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測夏日上海地鐵站臺和車廂內溫度 溫差最高達12℃

2020-12-17 人民網

原標題:晨報記者午後實測80個地鐵車站站臺和車廂內溫度 高架站臺與車廂溫差最高達12℃

赤日炎炎似火燒,高架站臺熱蒸騰。這幾天,記者在高溫時段手持溫度計探訪地鐵3、4號線的高架車站,有候車站臺溫度高達40℃,與車廂內的溫差達到12℃。

剛剛過去的這個周末,記者還分別走訪了1號線、2號線、4號線、5號線、7號線、8號線、10號線和13號線8條地鐵線,實測12點-下午3點之間約80個車站的站臺和車廂內溫度。除高溫時段個別高架站臺,以及1、2號線部分老型號列車溫度相對偏高,其餘溫度多在26℃-29℃,體感較為舒適。

車站不同區域體感有差異

連日高溫,高架站臺是地鐵乘客感覺最熱的地方。22日下午1點40分,記者乘坐4號線列車來到3、4號線高架車站虹橋路站。上到候車站臺,記者手中的溫度計逐步顯示為40℃。而剛才在車廂內測得的溫度為28℃,溫差達12℃。高架站臺,雖然牆上有電風扇開啟,但吹出的是陣陣熱浪,幾乎沒有乘客上去「享用」。記者來到同樣是高架車站的延安路站、中山公園站、金沙江路站,發現格局都一樣,站臺都有穹頂,但四周方向都是通風的,熱浪撲身,令候車乘客汗流浹背,站務員同樣是大汗淋漓。

進入地鐵車站,不同的區域會帶來不同的體感。22日下午3點,記者在3、4號線宜山路站的站外測得溫度為41℃,下到地下站廳通道,頓覺涼快,溫度僅為30℃。再下到候車站臺,一看溫度計,顯示為29℃。而進入4號線車廂後,溫度計又顯示為28℃。出風口下面則更是涼風陣陣,一看溫度計,又降低近1℃,為27℃。不過,列車駛入虹橋路站後開始進入高架區域,每當列車開門後,熱流會隨之湧入車廂,站在車門處的記者更是體驗到了熱浪撲面而來。

記者還發現,3、4號線雖然在高架線上有9站為共線,但3號線車廂溫度比4號線要低,為26℃,達到最佳狀態。工作人員說,兩線列車來自不同的產地,車廂的空調設置有所不同。3號線的空調在車廂兩側的上方,出風口分布較廣,涼風分配平均;4號線列車的出風口位於車廂上方的局部區域,為「以點帶面」式送風,車廂的不同部位出現略有不同的溫度分布。

「車廂裡面比較舒服,可一旦轉換至高架站臺,舒適感會頃刻消失。」一位乘客表示。記者發現的確如此,3、4號線高架站臺四面透風,熱流難以遮蔽。在3號線中潭路站高架站臺,溫度計內的紅色立柱直抵40℃,與車廂內的溫差達10℃以上。

空調調控「眾口難調」

記者發現,年齡及性別不同,對溫度的感受也有明顯差異。體質較弱的女乘客,最好隨身帶一款披肩或襯衫,可根據自身需要來使用。日前下午5點20分,記者從1號線常熟路站換乘7號線,發現7號線車廂的空調令體感舒適。雖然乘客摩肩接踵,但車輛一啟動,涼風隨之而來,溫度計顯示27.5℃。一位女乘客說:「現在車廂溫度偏冷,而剛才在1號線,溫度稍微高一點,相對來說比較適中。」而一旁的男乘客則稱,「7號線溫度很舒服,不覺得偏冷。我感覺1號線有點熱。」

部分老列車空調調節麻煩

記者在實測中也發現,1號線和2號線的部分老列車,空調製冷能力相對較弱。21日下午5點,記者在1號線上海體育館上車,在「013231」號車廂內,隨著乘客越來越多,體感也越來越熱,溫度計的紅色立柱始終固定在32℃。

站務員告訴記者,上海地鐵1、2號線等部分老型號的列車,空調的調節較麻煩,需要在每節車廂單獨調節,技術人員要打開車廂設備櫃手工調節,一些乘客感覺車廂過熱或過冷後,得到信息的工作人員往往需要等待列車返回車庫才能實施調溫或修繕。而目前新上線的地鐵列車或新型空調系統已全部實現空調司機室一體化控制,約佔上海地鐵列車80%以上。

高架站臺為何不設噴霧?

在候車間隙,有不少乘客對站務員表示,應該安裝一些噴霧設備帶走空中熱氣,讓大家感受到一些涼爽。而這樣的噴霧設備在外灘遊覽平臺上也有出現,為何地鐵站不推呢?

對此,站務員告知,其實前些年他們就想到過引進這一設備,但最終發現噴霧降溫尚不適合地鐵高架站臺使用。「站臺上有監控探頭,而水霧會影響安保監控效果,因此探頭附近不宜安裝噴霧; 如在其他區域安裝,乘客會過多聚集在『涼快』處,擔心會產生安全隱患。還有,噴霧後會產生水珠,落在地面上容易造成溼滑,影響乘客候車安全。」

好在目前部分高架車站已設置帶有空調的乘客休息室,比如寶楊路站、水產路站、淞濱路站、張華浜站、淞發路站、長江南路站、殷高西路站等; 而5號線除莘莊站外,其他高架車站都有空調室,乘客可隨時進入。空調室四周有玻璃窗,在室內乘客可看到列車進站情況,不會耽誤乘車。

車廂溫度過高怎麼辦?

由於地鐵車廂是移動的半密閉空間,車廂內溫度調節遠比商場、車站困難。加之高峰、低谷客流懸殊,車廂內溫度變化確實猶如過山車般。為此,上海各條地鐵線路在往年基礎上,今年重點設置了1至2名「測溫員」登車把關空調。當發現列車出風口的溫度與外界環境溫度相差過大,如相差超過10℃以上,將第一時間通知司機調節車廂溫度。

如果司機無法控制空調溫度,「測溫師」也將隨身攜帶設備櫃鑰匙,隨時人工調節車廂出風口溫度和風量,儘可能保持車廂溫度控制在27℃。

此外,乘客如果感覺地鐵空調異常或車廂過熱、過冷,最直接的反映方式是撥打地鐵服務熱線64370000,告知空調出現問題的具體的車廂號。同時,也可及時通過地鐵官方微博、微信或地鐵服務熱線告知具體車廂號,幫助司機及時改善空調溫度。(記者 鍾暉)

(責編:嚴遠、軒召強)

相關焦點

  • 上海記者體驗地鐵噪音 實測分貝低於紐約地鐵
    根據專家介紹,其聲響程度和市民行走在主幹道馬路上的感受大體一致。  隧道段高於地面段  然而通過實測記者也注意到,在行駛於地下隧道時,地鐵車廂內噪音明顯高於地面和高架站臺。  報站關門還須「溫柔」  雖然在運行過程中,地鐵車廂內整體較為「安靜」,不過車廂語音播報以及車門關閉提示音則成了主要「噪音源」。通過實測數據記者發現,地鐵1、2號線部分列車的語音和關門提示音最為「洪亮」,達到90分貝以上。而3號線和5號線由於都是採用alstom車型,其聲音要輕柔許多。
  • 上海地鐵列車與站臺"10釐米落差"引市委書記關注
    值得注意的是,倫敦地鐵近一個半世紀的路程,上海不到30年就走完了。疾速前行中,問題也隨之而來。上海軌道交通8號線試運營的第一天,和許多盼望地鐵已久的乘客一樣打算乘地鐵出行的楊女士,卻不幸在市光路站上車時被絆倒。原因是,她沒有留意到,車廂與站臺之間有10釐米的落差。
  • 男子地鐵站臺吸菸被罰 廈門地鐵:車站車廂都禁菸
    臺海網6月25日訊 據廈門廣電網報導 近期,廈門地鐵安保部執法隊結合安全生產月「消除事故隱患,築牢安全防線」主題,在相關部門配合下,依法對一起站臺吸菸的行為進行了處罰。6月12日上午11點左右,在地鐵1號線殿前站B端,地鐵工作人員在一個垃圾桶內發現有輕微煙霧冒出,並伴隨燒焦味,工作人員檢查,在垃圾桶內找到一個未燃盡的菸頭。經調閱監控視頻,有一名身穿黑色T恤的男子在站臺層候車時,拉下口罩吸菸,並將菸頭丟入垃圾桶內。隨後工作人員將這一情況及時通報給相關部門。
  • 上海一女子被地鐵車廂和安全門擠死,系女子擅自翻越欄杆所致
    12月25日18時55分,上海地鐵3號線曹楊路站發生一起安全事故,一名女乘客被擠在地鐵車廂與站臺安全防護門之間,雖然醫護人員第一時間趕到現場,但不幸的是女子最終還是不幸身亡。根據目擊者所拍攝視頻顯示,女子的身體被擠在車廂和站臺防護欄杆之間,女子看上去已無知覺,車廂上有很多血跡,女子的衣服上也是血跡斑斑。車站工作人員試圖將女子救出,但是由於間隙較小,最終車站把欄杆防夾擋板拆下後,才將女子救出來。但是已經無濟於事。
  • 倫敦回應空調車 還要再等12年 車內溫度達40攝氏度
    原標題:倫敦地鐵空調車還要等12年   英國很多地方已經接近2個月沒有下雨,多地頻現30攝氏度以上的高溫,倫敦一地最高溫度逼近38攝氏度,這是英國自1976年以來,持續時間最長的一次高溫和乾旱天氣。
  • 深圳地鐵站臺電子屏可顯示車廂擁擠情況
    近日,深圳地鐵1號線機場站站臺的立柱上比普通車站多了2塊電子顯示屏。這兩塊電子顯示屏上,包含當前車站名稱、本次列車終點站、預計到站時間、車廂號導航、各車廂擁擠情況等信息。
  • 北京地鐵智慧「魔窗」上線 車廂擁擠度、站臺信息實時推送
    央廣網北京4月2日消息(記者劉一荻)今早乘坐北京地鐵6號線上班的李先生驚喜地發現,列車車廂內一扇透明的窗戶突然變身顯示屏:完整的北京地鐵路線圖、立體的站臺地圖、到站信息等一一出現。列車車門上方的停靠站表也被顯示屏取代,和「車窗屏」交相輝映,科技感「爆棚」。
  • 記者探訪北京地鐵早高峰:部分車廂滿座 乘客自覺分散
    原標題:部分車廂滿座 乘客自覺分散隨著北京復工企業日漸增多,地鐵客流逐漸回升。當前早高峰地鐵是否擁擠?今天記者親身前往探訪。今天7點40分,記者來到地鐵5號線天通苑站。進了站,可見站臺安全門前排起了五六人的短隊。記者在站臺上看到,列車從天通苑站開出時,車內已基本沒有空餘座位,但車廂內尚未出現擁擠情況,坐在座位上的乘客均自覺留出了一定空隙,一排可坐6人的長椅,往往只坐了4到5人,不少乘客自覺分散地站在了車廂各處。8點25分,記者從天通苑站登上一列進城方向的列車。
  • 在上海地鐵裡抽菸被舉報,男子不滿一腳伸進站臺縫隙!警方最新回應
    作為地鐵上班族小觀最怕遇到地鐵線路故障地鐵一旦延誤,地鐵站就會人山人海尤其在早高峰.....今天早晨,一號線就發生了問題有人不慎摔入地鐵線路內!今天早尖峰時段,軌交1號線因外來人員進入線路,導致部分區段運營延誤。
  • 上海地鐵1小時內8位乘客接連暈倒 原因竟是這個
    原標題:上海地鐵1小時內8位乘客接連暈倒,原因竟是沒吃早餐上海地鐵內,眾目睽睽之下為何頻頻有乘客暈倒?7月9日出梅第一天的早高峰上海地鐵1號線火車站內連續發生乘客暈倒事件究竟是怎麼回事?
  • 在上海地鐵裡抽菸被舉報,男子不滿一腳伸進站臺縫隙!警方最新回應→
    今天早晨,一號線就發生了問題有人進入地鐵線路內!今天早尖峰時段,軌交1號線因外來人員進入線路,導致部分區段運營延誤。↓8月25日,上海的地鐵早高峰上出現了這樣一幕一名男子的腿卡在了站臺縫隙裡8月25日上午,上海地鐵3號線一部列車行至寶楊路站時,一名男子拿出香菸在車廂內開始抽菸,接到舉報後保安上車進行勸阻。
  • 首都機場線「升級」 地鐵車廂便知航班動態
    走在換乘通道裡,清晰的指示標識讓旅客減少了問路的麻煩;坐在飛馳的地鐵列車上,乘客通過車廂屏幕就能實時掌握航班起飛時間和準點情況。最近,地鐵首都機場線升級導向標識和超高速無線通信系統,提升了乘客的出行體驗。
  • 地鐵裡每節車廂多少乘客,是怎麼算出來的?
    打開上海地鐵官方APP「Metro大都會」,進入「車站詳情/車站信息」或「線路詳情/線路列表」頁面,就能很快查到你所在地鐵站最近一班到站列車的車廂擁擠度和溫度。圖說:上海地鐵 新民晚報記者 陳夢澤攝細心的乘客會發現兩個細節:第一,數據都具體到了每一節車廂,凸顯實用性,否則僅提供整列車的平均數據,參考價值不大;第二,擁擠度數據後面有一個括號,除了17號線寫有「實際」之外,其他線路都為「預估」。
  • 上海地鐵一男子左腳卡進站臺縫隙!居然還是故意的…警方最新回應→
    申江服務導報,跟著小申吃喝玩樂逛上海魔都的早高峰如果地鐵出了一點故障真的是要被擠得水洩不通,直接遲到!如果是人為的就更氣人了!今天早晨,一號線就發生了問題有人進入地鐵線路內!↓8月25日,上海的地鐵早高峰上出現了這樣一幕一名男子的腿卡在了站臺縫隙裡你以為是縫隙太大,他不小心踩空?
  • 上海地鐵4號線站臺有一種奇特線路圖:順時針逆時針的方向顛倒了
    上海地鐵4號線的車廂上海地鐵4號線是一條環線,但是這種線路圖卻顛倒了順時針和逆時針方向,這就是掛在站臺處的上海地鐵4號線線路圖。上海地鐵4號線車廂的線路圖是下面的樣子。上海地鐵4號線車廂的線路圖幸好順時針和逆時針的上海地鐵4號線地圖似乎只有站臺處的一份,而在上海地鐵4號線各個列車車廂裡面的線路圖,至少順時針和逆時針的方向都是對的。
  • 16號線龍陽路直達上海臨港首列地鐵開行
    上海地鐵16號線開出直達列車,全程僅需37分鐘。6月18日上午,一列地鐵列車緩緩駛入上海軌道交通16號線龍陽路站2號站臺。這是上海首列龍陽路站至滴水湖站的直達列車。這也是國內軌道交通A型車第一次開通直達線路,列車最高速度接近120公裡/小時,一路超越4列普通地鐵列車,為臨港地區的發展提速增效。早上7點左右,上海地鐵16號線龍陽路站臺,就有地鐵工作人員手持指示牌,寫著「歡迎乘坐16號線直達車」,站臺處的還有提示標明直達車運行時刻表和運行時間,全程僅需要37分鐘,比大站列車節約了9分鐘,比普通列車節約了19分鐘。
  • 記者實測:鐘樓地表溫度破60度
    記者實測:鐘樓地表溫度已破60℃) 看下這幾天的溫度,小編瞬間覺得內心哇涼哇涼該來的終於來了!
  • 肉測成都地鐵18號線:最高票價9元 設獨立母嬰室
    昨天,18號線開通首日,乘客在車廂內拍照   攝影記者 王歡速度快最高時速140公裡,是目前全國最快開進中心城區的地鐵線路座椅軟列車座椅採用軟包設計廁所多每個車站的站臺都設有衛生間,著急的乘客再也不用刷卡出站信號滿記者現場實測,移動5G下載速率輕鬆超過500Mbps備受期盼的18號線終於來了!
  • 兩名女子在地鐵站臺秀「一字馬」,警方:行政警告
    近日有網友爆料上海地鐵13號線內有兩名年輕女子視頻顯示,兩名年輕女子從地鐵車廂內走出,隨後在站臺上同步做出劈叉動作。她們身後的站臺信息顯示,視頻拍攝地是在上海地鐵13號線武寧路站。視頻底部露出的部分水印信息顯示,這則視頻被發布在某視頻平臺上。
  • 兩名女子在地鐵站臺秀「一字馬」,警方:行政警告!
    來源 | 宣克炅、新聞坊、東方網近日有網友爆料上海地鐵13號線內視頻顯示,兩名年輕女子從地鐵車廂內走出,隨後在站臺上同步做出劈叉動作。她們身後的站臺信息顯示,視頻拍攝地是在上海地鐵13號線武寧路站。視頻底部露出的部分水印信息顯示,這則視頻被發布在某視頻平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