩的。過期妊娠的出現,極有可能跟血液中雌激素水平低有關。
  • 胎寶寶大多不會「準時」出生?主要是這4個原因,準媽媽要了解
    文丨小哥(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劉女士的第一胎是個兒子,家裡人都高興地不得了,但是劉女士看著別人家有小女孩很羨慕,很想再要個女孩,於是兒子四歲的時候她就在計劃之內要了二胎。因為太期待這次能懷個女寶寶,劉女士在孕期的時候故意不吃酸的東西,還經常去看小女孩的照片和視頻。
  • 過了預產期還沒發動?「過期妊娠」風險多,準媽媽一定要注意
    原創 王沛青 從懷孕第一天開始,準媽媽們就期待著與寶貝見面那一刻的到來,但好不容易到了預產期,肚子裡的寶寶卻遲遲不見發動,這是咋回事?為了緩解準媽媽焦慮的心情,家裡的老人可能會寬慰地說一句:「不著急,瓜熟蒂落,不出來說明還沒到時候,再等等……」。(圖片源自網絡)話雖沒錯,但那是瓜,瓜可以等,咱們準媽媽可不能再等啦!再等下去就要等來「過期妊娠」啦!什麼是「過期妊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