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粉世家》裡,張恨水最濃墨重筆的一個人就是七爺金燕西,他一出場就自帶貴氣,五匹馬,主僕五人,簇擁著出了西直門,這陣仗就為了去郊遊,一看就是大家族的少爺排場。
金燕西的父親金銓是北洋軍閥內閣總理,還是一家銀行裡的總董,家裡的銀錢,每天像流水般地進來出去。所以他除了讀書而外,沒有一樁是不順心的。
如若金燕西把精力用一半在讀書上,或許真是個可造之材,可惜的是,他竟沒有半分讀書的心,他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吃喝玩樂的交際和各色不同的女子身上,包括未結婚時的冷清秋。
如果說在遇到冷清秋之前,他見識到的所有女子都是所謂的庸脂俗粉,那遇到驚為天人的冷清秋之後,他總該收心了吧。可是他依然我行我素的周旋在一眾「庸脂俗粉」之間,可見,並不是這些女人的問題,而是金燕西本人的問題。這些女子也未必都是「庸脂俗粉」。只是當金燕西覺得哪一個人好時,另外的人再好那也跟狗屎一樣不值錢。
金燕西見到女子的態度就如同雄孔雀開屏一般,即便有些愛的成分,那也是為了更快的得到此女的青睞,讓對方覺得這是愛情。要不然我們真的沒法解釋,他如何在費盡心思得到冷清秋之後,剛新婚一星期就徹夜不歸,從戀愛到結婚到生孩子一年不到就反目成仇的原因。
每一個稍有姿色的女子,他都能仔細打量到出神,只不過冷清秋不一樣的清純氣質不止讓他出神,還看呆了。
那個漂亮女子偏著頭,正看這邊的風景,她猛然間低頭一笑,也來不及抽著手絹兒了,就用臨風飄飄的蒙頭紗,捂著嘴。在這一笑時,她用那一雙電光似的眼睛又向這邊瞧了一瞧。燕西一路之上追看人家,人家都不知覺。這時人家看他,他倒有些不好意思起來,突然低頭一看,這才醒悟過來,原來自己手上拿的那條馬鞭子,不知何時脫手而去,已經落在地下了。
這是燕西第一眼看到清秋時的狀態,整個人都不行了,跟著清秋,馬鞭掉了都不自知。
按理說,金燕西見過的美女太多了,不至於如此,但還是被清秋迷住了,可即便這樣,回去後還不忘戲弄丫頭小憐,只兩三天的功夫就忘了。可是我們知道,在看上冷清秋之前,他正跟白秀珠打得火熱,熱戀時,也許過婚約給白。自從認識冷清秋後,忽然間就討厭起白秀珠了,愈發覺得沒有結婚真好。
在追求冷清秋期間,只要有點空閒,只要離開清秋的視線,他不是在家撩丫頭,就是在外搞交際。其中有位邱惜珍很得他心,家裡請客時,從始至終他都跟她膩在一起,把白秀珠都拋到九霄雲外去了,甚至在之後見到冷清秋時,都會不自覺的聯想到邱惜珍,把她們兩人做比較。
可惜邱惜珍比她開通,沒有她這樣溫柔,她比邱惜珍可憐可愛,又不很開通,要和她在一處跳舞,那是絕對沒有這種希望的。
更不要說結婚之後,金燕西跟唱戲的白氏姐妹搞在一起,同時還跟白秀珠交往。這些種種的行為來看,他從沒真心愛過任何一位女子,即便花了心思和金錢,這是他慣用的手段,只要他想得到的女子,他就用錢砸,他知道一定能成功。
那什麼樣的女子才能令他駐足的時間長一點,再長一點,或者說,這個什麼都不缺的公子哥,不斷流連花間到底是為什麼,他缺什麼,又要什麼?
別看金燕西不缺錢,但他一定缺一樣東西-愛。是的,他很缺愛,所以他也沒有愛去給予別人,他只會用錢打發,這是他從家庭氛圍裡學來的。
他們家裡的夫妻包括父母,讓人感覺不到一絲愛的味道,任何事都用錢解決,包括愛情,所以金燕西不會愛,唯一的一次讓他感覺到愛情,有羨慕之色的是六姐的未婚夫寫給潤之的信。
燕西看了一張又一張,根本停不下來,張恨水是這麼描述燕西對六姐愛情的豔羨之意的:
燕西看了,羨慕他們這情書寫得甜蜜有趣,以為能學他一學,也是好的。他就索性一張一張拿起來看,是漢文的,一張也不漏下。
由此我們看到,燕西真的是個非常缺愛的孩子,十八歲青春正好的年歲,竟然不知道要如何表達自己心裡熾熱的愛戀之情,只知道用錢去砸,好不容易寫了一封給清秋的交好信,還是從《香豔尺牘》和《風情尺牘》裡抄來的兩篇,掐頭去尾合成一篇,看是挺好看,也文縐縐的,但完全不是自己的所思所想,比起六姐未婚夫和柳春江發自內心真實熾熱想法的白話情書,已然差了那麼點意思。所以他很羨慕別人的愛情,他也想要這樣的愛情。
可是燕西不能給予清秋更多愛的表達,對於清秋之前的女子,他用錢砸,那是她們給予他的暗示,他不懂拒絕,所以他認為追求女子就該是這樣的。
這所有的一切都是缺愛的表現,心理學家阿德勒的那句經典名言「幸運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就是對缺愛人最好的詮釋。
金燕西雖然生在富貴之家,但父親忙碌沒時間照顧家庭,有點時間大約也是流連花間的,父親的父親娶了五房姨太太,父親娶了三房姨太太,母親是大家之女,生了這麼多孩子,自己自然是照顧不過來的。
她既要幫著丈夫薪酬交際,還要擔心丈夫花心,還得處理這麼一大家子的事,燕西的幾個哥哥姐姐從就被送到國外留學,可知母親是沒有精力照顧他們的,只是燕西無心學習,才沒有去留學。
雖然現如今的二姨太燕西母親關係融洽,但當初娶她時,燕西母親是一百個不願意的,婚後的二姨太也看了不少這位大太太的臉色,在這樣的婚姻狀態下,燕西母親能有多少愛給予燕西了,對著孩子也是抱怨居多吧。
物質豐盈,但精神貧瘠的燕西長大後很渴望一份本真的愛情,從他羨慕六姐的愛情就知道。奈何他身邊圍繞的鶯鶯燕燕都是看中他的地位和金錢,他表面放蕩,實則內心自卑,缺少安全感,他明知道那些女子只是看中這些身在之物,但是他依然願意用這些去取悅她們,要不然他真找不到自己一絲的存在感。
好不容易看到個不一樣的冷清秋,誰知道這個不一樣清秋原來沒什麼不同,她一樣拜倒在自己金錢之下。
在燕西追求清秋的過程中,送東西倒是其次,這都是燕西自願的,但有一次他看到清秋脖子上戴了一串珠圈,價值在兩千上下,這令他很詫異。
按冷家的條件根本買不起這串珠子的,可是冷清秋為了參加同學的婚禮,卻借了這麼一串來戴,雖然後來燕西花了一千五送了一條差不多的珠圈給清秋,但這件事無疑己經為他們將來的婚姻埋下禍根。
不管清秋有多麼真心,燕西心裡已然發生了微妙的變化,她不愛我,她愛的是我的錢。如果不是清秋懷孕,燕西不一定會娶她。
這樣看來,燕西婚後的變化就不算有多快,多唐突了。原本他對她就沒有多少愛的成分,變心是遲早的事,你已經不能恭維我,給予我愉悅感,還想要教訓我,在你這我已然找不到存在感,不如去外邊找,至少看在錢的份上,她們決不會怠慢我。
要不然他也不會在大哥鳳舉的小妾晚香出走之後,不無感慨的說:
我想到金錢買的愛情,是這樣靠不住。
酒肉朋友朱逸士的一番話似乎更有深意:
並不是金錢買的愛情靠不住,不過看金錢夠不夠滿足她的欲望罷了,你所給予她的金錢可以敵得過她別的什麼嗜好,她就能犧牲別的嗜好,專門將就著你。
而燕西聽到這段話後,原本是要辯論的,之後不由得默然起來。是否此時的他又想到清秋這個原本不一樣的女子,是不是也這樣呢?她原先說要上大學,要自立,可是嫁給自己之後她就安心做起了少奶奶,她終究跟這些「庸脂俗粉」沒有區別,只是為了錢將就我來著,她的清高都是裝出來的吧。
所以他才會在冷清秋不讓他拿珍珠別針時,出口羞辱她身上都是金家的東西時沒有一絲憐惜之心。
他缺愛,又極度需要愛,他沒有安全感,全身長滿刺去刺他想要愛的人,把她們越推越遠,他跟白秀珠又走到一起也是極度需要愛的表現。
原先覺著冷清秋不一樣,是他想要的愛情,於是為了清秋冷落白秀珠,後來發現她也不過如此,又跟白走到一起,白秀珠家境優渥,決不會為了金錢地位跟他在一起,或許當初的白秀珠是真的愛金燕西,那時只要燕西跟她走到最後,一定比跟冷清秋更適合。
可是已經受過情傷的秀珠早已看透燕西的為人,她只不過是報復戲弄他而已,燕西卻當成了救命稻草,想緊緊抓住,結果又是一場空,他拼命花錢在白氏姐妹身上,找尋被需要的感覺無法自拔,依然填補不了內心的空虛,愛的缺失。
他墮落,缺乏安全感,自卑(自大),性格變得極端,都是極度缺愛的表現,害怕自己被拋棄,不會拒絕別人的要求,只會一味用金錢討好,這是金燕西身上最明顯的特徵。
在他爹活著時,還可以用權利和金錢庇護他,一旦失去庇護裸泳時,所有的弊端都會呈現。
或許在大家都離開他以後,他才有些明白,自己究竟失去了什麼,但如果有機會,他會不會重蹈覆轍也未可知。如果他在放過別人的同時也放過自己,或許能夠輕鬆上路,找到真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