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我們的眼睛都會產生分泌物,健康狀態下眼分泌物大多為透明或淡白色,但如果分泌物多,那就需要警惕了,尤其是對於老年人來說,一旦有異常改變,可能是身體在報警。
症狀明顯需及時就醫
「最近一位病患的症狀就特別明顯。」寧夏醫科大學總醫院眼科主任武淑玲說,患者今年63歲,就診時表示眼部感覺各種不適症狀,比如脹痛、刺痛,有時還感到有灼熱感,分泌物多,愛流淚,眼前經常看不清東西。在詢問過程中,起初患者並沒有太當回事,覺得是不是發炎了,想著點些眼藥水就好了,但結果沒那麼簡單。
「檢查過程中還發現在他的睫毛下,可以看見淡黃色泡狀物,擠壓會有稀黃、奶油狀或牙膏狀液體溢出。這種情況,就是我們常說的瞼板腺功能障礙。」武淑玲解釋說,分泌物多代表很多種情況,比如瞼板腺功能障礙、大便秘結、飲食不當等。而出現瞼板腺功能障礙,則必須去醫院進行治療。
人體新陳代謝旺盛,而老人脾胃的消化功能弱,容易「上火」,此時會表現為眼睛分泌物增多,並有小便黃、口舌起皰、口乾口臭、厭食等症狀。老人要儘量減少高熱量食物的攝入,如油炸食品、甜糕點等,多吃蔬菜和水果。「如果是飲食不當,比如吃枸杞、紅棗、桂圓、荔枝及辛辣刺激性食物後上火,可以先忌口,再吃點瀉火的藥即可緩解。」武淑玲說。
觀察狀態和顏色很重要
武淑玲主任說,觀察眼部健康,對於老年人來說,十分重要。
比如眼分泌物過黏,呈白色絲狀時,需要小心是不是患有乾眼症,或者出現了急性過敏性結膜炎;還有一類眼分泌物黏稠,但略帶淡黃色物質,應考慮慢性過敏性結膜炎、沙眼的可能;如果眼分泌物稀稀的像水一樣流,有可能是患有病毒性角結膜炎、早期淚道阻塞、眼表異物、輕微外傷等。
「最嚴重的應該是出現膿性分泌物,代表有細菌感染,需要及時用藥。」武淑玲說,但現在很多老年人對於眼分泌物存在認識上的誤區,認為眼分泌物異常,是年老的表現,是身體正常的反映,所以就不當回事。「出現異常不要自己盲目使用眼藥水,有時候反而會加重病情。」
武主任還提醒,現在很多老年人也天天使用手機上網、看電視等,如果長時間用眼,會對眼睛造成很大的傷害。「其實不光老年人,大家都需要經常按摩眼眶和面部,每次10分鐘,每天數次,這樣對眼睛有保健作用。」武淑玲說。
相關連結
做做眼睛護理操
■熨目:即以手掌熨目。每天早晨或睡前,取坐或站立,先閉目,同時兩手掌相對快速摩擦揉搓,約半分鐘感到發熱後,迅速將雙掌按撫於雙眼上,雙眼此時會感到一股暖流,待暖流感到不明顯時,可再重複循環,共做14次。此法有通經活絡、改善眼部血液循環的作用。
■運目:即運轉眼球。自然站立於窗前2~3米處,雙眼依次注視四個窗角。按順時針方向和逆時針方向反覆交替轉動。共反覆7~14次。此法可以舒筋活絡,鍛鍊眼球運動,改善視力功能。每天早晨和晚上各做一次。
■極目:即遠望。晨起選擇空氣新鮮的空曠的場所進行,野外更好。身體自然直立,先平視遠處一個目標,樹梢、塔尖、山峰等均可。此時儘量放鬆眼睛,堅持約1~2分鐘後,逐漸將視線移近,直到眼前1尺左右的目標上,如此反覆約14遍。可以配合深呼吸運動進行。
【來源:塞上清風】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