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二胎的大門打開了以後,很多媽媽都遇到過勸生的情況,當然,其中大部分媽媽一胎都是女兒。最近收到一條寶媽的留言,直戳心窩,她說:「我只有一個女兒,最反感別人勸我生兒子了」。
是啊,為什麼被勸生的總是只有一位女兒的寶媽,而非有兒子的寶媽呢?作為也只有一個女兒的母親,真的很忌諱別人勸自己再生一個兒子,不管出於什麼情況,用「性別」來看待自己的女兒,這樣勸別人的人多少都夾雜著一點「重男輕女」的意味。
我只有一個女兒,也只會有這一個女兒,理由有三:
本人生在一個重男輕女沒有那麼明顯的家庭,只是沒有那麼明顯。雖然父母會聽取我的意見,也不會讓我做很重的家務,但每當和弟弟出現利益衝突時,他們都會在完全滿足弟弟後才會來安撫我,我知道這是大人在權衡過後做出的最合理的安排。
家裡有兩個娃,手心手背都是肉,但在某些時刻總免不了取捨和偏愛。所以我更偏向於只生一個孩子,給她最好的資源以及能力範圍內最好的教育和最多的寵愛,把孩子成才的可能性實現最大化。
以女兒為例,如果再給她生一個弟弟,將來和她搶奪資源的不只有弟弟,還有弟媳。在多子女家庭中,多一個孩子不只代表著多了一個兄弟姐妹,還將意味著多了一份姑嫂關係、妯娌關係,關係錯綜複雜,說話也要掂量著來。
所以只生一個孩子多好啊,和父母之間沒有親疏遠近之分,也沒有那麼多複雜的人際關係需要協調,不用擔心說錯話,只要安安心心享受一份簡單親密的親子關係就好了。
有一個不爭的事實:有女兒的父母就意味著有操不完的心。小時候提防女兒被拐賣,長大後害怕她在戀愛關係中吃虧上當被傷害,擇偶時擔心她遇人不淑,結婚後擔心婆媳霸道……
女孩的生理構造和心理構造都和男孩有很大差別,力氣沒有男孩大,心理上也要比男孩柔弱敏感,所以在成長過程中需要父母要傾注更多的關注和耐心,我相信,那些只生一個女兒的父母都非常負責任。
聽到過這樣一個故事:孫女和爺爺遛彎時遇到一個認識的人,在勸爺爺想辦法再弄一個孫子的時候,爺爺回答:「我覺得除了Y染色體,我家還有很多別的東西能傳承吧?」
是啊,除了Y染色體,孩子還有2-2.5萬的基因都來自於父母,只不過很少被人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