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患有抽動症?家長別著急,這樣做可以幫助孩子改善多動症!

2021-01-09 王東記說健康

近些年來越多來越多的抽動症兒童出現在我們的視野中,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會遇到患有抽動症的孩子,看到他們這樣,家長的心理也是很難受和焦急,家長先別著急,只要控制好自己的心態,才能更好的照顧和幫助孩子,面對抽動症兒童家長們可以按照以下的方式做。

抽動障礙是一種兒童青少年時期常見的神經發育障礙。他對孩子的危害是很大的,所以家長們應該做好照護的工作,才以有利於孩子恢復健康。

1、首先要做的是病情觀察

當孩子患有抽動症,抽動症發作的時候家長要諮詢孩子發作的部位,頻率以及形式和強度,還要做好詳細的機率可提供給醫生診治的依據。

2、藥物監管

有些嚴重的抽動症患兒需要使用藥物治療,所以家長要注意的首先是幫助孩子記住醫生交代的藥物怎麼吃,藥物名稱包括,用藥方法和時間,最要注意的是要看注意事項看看孩子服用後有沒有不良反應。

家長要遵守醫囑不要給孩子隨便改變藥量和隨便換藥,注意給孩子按時服用不可以少服、漏服和多服。

3、日常生活照護

家長要合理地安排孩子的生活,要讓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規律,良好的作息時間,不要給孩子太大壓力,讓孩子處於長期緊張興奮的狀態,容易讓孩子病情加重,平時多與孩子溝通。

4、保證居室環境安靜

過強的噪聲會影響孩子的大腦皮層過度興奮,所以家長最好讓患有抽動症的孩子處於一個安靜的環境中,幫助孩子更好的康復,另外要注意臥室環境要經常通風換氣。

5、注重心理照護

患有抽動會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發展, 影響孩子與家長、老師同學及朋友的交流; 長大成人後還可能影響社會交往, 產生自卑,心理 失去自信。因此, 抽動障礙的患兒家長需要尤其關注孩子的心理狀況。

面對患有抽動症的兒童,首先家長要做的是理解和接受,畢竟孩子這樣也是不受自己控制的,家長要主動積極的配合醫生為孩子幹預治療,生活中多鼓勵孩子,多與孩子溝通,最後,家長要爭取與學校老師、學生一起配合 引導同學們多給予其幫助和關愛,從而消除焦慮、自卑, 降低心理防禦水平, 有利於緩解抽動症狀。

相關焦點

  • 孩子患有抽動症,如何降低對孩子的心理影響?
    孩子眨眼、吸鼻子、清嗓子、扭頭……面對這些抽動症的常見表現,不少家長會擔心:這樣會不會被人笑?帶著會很難看?孩子會不會因此而自卑?甚至有些家長帶孩子就醫都會擔心就醫是否影響孩子…… 另外,有一種情況,即便孩子確診有抽動症,但是對孩子的學習、活動等沒有太大影響,醫生也不建議藥物治療,那麼這個時候怎麼辦?放任不管嗎?好像做不到;要管嘛,都說不要總是給壓力,要放鬆,那麼怎樣給予心理支持和幹預呢?
  • 孩子多動症切記亂投醫!怎樣判斷孩子多動症?
    你了解兒童多動症嗎?相信很多人聽到多動症這個詞兒,第一反應肯定是多動;是的不分場合,停不下來的多動是兒童多動症的明顯特徵之一,但多動的孩子並不一定是多動症,而安靜的孩子也不一定不是多動症!那怎樣判斷孩子多動症?又如何幫助孩子早日恢復健康呢?
  • 孩子抽動症要重視,被輕視的抽動症,可能會影響孩子一生
    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看到越來越多的孩子患有抽動症了,越來越多的家長們也開始了解並認識到抽動症會給自身及家庭帶來嚴重的傷害。但是也有些家長意識到孩子有問題,不帶孩子及時解決,總覺得是小事,沒有引起重視最後耽誤了孩子的生活和學習。
  • 孩子小動作停不下來,是多動症麼?如何正確區分多動症和抽動症?
    你也許會有這樣的感受,感覺家裡的孩子總是坐不住。看電視時候要動來動去,看書時候要扭來扭去,上學去了老師打電話說孩子課堂上小動作太多,影響了學習。遇到一個總是靜不下來的孩子安靜做事情的父母總會生氣責罵孩子,「你怎麼這樣不聽話!」、「你就不能停下來安靜一會兒麼?」、「你是有多動症麼?」。
  • 怎樣幫助孩子集中注意力?患有多動症該怎麼辦?
    怎樣幫助孩子集中注意力?患有多動症該怎麼辦?孩子2~3歲的時候,往往顯得很活躍、衝動,注意力集中時間短,有些家長會擔心自己的孩子是否患有多動症。但實際上,這是很自然的,真正患有多動症的孩子很明顯地會比同齡人更加活躍、更加容易分心、更加容易情緒激動,他們似乎沒有一天安靜下來過,而且他們的行為會持續到上學的年齡。
  • 多動症離孩子並不遠,關於孩子多動症,家長不能忽視
    很多家長說,看看,我家的孩子多開朗,整天沒有一點時候是歇下的,這樣的孩子反應快,指定聰明伶俐。比如說孩子長大後容易比旁人反應慢,自控力比旁人差,換句話說就是容易大腦發熱做出讓自己和家人後悔一輩子的事情。
  • 孩子多動症和抽動症的區別,家長分不清,看這裡
    隨著社會的發展,父母的生活壓力和孩子的學習壓力增加,患有抽動症的兒童越來越多。一些孩子不喜歡在學校學習,調皮,缺乏耐心並且經常眨眼,聳肩,縮頸和其他奇怪的動作。但是,許多家長和老師並沒有意識到兒童抽動症,認為兒童是「不良習慣」「不聽話」,「故意製造麻煩」,父母無法區分多動症和抽動
  • 多動=多動症?孩子多動症的這些誤區,家長要知道
    家長不能把孩子多動作為判定孩子多動症的標準,多動和多動症的表現明顯不同,家長要善於區分兩者的不同,通過正確的方式引導,來解決寶寶多動的問題。如果家長總是把多動症掛在嘴邊來評判孩子,那麼對孩子的身心發展會造成很大的影響。什麼是多動症?
  • 孩子是否患有多動症?家長可以根據這些表現來判斷
    作者:兒科醫生李樹珍兒童多動症症狀的發病的主要是10歲以前的孩子,除了很小的一部分是由於孩子大腦功能紊亂引起以外,絕大多數是由於孩子自身的性格所造成的。患有兒童多動症症狀具有以下特徵:1、注意力難以集中。這是兒童多動症症狀最突出的問題。比如,患兒常常不能專心地做任何事情,有的家長反映孩子做事基本上都是有始無終,就是玩玩具也是東一個,見異思遷,做作業沒有父母的督促根本無法完成。
  • 這些症狀暗示孩子可能患了小兒抽動症,家長應該這樣做!
    那麼,我們今天來進一步探討一下關於小兒抽動症的更多知識,特別是如果父母發現自己的孩子患了小兒抽動症,應該如何去處理如何去正確對待,如何配合醫生早日幫助孩子把這個問題克服的相關知識。我們再來深入了解一下小兒抽動症的相關知識。
  • 孩子患有多動症,我該如何幫助他進行網絡學習?
    導語:對於患有多動症的孩子來說,網絡學習是很有挑戰性的。 但與教師密切合作,制定計劃可以幫助他們儘可能獨立地學習,並關注和參與到網絡教學上來。有熱心父母問道:如果老師不想讓我呆在房間裡,我怎麼能讓我患有多動症的孩子在網絡學習中表現得好呢?
  • 孩子抽動症復發!又惹上注意力不集中、多動的毛病
    警惕:家長經常做的這6件事竟是孩子抽動症背後的推手1、要求過高,過於嚴苛但為什麼孩子明明是抽動症,怎麼會有注意力不集中,多動發脾氣?,治療了一段時間,情況有改善,就沒有繼續治療了。接下來,我們說說抽動症治療的問題。2、抽動症常用的治療方法很多家長認為,孩子患上抽動症,就像感冒,吃藥就好了。
  • 男孩更易患抽動症多動症 7-10歲是高發期(圖)
    家長一旦發現孩子有愛眨眼、搖頭等壞毛病無法控制,最好早去醫院檢查。  患者中男孩比女孩多   據介紹,抽動症和多動症的患兒逐年增多,不過不少家長對此不重視,孩子出現症狀後當成是壞毛病或者是炎症,耽誤了孩子的治療。對此,本市啟動免費篩查活動,由青島市第九人民醫院多動抽動症治療中心承擔這項科研調查,從4月5日開始到5月5日,每天免費給 10名孩子進行檢測。
  • 寶寶不自主的抽動,是小兒抽動症嗎?如何避免孩子患上抽動症?
    最近有收到一位家長的私信說孩子經常有眨眼睛、撅嘴巴、清嗓子、聳肩膀等小動作,各種小動作交替出現。家長和老師說過很多遍孩子還是改不了,家長帶孩子去醫院檢查,剛開始被誤診為結膜炎、咽炎、多動症等,後來來回反覆好幾個月也沒見有好轉。其實孩子是患了抽動症。
  • 孩子經常眨眼可能是抽動症的信號!
    其實,孩子的這些奇怪動作是抽動症的症狀表現。 對於孩子頻頻眨眼的動作,有的家長認為只是壞習慣,因此勸不住時還會斥責孩子。也有部分家長非常擔心這一情況,卻不知道該怎樣去控制,很少有家長會意識到這是抽動症的表現! 瀋陽慈一堂健腦止動湯大夫提醒:眨眼不能和兒童抽動症,簡單的畫等號。
  • 孩子健康成長是每個家長的心願,可無奈抽動症
    發現孩子患了抽動症,一定要重視,接受正規治療,孩子的症狀才能得到緩解,千萬不要覺得孩子長大了,就能自己好,被動和消極的處理方式並不能疾病消失。對於患有抽動症的患兒心理上的諮詢和引導同樣很重要,可以緩解患兒的心情,改善各種緊張和焦慮,也能實現緩解抽動症的表現。
  • 如何改善多動症孩子的自控力?#兒童多動症#
    一、首先要疏導孩子的情緒。多動症的兒童始終處於壓力之中,不僅有來自外部環境的壓力,也有來自孩子本身的壓力。很多孩子情緒爆發後也知道自己做得不對,但是他自身的負面情緒過多,導致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行為。所以調整孩子的情緒極為重要。二、改善親子關係。在家庭中,家長的情緒對於孩子的影響是很大的,所以家長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不要讓自己的情緒影響孩子,給孩子帶來更多的壓力。
  • 8歲男孩多動症的表現是哪些
    很多家長以為男孩活潑好動,調皮一點也是正常的,也並未多想。但老師的多次投訴上課好動、脾氣不好、學習成績差時,家長才意識到,孩子可能患有多動症,併到醫院就診。在競思訓練中心,記者發現來訓練的孩子男孩居多,女孩較少,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難道說多動症更「偏愛」男孩?那麼8歲男孩多動症的表現是哪些?
  • 如何區分孩子好動與多動?要怎麼對待多動症孩子?
    有多動症的孩子在幼兒園時期其實就表現出來了,比如坐不住,易煩躁等。因為孩子的天性是好動的,所以在幼兒園時期大家不容易注意到孩子的多動症情況。等到上了小學,小學生需要較長時間集中注意力,坐得端端正正聽老師講課,積極參與課堂活動,有多動症的孩子這時就很顯眼了。那麼我們家長要如何區分孩子好動與多動?要怎麼對待多動症孩子?家長要如何區分孩子好動與多動?
  • 怪異行為的真相是孩子得了抽動症
    遇上考試、開學季,抽動症特別容易發作,疾病初期,常被診斷為結膜炎、鼻炎、哮喘等,因為症狀多變,容易被誤診。」陳玉燕主任說,這種病有時會自行減輕,分辨起來很困難。  「有一半的抽動症患兒,會同時患有多動症。多動症治好後,抽動症自然也好了。」陳玉燕主任說,一般來說,輕度的抽動症不需要特別治療,如果症狀較重,已影響孩子的學習生活及心理,或者有自殘行為的,就需要進行幹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