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經藏之聲
最近,一位名叫丁真的藏族小夥子爆紅網絡,一躍成為了「新晉頂流」,丁真,全名扎西丁真,讓他走紅的,就是他那清澈的眼神與純真的笑容。
成為網紅後,丁真陸續受到了多家媒體的邀約,邀請他參加節目,邀請他去做客,無疑,不論是地方政府也好,還是節目組也好,都在關注丁真能為自己帶來多大的價值。
當然,也有人通過丁真,關注到了他的家鄉理塘,四川甘孜理塘是一片純淨的地方,但凡去過理塘的人,都對這裡的美景讚不絕口,但實際上,理塘曾是全國貧困縣,剛剛退出貧苦縣序列不久,如何通過持續發展理塘經濟,讓理塘不再「返貧」,是這些人關注的問題。
作為佛弟子,我們同樣要關注社會上發生的熱點事情,起碼保證自己不落伍。從丁真爆紅這件事中,佛弟子要關注這件重要的事情。
丁真爆紅後,有心的人很擔心他的未來,怕他成為資本賺錢的工具,也害怕一個從小窮慣了,也窮怕了的大男孩,承受不了突如其來的劇變,淪為金錢的奴隸,失去了原有的純真。
丁真的做法,讓很多人懸著的心放下了,他選擇成為理塘政府下屬的一家文旅公司成為一名普通的員工,擔任理塘旅遊形象大使,為發展自己家鄉的文旅貢獻力量。
對於丁真來說,沒有拿自己的流量換錢,沒有忘記曾經生他、養他的熱土,懂得為自己的家鄉出力,這無疑就是一種不失本我,是一種不迷失,更是一種回歸。就這點而言,正是佛弟子要學習、堅守的重要品質。
2600多年前,悉達多太子出家學道,在菩提樹下,他開悟成了佛陀,他明白了眾生皆有佛性,只是因無量劫的輪迴,眾生的佛性被無明蒙蔽了。
於是,佛陀踏上了一條幫助眾生找尋佛性,找回迷失本我的艱難之路。如果不學習佛陀的真理教言,我們絲毫意識不到,我們是在迷失、迷妄中渾渾噩噩生活的。
因為貪嗔痴慢疑,我們每天都在做著不同的錯事;因為執著於色聲香味觸法,我們每天都以假為真,以有為實,為著那許多虛假、錯誤的事情而努力。我們會因為這個東西好吃,而生起貪心;我們會因那個人或那個物是「我的」,而心生執著······就是在種種的妄想之下,我們離光明越來越遠。
學佛,就是為了看清自己的問題所在,進而通過一定的方法,攻克我們遇到的種種問題,把被蒙蔽的佛性找回來,清淨內心,獲得一顆妙明真心,獲得不生不滅的生命形態。
另外,不迷失、找到本我,是每一個佛弟子都應該做的事情,如果在學佛的過程中,這件事忘記了,把更多的經歷放在追求世間的利益,追求圓滿世間願望上,就真的走錯了路。
雖然很多經典中,都明確告訴我們,這尊佛能讓我們有錢,那尊菩薩能讓我們長壽,但不論是哪一位佛菩薩,他們都是為了指引眾生「直至菩提」的,佛菩薩在救度眾生的過程中,不論以何種方便之法利益眾生,他們都從未迷失,始終都會在菩提的統領下,救度眾生。
作為他們的學生,我們又有什麼理由迷失?在丟掉本我後,而不努力回歸真我呢?祝願丁真能永葆一顆純真的心,祝願天下所有佛弟子不迷失、懂得「回歸」,因為只有不迷失,才有光明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