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國大健康產業規模及十大健康產業園匯總分析

2020-12-22 東方財富網

  隨著居民收入水平提高,消費結構升級加快,人們對生活質量的要求日益提高,我國大健康產業市場前景廣闊。

  目前,我國大健康產業發展處於初級階段,具有巨大的市場潛力,美國著名經濟學家保羅?皮爾澤曾將其稱為繼IT產業之後的全球「財富第五波」,特別對於中國來說,目前「健康中國」戰略進一步提升了大健康產業的地位,未來大健康產業前景光明。2017年國內大健康產業總產值約6萬億元,預計到2019我國大健康產業將超過7萬億規模。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隨著健康中國戰略的持續推進,健康產業正在逐漸佔據頂層設計的重要位置,成為各方資本競相追逐的朝陽產業。目前布局大健康產業主要有三種類型企業:1、以康美藥業為代表的醫藥健康領軍企業,其主要圍繞原油核心業務打造大健康產業神態,完善產業整體布局。2、以萬達、恆大為代表的房地產企業,其力圖通過合作、併購、自建等方式快速進入大健康領域,搶佔未來發展先機。3、以騰訊、百度、阿里為代表的網際網路企業,其希望將移動網際網路、人工智慧等信息技術與大健康產業向融合,打造新興領域。

  從產業園區來看,目前我國有哪些大健康產業園區呢?

  1。天獅國際健康產業園

  一、項目概況

  項目位於天津新技術產業園區武清開發區,佔地1平方公裡,總投資將達到70億元,其中,一期:總佔地面積約860畝,總建築面積達45萬平方米。二期佔地約400畝,總建築面積近30萬平方米。項目包括集團辦公總部大樓和教育培訓中心,現代化、信息集成化的生產和物流中心,配備世界一流設備的研發質檢中心及生命醫學研究中心等。

  二、項目定位

  園區是集產品研發、中試、生產製造、國際物流、國際營銷、國際教育與培訓、國際旅遊與研討、國際康復、養生保健、健康管理為一體,產學研緊密結合,可實現生產及物流分撥自動化、倉儲立體化、運營現代化、管理人性化、發展環保化的多功能產業園區。

  三、發展目標

  產業園建成後將形成兩條新的產業鏈,年產值達300億元人民幣的國際化標準的生產、物流、研發、質檢產業鏈;和以會議、會展、酒店、健康管理中心為主導的第三產業服務鏈。

  四、規劃布局

  園區規劃五大區域:全球總部區域、人居區域、休閒區域、會議、研發區域

  全球總部區域,總部;

  人居區域,該劃分區域內主要功能為住宿;

  休閒區域,區域為休閒區,是宴請賓客、休閒調整的地方;

  會議、研發區域,該劃分區域包含研發中心、國際會議中心等;生產區域,主要為生產、製造車間與倉儲。

  五、項目特色

  1、著眼全球發展,擴大產能規模,提升研發質檢水平,建設世界一流產業基地現代化廠房、全自動化物流倉儲,達到國際化標準、國際化標準的研發中心、精益求精的質檢中心

  2、項目建設著重考慮環渤海經濟發展的需要,大力發展第三產業。我們將在國家旅遊局批准的「全國工業旅遊示範景點」的基礎上,大力建設全球旅遊、教育研討、國際培訓、醫療康復等相關基礎設施,形成京津之間配套設施完善的第三產業基地。

  3、依託天獅集團全球資源及國際健康產業園的建設,抓住環渤海經濟發展的重大機遇,建設天獅產業集群示範基地。

  2。中谷生命科學醫療器械產業園

  一、項目概況

  項目位於安徽省寧國市,距寧國市市區2公裡,佔地約500萬平方米,總投資53億元,園區內設有企業總部,佔地200畝,建設一個CBD商務中心;倉儲物流,醫械市場佔地502畝,建設一個醫療器械銷售物流中心和醫械大市場,佔地114畝的會展,大酒店休閒中心為國際一流的醫療器械展示中心和信息發布中心,生活配套中心佔地503畝建設一個秀美家園。

  二、項目定位

  中谷生命科學醫療器械產業園是一座集生產、商務辦公、技術化、經銷、展會、學校、醫院、金融、生活、生態於一體的現代城市化工業園區,為醫療科技企業提供生產、研發、銷售一體的特色創業平臺,具有級別高、定位高、規模大、品種齊、品味高、服務好的綜合優勢。中谷生命科學醫療器械產業園是醫療科研、專利產品孵化的專業基地。

  三、發展目標

  中谷集團力爭將中谷生命科學醫療器械產業園打造成中國醫療器械集散地、國際醫療器械研發孵化中心、中國醫療器械產業基地和安徽省醫療器械招標採購中心。

  四、規劃布局

  中谷生命科學醫療器械產業園根據功能分為:生產製造基地、總部基地、配套服務基地三大板塊。生產製造基地佔地4600畝,分為生產加工製造、出口加工配套和技術孵化三部分。總部基地佔地800畝,集行政辦公、市場、會展、賓館、商住、專家樓為一體,功能完備,提升園區整體服務能力。配套服務基地佔地300畝,建立專業化、現代化的配套服務體系。

  五、項目特色

  中谷生命科學醫療器械產業園是國內現今唯一的高級別、專業化、城市化產業園,與企業合作的的現代化企業園運作思路,減少政府運營成本,開創了飛地經濟、合作辦園的新模式。高標準、高起點的開展園區建設。產業園充分依靠和發揮政策作用,強化政府的服務功能,積極開展研發配套合作,打造專業化產業鏈,形成基地化大生產,提升園內企業的的知名度,增強市場影響和競爭力,並取得良好的社會效益。

  產業園的全新運作模式引領入園企業高效發展,為入園企業降低成本,並創造更多商業機會,增加產值,擴大收益,同時全新的商業模式也使產業園快速招商、快速建設,形成行業的航空母艦,促進生產和資本的有效對接,提升生產力、發展商業終端,實現產業園帶來的綜合效益,與城市相融,提升地區的影響力。

  中關村高端醫療器械產業園

  一、項目概況

  中關村高端醫療器械產業園位於北京市大興區生物醫藥產業基地三期中部,生物醫藥國際企業花園用地範圍內,大興生物醫藥產業基地0501街區18號和23號兩地塊。項目規劃用地面積19.19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為28.79萬平方米。重點發展高端醫療器械研發總部、新型高端醫療器械生產製造、醫療器械企業孵化成長、醫療器械支撐服務等四大產業功能。

  二、項目定位

  產業園以高端醫療器械產業為主,集研發、孵化、生產為一體,打造高端醫療器械產業集群

  三、發展目標

  以創建三位一體的綜合園區為目標,建成後,將成為首都醫療器械研發和創新活動的新高地。建設具有中國傳統元素的現代醫藥創新社區。

  四、規劃布局

  園區建設分為標準化生產基地、小型研發中心、中小企業孵化器、園區服務中心及產業服務中心等五大功能分區。

  五、項目特色

  項目通過引入「智慧谷」和「中國庭院」的概念,圍繞「高端引領、創新示範、產業生態、功能完善」的發展思路。以大尺度的中央開放空間作為園區的主要交流空間和景觀中心,充分利用地下空間與屋頂花園,通過連廊形成立體式的步行網絡,提高空間使用的整合度。

  項目通過室內中庭、咖啡廳、下沉式庭院、觀景平臺等非正式交流空間,創造輕鬆自由的氛圍,打造創新社區,並為企業提供一站式服務、社區化服務和全周期服務。

  南京國際健康產業園

  一、項目概況

  南京國際健康產業園是經南京市政府批准、由南京醫藥股份有限公司承建的南京市重點都市產業園。園區位於南京城市綠肺——風景秀美的雨花臺景區小行山上。園區佔地面積20萬m2,建築面積30萬m2,總投資5億元以上。以健康養生服務為主題,包括第三方體檢中心、高端醫療保健中心、中醫藥研發及孵化中心、健康文化博覽中心、休閒養生區、酒店會所區和商務辦公區。

  二、項目定位

  園區定位理念:文化園區、健康休閒園區、生態園區、信息化管理園區、和諧安全園

  南京國際健康產業園立足南京都市圈,服務長三角,打造南京醫藥健康產業高地和輻射長三角的健康養生一站式服務平臺。

  三、發展目標

  南京國際健康產業園將成為南京主城區內規模最大、功能最全、環境最美、服務最優的都市產業園區。

  四、規劃布局

  規劃布局:一個中心,四個組團

  一個中心:辦公服務區

  四個組團:研發一區,醫學研究區,研發二區,物流園區

  以健康養生服務為主題,以商務辦公、高端醫療保健、產品研發和孵化作為園區的主要功能定位。其中高端醫療保健主要包括:服務高端人群的第三方體檢;以數字家庭健康網絡為支撐的老中醫專家門診;以藥膳、針灸、推拿、刮痧為主的傳統中醫養生保健;以瑜伽、氣功、心理疾病治療服務為主的現代心理衛生保健以及中醫保健培訓等。1、第三方體檢中心、2、高端醫療保健中心該中心、3、中醫藥研發及孵化中心、4、健康文化博覽中心、5、休閒養生區、6、酒店會所區、7、商務辦公區

  五、項目特色

  園區將提供多層次、全方位的完善服務,以滿足企業服務需求為職責和使命,協調、組織和督促園區各種服務資源,不斷完善園區行政服務平臺,為入園企業創造一流的行政、商務服務體系。

  1、為入駐企業提供工商、稅務、金融、保險等管理與個性化服務;

  2、代理項目科技申報、貸款、註冊,成立內部創業基金,提供項目孵化;

  3、提供一站式服務,保安人員、保潔人員、設備維護人員以專業水準確保園區的良好運營及星級管理式服務。

  武漢健康城

  一、項目概況

  項目位於湖北省武漢市蔡甸區,地處武漢繞城高速以東,知音湖大道以西,天鵝湖大道以北,在後官湖生態綠稧內,自然景觀資源良好。建設用地2400畝。

  二、項目定位

  度假風格的健康社區,基於多層次的活動與設施。

  項目五大開發內容:養老、康體養生、醫療保健、娛樂與旅遊、休閒與開放空間。在依託項目所處地良好的自然生態環境下,建設一個具有鄉野度假氛圍、恬靜溫暖、溫馨與活力兼而有之、生態可持續、人性尺度、空間親密的養老社區。

  三、發展目標

  創建具有度假氛圍的社區、堅持低密度開發與大面積綠地、維護自然生態與和諧、創建高安全係數的社區。

  四、規劃布局

  以基地中心為湖體及生態綠地,道路沿著山脊線,並串聯起主要視線廊道,生態將空間區隔為不同功能組團,公園走廊沿著山脊線串聯起所有的組團,貫穿基地的養生景觀帶串聯四大板塊:養老、養生、醫療、旅遊休閒中的各項核心功能。

  五、項目特色

  堅持低密度開發養老社區,將大面積的綠地開放空間引入社區,維持自然生態環境與人工環境平衡,降低社區安全隱患,多層次的配套設施與老年人活動空間相互聯繫,功能複合、生活便利的完整社區。

(責任編輯:DF378)

相關焦點

  • 2020年中國5G產業布局現狀及十大5G產業園案例分析(圖)
    中商情報網訊:2019年是中國5G商用元年。全國各省將5G列為2019年重點發展任務,並相繼出臺5G發展規劃。自2019年6月6日工業和信息化部正式頒發5G商用牌照以來,各大運營商正緊鑼密鼓的布局5G,隨後陸續推出5G手機套餐,開始正式商用。5G技術將融合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實現萬物互聯並全面賦能數字經濟發展。
  • 創義美獲得「中國大健康產業十大影響力品牌」榮譽
    2019年10月,創義美受中國大健康產業高峰論壇組委會邀請,出席了「2019中國大健康高峰論壇」。中國大健康產業高峰論壇是由世紀採風與國內大眾媒體聯袂發起的,以「健康夢?中國夢」為主題的高峰論壇。創義美總經理金光彥先生在「2019大健康產業高峰論壇」圓桌論壇發表講話《2019中國大健康產業高峰論壇》,創義美是高電位行業內唯一一家入選的企業,經過中國大健康產業高峰論壇組委評選
  • 中國健康產業聯合會健康產業十大品牌推薦活動盛大啟幕
    ——中國健康產業聯合會主辦的「2018·健康產業十大推薦品牌」 活動正式拉開帷幕。  中國健康產業聯合會旨在響應黨中央國務院關於服務企業和民眾,為企業去庫存,幫民眾來創業的號召,以維護健康產業工作者的合法權益,團結國內健康企業力量,助推中國大健康產業持續發展。並通過行業峰會、學術交流、刊物出版等,為提高全民族的健康素質做出貢獻。
  • 籤約10個大健康項目,投資額529億,打造光谷南大健康產業園新地標
    6月29日上午,武漢市江夏區召開打造中部地區大健康產業新地標動員大會,江夏區委負責人在大會上作動員講話。2019年,為認真落實健康中國和健康湖北建設要求,武漢市選址江夏區鄭店街,規劃面積85平方公裡,推出光谷南大健康產業園,以「國家戰略、湖北貢獻、市級項目、江夏擔當」為發展使命,按照「一園三區、產城融合、藥械聯合、醫養結合」的產業定位,全力打造武漢市第五個國家級產業基地。
  • 2020年中國大數據產業規模有望突破10000億元(附圖表)
    中商情報網訊: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物聯網、雲計算產業的深入發展,大數據國家戰略的加速落地,2019年大數據體量呈現爆發式增長態勢。大數據產業是對數量巨大、來源分散、格式多樣的數據進行採集、存儲和關聯分析,從中發現新知識、創造新價值、提升新能力的新一代信息技術和服務業態。
  • 10大項目投資529億元!「大健康」產業變身武漢疫後重振的「彈跳器」!
    2019年,為認真落實健康中國和健康湖北的要求,武漢市選址江夏區鄭店街,規劃建設光谷南大健康產業園,面積85平方公裡,按照「一園三區、產城融合、藥械聯合、醫養結合」的產業定位,全力打造武漢市第五個國家級產業基地。
  • 壹號健康空間產業園 開啟產業地產新引擎
    近年來,城區城市框架的不斷拉大,茌平已於2019年正式撤縣劃區,東南片區正處於「聊茌東都市圈」核心位置,高新區已然成為城區發展的重中之重。在《聊城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控制性詳細規劃》中提到,高新區總體定位為低碳化、智慧化、集約化國家級生態高新產業園區;區域功能定位為冀魯豫三省交界地區綠色生態產業示範園、聊城市科技創新基地。
  • 美年健康:用數位化迎接大健康產業的黃金時代
    在近日舉辦的第二屆世界大健康產業高峰論壇上,美年健康集團董事長俞熔提出,中國醫療健康市場迎來新機遇,未來將是大健康產業的黃金十年,而科技是大健康產業發展的永動機,「流量入口」和「健康數據」將成為新型醫療資本。
  • 2020年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園行業發展調研與市場前景分析報告
    圖表 2019-2020年中國醫療器械製造業專利申請狀況分析  圖表 2019-2020年中國儀器儀表製造業專利申請狀況分析  圖表 2019-2020年中國辦公設備製造業專利申請狀況分析  圖表 2019-2020年中國計算機製造業專利申請狀況分析
  • 國肽膠原蛋白肽榮獲「2019大健康產業十大推薦產品」
    5月26日,由消費日報社主辦的「2019中國大健康產業誠信發展論壇暨大健康行業誠信自律倡議行動」在京成功舉辦。國家衛生部原副部長殷大奎,消費日報社總編輯、副社長李振中,國家衛健委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室主任郝曉寧,中國保護消費者基金會會長侯貴良等近百位領導嘉賓出席活動。
  • 從零產業到現代農業——湖北運鴻集團大健康生態產業園發展紀實
    尤其是運鴻產業園1200畝大棚產業園,因缺技術,田家鎮農技中心人員經常到大棚產業園指導管理,確保了1200畝大棚黃瓜、苦瓜等有機蔬菜茁壯成長,為集團大健康產業的發展保駕護航。」蔡金國頗有感觸地說。  加工增值 實現三產融合發展  「普通食品功能化,功能食品日常化」是湖北運鴻集團大健康產品的經營理念。
  • 2020年產業園區經濟或達4.6萬億 中國產業園有哪些類型?
    產業園發展歷程中國產業園經歷了4大階段。1979年,中國第一家產業園區——深圳蛇口工業區的建立拉開了我國產業園區建設的序幕,我國產業園區至此發展起來。1984年大連經開區的掛牌代表著我國產業園區進入開發區與高新區模式的初創探索期及經驗推廣期。
  • 2019年中國醬油品牌市場現狀及細分市場佔比與規模走勢分析
    醬油在調味品市場消費匯總佔比超60%,是調味品消費量較大的產業,隨著人們對健康意識的加強,對飲食上非常注重品牌及營養成分,同時近年來調味品市場逐漸注重品牌發展,文化及標準化建設帶動調味品行業的發展,據中國調味品協會數據顯示,2018 年國內百強調味品企業收入938.77 億元,行業集中度呈上升態勢。據2018年我國調味品市場消費細分市場佔比中,其中醬油佔比達到了62%.
  • 姚曉菲獲評2017中國健康產業十大年度人物
    2017年9月28日,中國企業博鰲論壇暨2017中國大健康產業博鰲論壇在海南博鰲隆重舉行,此次論壇圍繞「續寫新絲路,開啟新徵程」為主題,秉承開放包容、互學互鑑、互利共贏為核心的絲路精神,搭建各界合作交流平臺,推動大健康行業創新、健康、有序發展。
  • 大健康產業迎來新機遇!
    2019年中國65歲及以上人口佔比達12.6%,從發展趨勢看,中國人口老齡化速度和規模前所未有,2022年將進入佔比超過14%的深度老齡化社會,2033年左右進入佔比超過20%的超級老齡化社會。
  • 醫療互聯 常州鐘樓區打造健康醫療大數據產業生態圈
    中國江蘇網9月26日常州訊(顧克琦 趙家瑋)9月25日上午,健康醫療大數據生態建設發展會議暨國家健康醫療大數據(東部)中心成果發布會在常州市鐘樓區舉行。發布會上,原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副主任、中國衛生信息與健康醫療大數據學會會長金小桃、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副總經理陳旭、江蘇省衛健委副主任蘭青分別作了重要致辭;江蘇省衛健委、常州市衛健委、常州二院及常州健康醫療大數據運營有限公司分別就全省「網際網路+醫療健康」及健康醫療大數據應用示範建設成果、國家健康醫療大數據(東部)中心「四大中心」及雲管平臺建設成果、常州二院智慧醫院建設成果
  • 2019四川十大產業園區榜單揭曉 新都智慧物流產業園上榜
    12月23日,被譽為四川經濟界「奧斯卡」獎的「榜樣中國·2019四川十大經濟影響力人物」頒獎典禮在仁壽舉行。記者從現場了解到,新都智慧物流產業園摘得了「2019四川十大產業園區」榮譽。新都智慧物流產業園是成都市規劃布局的66個產業功能區之一,規劃面積達131平方公裡,是成都市現代物流、現代商貿產業集中發展區,高度集聚的產業和發達的物流網絡,為園區的發展奠定了雄厚的基礎,目前園區已發展成為全國最大的公路物流樞紐。
  • 國辦發文促進中醫藥產業發展 2019年中國中醫藥行業最新政策匯總...
    《意見》內容主要包括:一、健全中醫藥服務體系,二、發揮中醫藥在維護和促進人民健康中的獨特作用,三、大力推動中藥質量提升和產業高質量發展,四、加強中醫藥人才隊伍建設,五、促進中醫藥傳承與開放創新發展,六、改革完善中醫藥管理體制機制。《意見》提出,黨和政府高度重視中醫藥工作,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把中醫藥工作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中醫藥改革發展取得顯著成績。
  • 莆田將建設醫療健康產業園
    N海都記者 陳盛鍾 海都訊6月28日,在莆田市舉行的莆田(中國)健康產業總會成立大會上,工商銀行、中信銀行、招商銀行、民生銀行、上海銀行以及醫界貸等6家金融機構,與莆田(中國)健康產業總會籤訂戰略合作協議,授信總額達1600多億元,這也是目前國內醫療類產業聯盟獲得的最大規模銀行授信。
  • 北大資源「健康+」戰略再進階 大健康產業園開園
    9月27日上午,以「科創聚能 健康未來」為主題的北大資源大健康產業園開園儀式在新落成的園區報告廳舉辦,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生物醫學工程學會副理事長、北京大學健康系統工程研究所所長俞夢孫,北京市昌平區科學技術委員會黨組書記、主任王晨光,北大醫學部副主任肖淵,方正集團董事、總裁兼執行長謝克海,方正集團副總裁、北大資源集團CEO曾剛,北大資源大健康戰略研究院院長陳立奇以及近百名大健康領域的知名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