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解放軍報記者部·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 作者:記者賴瑜鴻、通訊員郭靖
聯勤保障部隊探索推行軍人門診就醫「全網通」服務模式
取消人工劃價,掛號窗口「只跑一次」
軍報記者訊(記者賴瑜鴻、通訊員郭靖)「同志,你好!軍人門診劃價環節已取消,請按新的流程看病就診……」近日,北部戰區陸軍某部戰士張勇在訓練中不幸導致膝蓋受傷,於是到北部戰區總醫院就診,在軍人門診窗口掛號後,接診醫生相繼為其開具了核磁共振檢查單和藥品處方單,與以往奔走於科室和軍人劃價窗口不同的是,張勇直接拿著檢查單和藥品處方單到相關部門進行檢查、取藥,整個就診過程較之前縮短了15分鐘。這是聯勤保障部隊探索推行軍人門診就醫「全網通」服務新模式的一個場景。
為進一步優化官兵就醫流程、提升官兵獲得感滿意度,聯勤保障部隊在所屬的北部戰區總醫院,第967醫院、第968醫院試點探索軍人門診就醫「全網通」服務新模式,軍人在門診掛號就醫時,所有檢查治療項目在後臺自動劃價,醫生接診處置後,軍人即可直接到藥房、超聲等相關部門取藥、檢查,取消窗口人工劃價確認環節,醫囑處方、檢查、檢驗、處置等各類項目進行自動劃價,信息同步至各執行科室,就診軍人僅憑掛號小票,即可完成門診就醫的全部過程。
記者了解到,長期以來,在絕大部分軍隊醫院,軍人和地方人員門診就診的流程是完全一致的,但由於軍人就診實行免費醫療和「零審批」政策,為方便醫院統一費用管理,軍人門診需進行人工劃價,這無疑增加了就診官兵排隊等候時間。甚至在部分醫院,軍人只能在指定地點進行門診劃價,導致就診官兵必須往來奔波於科室和劃價窗口之間,增加不必要的就診環節,降低了就診效率。
「為兵服務是軍隊醫院的根本職能和第一要務,節省軍隊傷病員就診時間,使之第一時間獲得診療、及早康復歸隊,是軍隊醫院提高服務保障質量必須要關註解決的問題。」聯勤保障部隊衛勤局領導向記者介紹,他們應用信息化手段實現軍人門診自動計價,取消紙質收費確認單據,建立優先、迅速、通暢的人性化軍人門診就醫綠色通道,切實減少軍人門診就醫環節,使軍隊傷病員享受更加便捷的醫療服務。
新的服務模式自試點運行以來,大幅縮減了軍隊傷病員就診時耗,提高了為兵服務質量水平,官兵門診就診時間每人次平均縮短10分鐘以上,大大提高了軍人門診的就診效率,受到部隊官兵一致認可。下一步,衛勤局將進一步擴大試點範圍,逐步實現聯勤保障部隊所有醫院軍人門診就醫「全網通」。
解放軍報記者部·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