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是屬於考生的舞臺秀,每年各地狀元都會成為夏季人們追捧、熱議的話題,這似乎已經成為一種潛在的社會期待或需求。繼高考各種高分「炸街」之後,中考成績也延續了群眾的澎湃熱情。廣東湛江中考成績公布後,有位學生的成績簡直令人「聞風喪膽」。
中考10科總分940分,湛江一中培才學校的王檸允考了927分,其中語文、數學、英語、化學、歷史、體育6科拿到了滿分,一舉奪得湛江「中考狀元」。就這份成績而言,大多數人對學霸又有了新的認知,有網友直呼「就算給我標準答案直接抄也考不了這麼多」,學霸的世界常人是難以揣摩的,只能暗自膜拜。
之前大家驚呼高考作文取得滿分的是一種卓絕,語文滿分豈不是卓絕到窒息,何況6門滿分……作為學霸,這種全面發展的全能表現是怎樣培養起來的呢?
該校教學主管給出這樣的解答「她是屬於內心非常安靜的女孩,她不容易被外界所幹擾。她很細心,做事情想得很周全,辦事的能力也很強。在班上跟同學的關係也非常好。她寫出來的字就像是印刷體一樣。她有毅力,每一天她都有自己自主的時間安排。」
從教學方給出的總結來看,成為超級學霸的特質有以下幾點:內心豐潤,懂得自律;思想周密,有執行力;善於交際,懂得時間管理。聯想我們周邊的學霸,這幾點幾乎是他們獲得「學習成就」的共性。
每一個學霸的內心一定經歷過嚴苛、深刻的教化,一段經歷或一件事的啟蒙,這是早期對學習認知結構的建設,更是學生生涯長期的精神寄所。在叛逆期裡,不可預見的波動情緒,是每個學生面臨的的意志考驗,這節點,孩子的獨立意識是聽不進成年人勸慰的,只有自身內心的通透、豐潤和自律意識才是對迷惑和誘惑的抵制、自愈,這是學霸的難得的潛質。
思想上的行為習慣更是長期的訓練結果,這是意識與實踐之間的交互。在生活和學習中都是培養思維周密的機會,任何生活的細枝末節都是潛意識的自我訓練和強化,時間久了就是一種下意識的行為習慣。學霸能夠把這種生活慣性運用到學習上,便是一種分數的保障,當這種習慣獲得生活、學習的效率時,自然會愈加注重這種周密習性,進而做更多的實踐,取得更多的成績優化,這是思想習慣和堅持實踐的循環受益,是潛移默化的循序上升。
善於交際和交流是自我啟發、獲得新知的捷徑,託爾斯泰說:「與人交談一次,往往比多年閉門勞作更能啟發心智,思想必定是人與人交往中產生,而在孤獨中進行加工表達。」此外,良性的交流更能治癒思想的極端、木訥,或被詬病「書呆子」。
著名商業諮詢顧問劉潤,曾提過一個「時間顆粒感」概念,指一個人安排時間的基本單位。越是那些懂得時間分配的人,時間顆粒感越細。
學霸最優秀的品質,就是自我約束能力強,他們更能嚴格、慎重的管理自己的時間。於未來而言,他們更願意犧牲眼前的悠然和舒坦,實現單位時間內最大的獲得,用來儲蓄知識、涵養精神。大多數學生把自己的時間粗略的劃分學習時間和休息時間,而懂得時間管理的學霸卻把時間細化到分秒,匹配到學習計劃中,物善其用。久而久之,平庸與卓越的差距便一朝千裡。
山本耀司曾說:「我從來不相信什麼懶洋洋的自由,我嚮往的自由是通過勤奮和努力實現的更廣闊的人生。那樣的自由才是珍貴的、有價值的;我相信一萬小時定律,我從來不相信天上掉餡餅的靈感和坐等的成就。做一個自由又自律的人,靠勢必實現的決心認真的活著。」
學霸能在盛夏綻放屬於他們的光華,背後必定付出了不為人知的時間、磨難以及欲望的妥協。他們的榮譽能夠成為社會正向輿論的需求和頌揚,是他們理所應當的禮遇,也是這個社會共有的榮幸。
我覺得,當書本給我講到聞所未聞,見所未見的人物、感情、思想和態度時,似乎是每一本書都在我面前打開一扇窗戶,讓我看到一個不可思議的新世界。我想,這就是知識的魅力和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