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吳安玉
南陽吳氏文化研究會吳雷宗長
在桐吳揭碑儀式上的致辭
尊敬的各位來賓,桐河吳氏家人們: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和南陽吳氏文化研究會在家的幾位會長一道,非常榮幸地應邀參加我們為始祖墓和九世同居碑的揭碑慶典活動,心情非常高興,也非常感動。在此,我代表南陽吳氏文化研究會向桐河吳氏後裔為弘揚先祖功業、傳承至德精神的具體實踐表示熱烈的祝賀並致以崇高的敬意!
大家知道,天下吳氏多為泰伯、仲雍的後裔,時至今日已發展為全國第十大姓。作為吳氏的開姓始祖,泰伯三讓王位的高尚品德及奔荊蠻的開拓精神,雖歷經三千多年,至今仍為後世所敬仰、稱頌。「泰伯,其可謂至德也己矣,三以天下讓,民無得而稱焉。"孔子對泰伯的讚譽,司馬遷在史記中把吳泰伯列為世家第一,充分說明了我們始祖泰伯的偉大,說明了泰伯公謙讓開拓的至德精神,已成為一種文化現象而得到世人的廣泛認可和社會的推崇。以泰伯至德精神為核心的吳文化同時已經成為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這是我們吳氏的寶貴財富。因此,傳承和發揚好吳文化是我們吳氏後裔共同的責任。
我們桐河吳氏的先祖們很好的發揚了泰伯至德精神,他們帶給我們的精神財富,足以讓其後裔們永續傳承,享用終生。乾隆皇帝御旨曾修建過的「詩禮繼世,和睦無間,耕讀傳家」的「九世同居」牌坊,見證了桐河吳氏先祖那個時代所創造的家族輝煌。今天我們親眼目暏了此次復立的由鹹豐皇帝下旨修建的「九世同居碑」和新建的保護此碑的石亭。觀賞了鹹豐五年由翰林院編修蕭浚蘭題寫,現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南陽吳氏文化研究會永遠榮譽會長吳元全宗賢親筆書寫的「居同九世千載稱頌,爨共十一萬古流傳」楹聯。對桐吳先祖世代樂善好施,積德行善,濟危扶貧的義舉,以及每遇荒災之年必在村東、村西兩頭分支兩口大鍋施捨飯菜以賑災民;世代從醫救死扶傷祖傳秘制「九制大黃丸」只舍不賣的善舉;特別是桐吳先祖秉承「謙讓、團結、和睦」的至德精神,克己奉公,中正謙和,尊老愛幼,和睦無間至十一代經皇帝恩準後才分散而居等諸多感人事跡,心生敬意,無限感佩。這在中國百家姓家族史上實屬罕見。由此可以看出,桐吳的族風家訓與至德精神是一脈相承的,桐吳先祖的身體力行,是弘揚和傳承至德精神的楷模,永遠值得我們吳氏族人繼承和發揚光大。
聽祖斌宗親經常介紹,大家自2019年3月以來,通過共謀劃、齊倡議、嚴組織、細計劃、重管理、保質量等措施共籌措資金近30萬元,新修了先祖墓園,復立、新建了九世同居碑、亭,規劃徵得了桐墅祠堂用地,調查走訪了分布於三縣二區的桐吳後裔,搜集整理並考究了大量的人文故事和重要的歷史史料,湧現出來了很多感人至深的事例。同時,通過此次活動,不少在外漂泊多年的桐吳後裔第一次回到了桐吳大家庭的懷抱,終於實現了先輩和自己多年來的尋根夢。你們為南陽吳氏的溯源與研究做出了貢獻,桐吳後裔的具體實踐,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希望大家以此次修墳、復碑、續譜為契機,結合新時代農村文化建設的實際,利用先祖遺留下來的精神遺產,力爭取得地方政府的支持,把此地建設成為一個具有文化、旅遊、體育健身的綜合性的優秀傳統文化樂園,為繼承至德精神,弘揚族風家訓,團結一心,和睦相處,造福社會做出更大的貢獻、創造出更多的輝煌!
最後,祝本次揭牌儀式圓滿成功!祝桐河吳氏族譜早日譜成宏發!祝各位家人們丁財兩旺、人才倍出、身體健康、家庭幸福、萬事如意。
謝謝大家!
2020.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