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上書店行的第二天,就註定了每天從早到晚的奔波。
我們在3月16日的行程,從早上 7:10就開始了。為了準時趕到下一家書店,我們必須早早出發。當手機上傳來石頭的聲音:「起身啦!」,我知道,一天的探店之旅,就此展開。
今天的目的地是廈門,我們在廈門一共要拜訪很多家書店,有紙的時代、曉學堂、曉風書屋、小漁島書店、琥珀書店和十點書店。我們在這裡要感謝十點書店的品牌主管,沈沅,是她積極地幫我們聯繫了多家書店,並促成了當天晚上在十點書店的分享活動。
第一家書店探店,是「紙的時代」。
這家店在廈門市海滄區湖濱北二路的阿羅海城市廣場。現在他們已經在全國有5家書店了(廈門1家,鄭州1家,桂林2家,合肥1家),和其他家書店不同的是,從2013年建店開始至今不賣文創。但是除了和其他書店一樣做圖書、咖啡、活動外,「紙的時代」還做民宿。
在這家店面,我們發現店面的主收銀臺,從去年年底開始就啟用了自助收銀。而咖啡吧檯裡的飲品價格也比較親民。在早上10:30,也許是周末的原因,店內已座無虛席。對了,他們不像很多店面一樣設消費就坐區。因為他們的理念是,只為聚集愛閱讀的人,為看讀書的人提供方便。
書萌感受:紙的時代,與其說是一家書店,不如說是一家長情的社區圖書館,情懷做得很徹底,為紙的時代點讚。
在匆匆結束了對紙的時代拜訪後,我們緊接著要去拜訪了「曉學堂」。十點書店的沅沅此時已經與我們會合。同時,連夜加急趕路800公裡的廣州學而優的運營總監岑自偉也到達了廈門。沅沅向我們推薦了廈門比較有名的幾家書店,由於之前沒有預約,我們只能陌生拜訪。
「曉學堂「在中山路思明南路189號中華城南區1層,目前在廈門一共有4家書店,我們去的這家中華城店,主要是做圖書、文創和咖啡。
中華城店面積很小,估計50平方。樓上是咖啡區,一樓似文創很多,少見書。店內只有一名員工。商業區的書店,租金是最大的壓力,不知前景如何。我們在店門口拍了照片,祝福曉學堂。
書萌感受:景區書店,也許在布局時,應該考慮把咖啡區放在一樓。
同樣陌生拜訪的,還有曉風書屋,這家店坐落在廈門大學門口。很多年前,我曾經來過一次曉風書屋。第二次來,招牌依舊,但是一樓已經變成一間旅遊紀念品店,二樓圖書品種不多,但自偉說,他很想拿下一套《魯迅散文全集》。和半年前相比,似乎圖書少有更新。臨走時,小驫和Wen各買下了一枚10元錢冰箱貼。在整個廈門的行程中,這是唯一一家忘了合影留念的書店,而且,我還是喜歡傳說中的那家曉風。
書萌感受:曉風依舊,書店式微
走路不遠,在廈港酒家旁就是小漁島書店,一家專門做舊書的書店。這家小書店在廈門已經有三家了。因為沅沅和老島熟識,所以我們喜獲老島在書店行的主題旗上簽名。並同框一張。
店內書與半年前相比,少了許多,細問,原是第四間分店即將開業,可喜可賀。小小60平米的店內,藏書3萬餘冊。心中默算了一下,這樣的藏書量,如果是1000平的店面,那藏書量就是50萬冊!想起自己在PAGEONE三裡屯店當店長時,我們1200平的書店,有12萬冊藏書,已經覺得很自豪了。相比之下,對老島就只有敬佩了。
離開小漁島的路,沅沅又和我分享了一個信息:「小漁島翔安分店處於島外,倚杖廈門大學的翔安校區,這種書店與高校之間的滋養,也是書店存在的形式之一,二手低價書給消費尚未獨立的學生更多進步的空間。」
人們說只賣書的書店,活不了,我看小漁島活得很好。
書萌感受:整個參觀過程,老島只離開過他的工作崗位一次,就是和我們合影的時候,這家汗牛充棟的古舊書店背後是主人親力親為的辛勤工作。
在白天探索的最後一家書店,是琥珀書店,它的業態包含了新書、舊書、茶和手工布藝、活動等。,當我們穿過木棧道橋,在廈門中華兒女美術館一樓,就來到了琥珀書店。
阿卓在店內備茶相待。一間90平米的書店,包含店主的廚房和客廳。5年來只有默默和阿卓兩位長工。我們一行7人,有5人在店內消費,自偉購書200餘元,其他各位都愛上了琥珀的書籤。石頭贈我「彼岸」書籤一枚,回京帶給鈉木。30分鐘左右的聊天,琥珀共有7人結帳,三人買書,四人買文創。文創銷售110元,圖書約400元。這個結果和阿卓答案一致,琥珀,書賣得比較好。
書萌感受:默默溫情,卓爾不群。若書店人真是以店為生,書店大概會真得因此而存。
整個廈門探店的最終站,是十點書店。這個書店開店的時間並不長,但是卻融合了圖書、咖啡、活動和線下課堂,我很直觀的感受是:知識付費的線下空間,新零售的實踐者。
在萬象城的十點書店,630平米的店面設計頗具現代感,一進店,映入眼帘的是電話亭和錄音棚一樣設計的音頻收聽裝置,書架的一端,極用心地設計了拱形的座位,造型像一座落地鍾,讀者可以坐在裡面讀書。
環繞形的咖啡吧檯佔據了店內的中心位置,目測佔地面積超過20平米。而圖書文創收銀臺偏居一隅,只有2-3平米的大小。在店裡準備活動開場的時候,大概觀察了一下,買書的人還是明顯多過消費咖啡甜點的人。店內書架排布舒適,高度合適,選品很贊,分類清晰,展桌上重點突出。讓人不免猜測幕後高手姓甚名誰。
沅沅和我們分享說,十點目前的團隊分為線上和線下兩個部分,十點課堂的部分由線上團隊運營,已經產生了相當不錯的收益。至於線下的店面營收,她沒有多講。短暫的觀察,感覺店內員工的數量真得不少。當然問題也有,我看到其實圖書的冊數並不夠豐沛,文創產品偏少。線上品牌走向線下,零售的功夫還要再加油。
晚上6:30-9:00之間,店內顧客一直不少,特別是小十點的裡面,幾乎沒有落腳的地方。這樣大量親子閱讀需求,或許十點書店應該考慮小十點區域設置進入的門檻,一來增加營收,二來降低損耗。
書萌感受:知識付費走到線下,客單價更高,體驗更好,十點書店充分發揮自己的先天優勢,是值得所有書店人去考慮和學習的地方。店面面積並不是太大,設置兩個收銀臺,略顯奢侈。圖書選品質量上乘,是很多網紅書店所不能比擬,這大概也是十點開業四個多月,客流量仍舊不減的原因所在。開源,十點已經做得不錯,節流方面,或許可以加強。
與沅沅告別,我們打算連夜趕往泉州,一看時間,剛好走到晚上十點。想起那句SLOGAN: 從十點開始閱讀成長。
書萌,也從十點書店開始,啟動了一路上的活動分享之旅。
驅車,下一站,泉州風雅頌書店!
前路漫長,關鍵是,我們已經在路上。
這一程,我們是啟動者,
這一程,我們是踐行者
這一程,我們是記錄者,
這一程,我們是創造者,
這一程,我們是自己人生路的主角。
活動預告:3月21號晚,寧波楓林晚見!歡迎大家掃碼報名:
如果你也喜歡我們的行程,希望我們走得更遠,歡迎打賞,也歡迎更多書店報名,給我們在這個公眾號下留言,加入我們的行程。
本文原載公眾號「試客出版工場」,為書萌團隊原創內容,經授權發布。未經允許,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