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多年的電熱水器內膽到底有多髒?專家做試驗發現——
久用產生水垢 熱水器也要「洗個澡」
作為日常家用電器,家家戶戶幾乎都有熱水器。不過,很多人也許不知道,這個每天為自己做清潔的「傢伙」,本身也需要清潔。近日,晉江市便民服務中心做了一個清洗熱水器的試驗,一組清洗圖引發關注。
加熱用的鎂棒布滿水垢
試驗 熱水器使用一年半 清洗出幾盆髒水
日前,晉江市便民服務中心請來專業的王師傅,試驗對象是一臺僅使用了1年7個月的熱水器。在家用電器裡,這樣的使用時間並不長。
熱水器中流出大量汙水
熱水器內膽中髒東西不少
王師傅先切斷了熱水器的電源,然後把熱水器一側的維修口打開,取出加熱鎂棒。他說,這個步驟必須由專業維修人員拆卸。記者發現,加熱棒上有許多水垢。接著王師傅關閉三角閥門,擰開冷水口、熱水口的螺帽,並把一根軟管接在熱水器冷水口上,熱水器裡的水通過管子流了出來。
「咦,水沒有汙垢呀……」圍觀的人說。王師傅回答,不要著急,往下看。
30分鐘後,記者看到熱水器流出來的水漸漸變成了黑色,還伴有黃色的汙垢沉澱物,有半盆多。王師傅說,這只是熱水器內膽底部的汙水。他把熱水器內膽的水放淨後,開始用清水對內膽進行清洗。第一次清洗後,直徑30釐米的臉盆內接滿了黑水。直到第四次清洗,水才恢復清澈。
醫生 水垢或導致皮膚過敏 用熱水器的水漱口有危害
記者採訪了多位市民,大多數表示從未清洗過家裡的熱水器。市民王女士說,去年家裡的電熱水器突然發生故障,請來專業師傅維修時,師傅從熱水器的內膽裡清洗出不少沉澱物和水垢。「以前只知道保養空調要更換濾網,原來熱水器長期沒清洗,也會帶來這麼多麻煩。」張女士對記者說。
使用多年未清洗的熱水器有沒有危害?市皮膚病防治醫院張醫生表示,水垢中含有多種化學成分,長期沉澱和積累使水中的有害物質不斷增加,可能導致皮膚過敏;黏泥、微生物、細菌在長時間不斷更新、交替反應中會生成很多有害物質,能引發多種皮膚病,有些婦女、兒童洗完澡後,會感到皮膚瘙癢和起紅點。他特別提醒,有不少市民直接用熱水器的水漱口,這種行為有很大危害。
建議 每三年深度清洗一次
那麼,熱水器究竟隔多久清洗為宜?該如何正確清洗呢?
王師傅介紹,一般來講,儲水式熱水器每三年就需要徹底清洗一次。對於燃氣熱水器,首先要清除燃氣碳積點,否則,燃燒時會有紅火爆燃,出現燃燒不全。電熱水器隔一段時間未用後,水長期積聚,會產生汙染物,溫控、電熱管也會有銅鏽,如果不加注意,銅鏽將刺激皮膚,帶來病症。
有讀者諮詢,既然內膽有汙垢,為什麼洗澡時流出來的還是清水?王師傅說,熱水器的內部構造都是一樣的,熱水管口在高處離頂端約2釐米的地方,而冷水管口在低處,離內膽底部約3釐米。平時用熱水器的時候,冷水管是一直進水的,熱水被冷水擠壓到頂部,順著熱水管出水,而水垢則沉澱在內膽底部,並不會通過熱水管排出來。
記者了解到,即使是市面上那種「免清洗」的熱水器,也必須定時清洗,否則也會髒。此外,熱水器內部髒也有水的問題,有時停水後再來水時,往往很髒,髒水會自動進入熱水器裡面。(記者張曉明 通訊員莊凌龍 吳志鑽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