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學院首批學生返校

2020-09-05 滁州學院

歷經漫長的寒假,5月6日,滁州學院首批學生陸續返校,開學複課工作開始有序進行。報到現場,掃「安康碼」、量體溫、消殺、填寫承諾書等工作有條不紊。校黨委書記陳潤,黨委副書記、校長鄭朝貴,黨委常委、副校長吳開華到現場看望了返校學子和檢查了報到工作。

根據學校疫情防控應急指揮部發布的公告,按照分批錯峰開學的原則,自5月6日起,學生按照分期分批原則返校。首批返校學生為2016級畢業生。此前,為確保複課工作安全有序的進行,學校細化防控方案,做足各項防控措施,開展疫情防控應急演練,為學生們順利返校復學保駕護航。

按照學校的返校工作安排,科學確定了返校學生分類,對正常返校同學,提前通知其做好居家隔離、每日健康打卡、學習防控知識並通過測試。並需提前提出返校申請、申報返校行程、了解報到流程。為減少交叉接觸,學校還引導學生家長即送即走,一律不進入校園。

開學後,學校將實行嚴格的校園封閉管理、健康監測、日報制度、加強就餐管理、住宿管理、實施定期消毒。把健康教育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知識的宣傳學習作為學生返校後的第一課,通過多種途徑和形式,廣泛宣傳疫情防控知識,確保疫情防控宣傳信息及時傳達到每位學生。認真組織開展戰「疫」專題教育、生命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愛國主義教育,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有關部門、各學院根據疫情防控工作需要形式靈活的開展教育教學活動。對困難學生給予重點關愛和幫扶,把疫情對學生帶來的衝擊降到最低。

相關焦點

  • 滁州學院2020年秋季學期首批學生返校
    8月23日至24日,滁州學院迎來2020年秋季學期首批返校學生,報到現場,掃「安康碼」、量體溫、消殺、填寫承諾書等環節井然有序地進行。,按照「應到盡到」的原則,安排符合返校條件的學生「錯區域、錯層次、錯時、錯峰」有序穩妥全面返校復學。
  • 青島港灣職業技術學院迎來首批返校學生
    5月25日,按照上級教育主管部門關於分批錯峰返校的相關要求,在經歷了5個多月的漫長等待後,青島港灣職業技術學院迎來了2020年春季學期首批返校學生。學校各級管理部門逐一落實學生的健康狀況和返校交通信息,並通過網絡主題班會等形式就學生返校前的準備、返校途中的防控措施及返校後的防控要求進行了介紹說明。
  • 河北工程技術學院迎來首批返校學生
    「滴——體溫正常,請通過」,闊別200多天後,我校迎來了藝術與傳媒學院、建築與設計學院首批共計約2000名學生返校復學。按照省委、教育廳統一部署,我校向教育廳備案,在順利通過教育廳、屬地聯合督查組等現場檢查後,經反覆演練、周密部署,終於在9月8日、9日兩天,迎接到我校首批返校學生。
  • 今天,肇慶學院首批學生返校,實行封閉式管理
    今天,肇慶學院首批學生返校,實行封閉式管理 2020-05-19 19: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滁州學院2020下半年開學時間(秋季學期老生開學返校須知)
    二、學生返校時間和報到地點安排   根據教學實際需要,並從有利於防控角度出發,擬定自8月23日起至8月31日,分批次、分學院安排符合返校條件的老生有序返校,並按「先返校先上課」原則,組織學生開展教育教學活動。
  • 8月23日起 滁州學院2020年秋季學期老生有序返校
    二、學生返校時間和報到地點安排根據教學實際需要,並從有利於防控角度出發,擬定自8月23日起至8月31日,分批次、分學院安排符合返校條件的老生有序返校,並按「先返校先上課」原則,組織學生開展教育教學活動。
  • 山財大東方學院首批學生安全返校
    齊魯網·閃電新聞5月28日訊5月26日,山東財經大學東方學院迎來2020年春季首批返校學生。上午7時許,乘坐1230次列車的三位來自遼寧的同學被接回學校。在西大門,經過行李消毒、核驗健康碼、信息登記、核酸檢測、紅外線測體溫等環節後,由輔導員帶領到各自宿舍。整個入校環節嚴格細緻而不失溫情。
  • 安陽學院迎來首批返校學生
    大河網訊(記者 丁賽賽 通訊員 姚林茹 )8月27日至29日,安陽學院迎來2020年秋季學期首批返校學生。記者在現場看到,早上7點,負責引導學生返校的工作人員就已到位。返校同學間隔1米有序排隊,核驗身份、測量體溫、出示健康碼、行李消殺、信息登記……按照事先安排好的流程,每個檢驗環節有條不紊,返校同學有序報到。
  • 迎來首批學生返校,北京物資學院將實行封閉式管理
    8月29日,北京物資學院迎來了首批返校學生。根據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關於做好全市各級各類學校 2020-2021 學年秋季學期開學工作的通知》要求和《北京物資學院2020年秋季學期學生返校開學》部署,學校精心組織、周密安排、穩步推進,綜合考慮秋季學期工作安排和疫情防控條件,細化落實,嚴格按照「錯區域、錯層次、錯時、錯峰」的原則開展了學生返校工作。
  • 北京電子科技職業學院迎來秋季學期首批返校學生
    喜迎學子重返校 再譜電科新篇章——北京電子科技職業學院迎來秋季學期首批返校學生「終於回來了!特別想念學校,看著熟悉的校園,感覺心安了很多,現在只想馬上回到宿舍,等待同學們回來。」北京電子科技職業學院汽車工程學院18汽修士官1班喻甫入校時激動地說。
  • 山東藝術學院2020年秋季學期首批學生返校報到
    8月30日,我校迎來2020年秋季學期首批返校學生,共有音樂學院、美術學院、電影學院、書法學院1961名學生返校報到,開啟新學期的學習生活。 首批學生返校報到之際,黨委書記馬東驊、院長王力克、黨委副書記孔祥華、副院長蘭紹彤及黨辦院辦、學生處、教務處、研究生處、後勤管理處、保衛處等部門負責人,先後到兩校區大門口、音樂學院、美術學院、書法學院、電影學院和餐廳、學生公寓、醫務室檢查,實地查看了學校隔離區、各教學單位臨時留觀室等場所布置情況,公寓日常維護和戲劇學院、戲曲學院、醫務室等校園改造提升工程進展情況,並與工作人員和返校學生親切交談,及時了解疫情防控各項措施落實情況和學生返校情況
  • 返校複課正當時 馬鞍山學院迎來春季學期首批1300餘名學生
    迎來了首批返校學生。返校現場,學生通過完成行李消毒、體溫測量、健康碼識別、身份核驗、返校報到等進校流程,首批1300餘名畢業生順利重返校園。,根據學生返校工作方案,馬鞍山學院校防控辦、學生工作處、各二級學院通過釘釘和「今日校園」精準摸排學生返校前14天健康信息、出行軌跡,認真審核返校申請,做好返校前的學生信息收集登記工作,為現場報到做好各項準備工作。
  • 河北北方學院2020年秋季學期首批學生返校
    未來網高校頻道9月7日訊(記者 楊子健 通訊員 侯智)9月3日,河北北方學院迎來2020年秋季學期首批返校學生。在工作人員指引下,學生們依次測量體溫、核驗身份、提交14天內核酸檢測報告、提交《個人14天健康登記表》和《個人健康承諾書》等,現場井然有序。
  • [終於等到你]平頂山學院首批學生順利返校
    5月16日,在「外防輸入、內防反彈,方便快捷、安全有序」原則的指導下,平頂山學院2020屆首批253名符合返校條件的畢業生順利返校,拉開了2020年春季學期返校復學的序幕,寧靜多時的校園重新煥發出勃勃生機。
  • 黑龍江省各高校返校進行時:嶄新面貌迎接首批返校學生
    來源:東北網東北網6月8日訊 (記者 許諾) 連日來,黑龍江省各高校學生陸續返回校園。記者從黑龍江農墾職業學院了解到,該校首批返校學生已於7日起分批、錯峰返校,學校工作人員迎接返校學生,為學生返校復學按下重啟鍵。點對點接送學生順利返校。 食堂工作人員對食品包裝消毒,學生無接觸取餐。
  • 四川首批返校高校 西華大學學生開始分批陸續返校
    西華軒 川報觀察記者 江芸涵「同學,歡迎回學校,請出示返校電子憑證和健康碼!」8月15日,西華大學迎來了2020年秋季學期返校報到的首批學生。據了解,作為省內首批返校的高校之一,西華大學學生於8月15日-17日、8月22日-23日、8月30日、9月4日-6日分四個批次錯時有序開學。
  • 常州大學城首批學生返校
    9月是開學季,4號上午,常州紡織服裝職業技術學院的學生陸續返校,該校也是常州首批開學的常州高職院校,寂靜了9個月的大學城即將恢復往日的勃勃生機。程曼玉是常州紡院二年級的學生,上午九點,她的父母一起將她送到學校門口,叮囑她在學校好好學習生活。
  • 錯峰開學 分批返校 青島濱海學院迎來首批返校生
    8月28日,青島濱海學院秋季學期錯峰開學,迎來今秋第一批返校生。測量體溫、登記信息、「一碼一查」是濱海學院返校基本流程中的部分環節。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省委省政府和省教育工委省教育廳「最大限度復學,最嚴防控標準」的決策部署, 青島濱海學院以「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障師生安全」為目標,堅持人物同防、多病共防、落實「四早」防控措施,協同各部門、各學院、各重點崗位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科學制定開學方案、做好開學工作準備,確保學生返校開學各項工作安全有序進行。
  • 我校迎來春季學期首批返校學生
    5月20日上午,按照「錯峰錯時、分期分批」返校的開學要求,我校迎來2020年春季學期首批返校學生。校領導曹勝強、李東、曾憲明、李目海在校門口迎接返校學生,並現場檢查指導學生返校各項工作落實情況。校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各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在報到現場指揮調度、協調解決相關問題,為學生重返校園保駕護航。
  • 清華、北航迎來首批返校學生
    餘名返校的研究生。學生綜合服務樓前的小廣場上,迎新服務區準備了有趣的互動和豐富的禮品,幫助新生了解清華文化、熟悉校園環境、融入校園生活,開啟嶄新的人生篇章。 清華大學本屆研究生應報到新生共計9400餘人,其中碩士生6000餘人、博士生3000餘人,中國學生(含港澳臺地區)8400餘人、國際學生1000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