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鼓勵大家對PS精益求精別出心裁。但對於深受文書困擾、不知從何下筆的同學,不妨按照這份PS寫作指南,實際操作起來。而對於已經完成了PS的同學,也希望這份指南可以幫助你自查,理順文書的結構和思路。
在申請過程中,學校往往會要求學生提交Personal Statement(個人陳述,以下簡稱PS)或Statement of Purpose(以下簡稱SOP),這可以說是申請中同學們最費腦子最花時間的部分了。不同項目對個人陳述可能有不同的叫法,比如有的叫motivation statement,但萬變不離其宗,這篇關於個人陳述的文書整體而言都是描述個人經歷、學術和職業興趣、申請動機。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常見的PS/SOP要求。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公共管理碩士(MPA)的個人陳述要求:
Please elaborate on why you have chosen to apply to the MIA/MPA program. How will this program enable youto achieve your career goals? Describe your academic and research interests and career objectives. (400 words maximum)
美國杜克大學的公共政策碩士(MPP)的文書要求:
In your personal statement, please describe:why you are interestedin obtaining a masters degree in public policyhow aspects of your professional, academic and personal experiences have shaped youwhat your professional goals are upon graduation Please limit yourself to 1500 words.
牛津大學教育學碩士(MSc in Education)的文書要求:
Your statement should be written in English and explain your motivationfor applying for the course at Oxford, your relevant experience and education, and the specific areas that interest you and/or you intend to specialise in.
我們會看到,就算申請專業各異,字數各異(從400字到1500字),學校對PS的內容要求都是基本一致的。
總結一下,一篇合格的PS起碼應該包括以下幾方面內容:
1. 申請者的經歷及專業興趣
學術、工作/實習、社會實踐經歷等,根據項目風格和申請者背景各有側重申請者的學術或專業興趣的緣起和發展,亦即文書主線2. 申請者的未來規劃(職業目標)
短期規劃(畢業3-5年內)長期規劃(畢業5-10年)3. 申請者和項目的匹配程度
why schoolwhy you我建議同學們在寫作PS之前,先仔細閱讀申請項目的文書要求,劃出關鍵詞,用以指導你的寫作。你會發現,很多時候PS的要求、招生官希望從這篇文章裡讀到什麼內容,已經清楚地寫在項目申請官網裡了。
現在,我們知道了PS應該要包括什麼方面的內容,那麼什麼樣的PS才算得上是一份合格的,甚至優秀的PS呢?
剛才說到,在進行PS寫作之前,我們的第一步是仔細閱讀項目官網的文書要求。做完這一步還不能馬上動筆。
我們還需要很關鍵的一步:梳理經歷素材,挖掘文書主線。
這一步非常重要,因為PS不是擴充版的簡歷,也不是經歷的羅列,而是要用一根主線串起你的相關經歷,向招生官展示一個思路清晰、追求明確的你。就像賈伯斯所說,You can't connect the dots looking forward; you can only connect them looking backwards.
文書思路挖掘,就是我們所說的「connecting the dots」時刻。你對這個專業的興趣起源是什麼?你之前做過哪些事情,經歷A和經歷B之間有什麼內在聯繫?你的經歷如何塑造了你,成為現在的自己,有了這種對未來的規劃?
就像寫作文一樣,有一個明確的主線,最後聚焦到一個具體的關注點上。以申請公共政策方向為例,聚焦到如「中國教育資源不平衡」「發展中國家的性別平等」等具體的問題上。用主線組織素材,才能實現1+1>2的效果。
進入正式的PS寫作,我們把它拆解成開頭—主體—結尾(可省略)幾個部分來分析。
PS的開頭,有很多種寫法和技巧,例如通過講故事、提問題、引用名言、描述頓悟的瞬間(epiphany),拋出一個hook,引起讀者的閱讀興趣。又或者是講對你產生重大影響的人或事,促使你選擇你的學習方向或者專業方向。
但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
最重要的是,要明白這個開頭段在文章裡要起到什麼作用。作用無外乎是以下二選一,1)開門見山地告訴招生官,我喜歡這個專業,我以後要幹嘛;2)追溯興趣的起源,讓招生官知道你的興趣是怎麼一步一步發展的。明確了這個,大家就不必太過糾結開頭的故事是不是足夠抓眼球,風格是不是幽默了。
PS的主體部分,可以由2-3段經歷+職業目標+why school構成,篇幅足夠的話還可以加上why you。主體部分也是PS的核心所在,因為這裡招生官能了解到你做過什麼事情,你有什麼閃光點,你和項目的匹配程度。換言之,你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你是不是適合我們項目。
關於經歷,寫2-3段就夠了,學術的研究的工作的都可以。最重要的是對相關經歷的選擇,和確定敘述的側重點。確定了經歷素材後,要講你做了什麼,學到了什麼,引發了什麼思考。對於一篇1000字的PS,每段經歷的篇幅大概是100-200字。不同字數限制的文書可以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做出相應調整。
對於職業目標或者說未來規劃,我的建議是越清晰越具體越好。很多應用型碩士出來都是要找工作的。如果你是以就業為目標,這個話術你可以直接使用:「Upon graduation, I would like to pursue a career in XXX industry (name one specific organization). In the long run, I want to join XXX organization/start my own company to achieve my ultimate goal of XXX.走學術路線的另當別論,可以另起一篇分析了,這裡就不贅述了。
Why school的段落,說簡單也難。簡單之處在於,無非是項目的課程、師資、文化、研究實力、就業資源、地理位置等,如何吸引你。難的地方在於,你要做大量的research,跟儘可能多的人去聊,進而判斷這個項目是不是真的適合你。
Why school講的是你會如何受益於申請項目。而Why you部分,則是講你將如何助益這個項目和你的同學們,你對項目的value add,再一次突出你的閃光點。像那句老話說的,ask not what the country (school) can do for you; ask what you can do for the country (school).
關於PS的結尾,有的人會建議展望未來、總結全文、亮點重申等。我有個不一樣的看法,篇幅有限的情況下,結尾可以省略,像前文舉例的哥大400字PS,哪還有空間寫結尾呢。而且結尾部分容易車軲轆話來回說,或者出現新信息讓人疑惑,這就得不償失了。所以,在我前面說的經歷及興趣、職業規劃、why school都寫了的情況下,不用特意寫結尾。
我鼓勵大家對PS精益求精別出心裁。
但對於深受文書困擾、不知從何下筆的同學,不妨按照這份PS寫作指南,實際操作起來,經過大量臨床實踐(輔導案例)檢驗,這樣寫起碼是不會出錯的。而對於已經完成了PS的同學,也希望這份指南可以幫助你自查,理順文書的結構和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