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個月萌娃認識80多張卡片,100多個物體,各方面能力遠超同齡人?「媽媽:0-3歲寶寶早教不等於只認卡片,講究方法很重要!」
可可昨天剛滿11個月,已經能認識80多張卡片內容了,大概有100多個卡片上的實物物體,也能認出50多個家裡的常見玩具和物體。
前兩天分享了一期可可指令找出家裡很多物件的視頻,很多媽媽很驚訝,這麼小怎麼找出來的?在她九個多月就已經能認出50多張卡片,那時候我還拍過一期視頻。
平常我比較注重她的大動作、精細動作、社交能力、早教方面。所以她這個方面發育特別好。長了8顆牙齒,可以獨走4-5步,能夠說出很多一個字的詞,比如:奶(奶瓶)、汪(狗)、鼓(六面鼓)、鹿、一、八等等。語言能力也是非常棒。很快可以理解我說的意思。
有些家長容易進入誤區:
1、早教太早沒用,對孩子不好?
2、我不早教,孩子照樣聰明?
3、為啥別人家孩子聰明,我家啥都不會?
其實,孩子都非常聰明,只是家長沒有去引導。早教不等於單純知識教育。而音樂、運動、語言、遊戲等等都屬於早教,早教應該多元化。
「零歲教育」是科學家提出的,日本兒童教育家井深大認為:過去的教育都是從孩子懂話的時候開始,但是已經遲了,真正的教育是無限接近零歲的時候。
1、大腦具有可塑性
年齡越小,可塑性越大。3歲前,是大腦發育最迅速的時期,零歲時受到外部刺激更大。
2、生理特徵
人類腦神經細胞的70%-80%是在3歲前形成。
3、智力、情感、行為、技能關鍵期
人類最基本的情感、行為、技能、智力在3歲前形成。早期教育在幼兒智力發育方面很關鍵。
科學的早教,不但不會傷害孩子的大腦,反而能促進大腦的發達和身體的健康。
如何正確給0-3歲的寶寶早教?
一、多說話、多互動
一定要多跟寶寶說話,注意眼神交流,從寶寶剛出生醒著的時候就可以跟寶寶說話,別以為她聽不懂。多說話可以刺激腦神經發育,利於寶寶語言能力和理解能力發育。(我家寶寶出生後,我經常跟她說話)
二、讀故事,講故事
每天睡前給寶寶讀故事,講故事。每天10-30分鐘,可以爸爸媽媽交換來講,講的時候一定要跟寶寶互動,用溫柔的語氣。經常聽故事的寶寶親子關係、語言能力更好。
三、多運動,開發大腦
寶寶出生後大動作(抬頭、翻身、爬、坐、站、走、跑)、精細動作(抓、握、手指靈活性)等等也要經常訓練,多運動可以促進寶寶神經發育。
四、玩指令遊戲
寶寶五個月以後可以多跟寶寶玩一些遊戲,比如躲貓貓、舉高高、轉圈圈等。還可以是指令遊戲(7個月以後)。就是平常多讓孩子認識卡片,實物,然後藏起來讓寶寶找,不僅鍛鍊爬行能力,還能鍛鍊理解能力。
五、認卡片
六個月左右就可以給孩子看卡片了。(就是顏色鮮豔的實物卡片)孩子在不斷看卡片的時候,家長在一旁告訴孩子卡片上的內容、顏色、形狀、用途等,一定要多講知識給寶寶聽。具體大家可以看看我之前的視頻。
六、卡片結合實物
卡片結合實物效果更好,比如家裡的碗、奶瓶、玩具、勺子等等。比如水果可以讓孩子聞一聞、摸一摸、嘗一嘗等。我家可可兩三次就記住了。
0-3歲早教卡是我家寶寶一直用的,包含了水果、蔬菜、數字、動物等等,上面還有加減法、英文、顏色、形狀等等。
專門為0-3歲寶寶設計,早教時候爸爸媽媽可以實物結合卡片教學。文末可下單。
#親子育兒早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