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黃庭堅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傳書謝不能。
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蘄三折肱。
想見讀書頭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想見 一作:想得)
【譯文】
我住在北方海濱,而你住在南方海濱,欲託鴻雁傳書,它卻飛不過衡陽。
當年春風下觀賞桃李共飲美酒,江湖落魄,一別已是十年,常對著孤燈聽著秋雨思念著你。
你支撐生計也只有四堵空牆,艱難至此。古人三折肱後便成良醫,我卻但願你不要如此。
想你清貧自守發奮讀書,如今頭髮已白了罷,隔著充滿瘴氣的山溪,猿猴哀鳴攀援深林裡的青藤。
【注釋】
(1)此詩作於神宗元豐八年(1085),其時詩人監德州(今屬山東)德平鎮。
(2)「我居」句:《左傳·僖公四年》:「君處北海,寡人處南海,惟是風馬牛不相及也。」作者在「跋」中說:「幾復在廣州四會,予在德州德平鎮,皆海濱也。」
(3)寄雁」句:傳說雁南飛時不過衡陽回雁峰,更不用說嶺南了。
(4)四立壁:《史記·司馬相如傳》:「文君夜奔相如,相如馳歸成都,家徒四壁立。」
【創作背景】
這首詩作於宋神宗元豐八年(1085年),此時黃庭堅監德州(今屬山東)德平鎮。黃幾復,名介,南昌(今江西南昌市)人,兩人少年交遊,交情很深。
黃庭堅為黃幾複寫過不少詩,如《留幾復飲》、《再留幾復飲》、《贈別幾復》等。此時黃幾復知四會縣(今廣東四會縣)。當時兩人分處天南海北,黃庭堅遙想友人,寫下了這首詩
【賞析】
「我居北海君南海」起勢突兀。寫彼此所居之地一「北」一「南」,已露懷念友人、望而不見之意;各綴一「海」字,更顯得相隔遼遠,海天茫茫。作者跋此詩云:「幾復在廣州四會,予在德州德平鎮,皆海濱也。」
「寄雁傳書謝不能」,這一句從第一句中自然湧出,在人意中;但又有出人意外的地方。兩位朋友一在北海,一在南海,相思不相見,自然就想到寄信;李白長流夜郎,杜甫在秦州作的《天末懷李白》詩裡說:「涼風起天末,君子意如何?鴻雁幾時到,江湖秋水多!」強調音書難達,說「鴻雁幾時到」就行了。黃庭堅卻用了與眾不同的說法:「寄雁傳書——謝不能。」
第二聯在當時就很有名。這兩句詩所用的詞都是常見的,但正是黃庭堅這樣遣詞入詩,才創造出如此清新雋永的意境,給人以強烈的藝術感染。
據《黃幾復墓志銘》所載,黃幾復於熙寧九年(1076年)「同學究出身,調程鄉尉」;距作此詩剛好十年。結合詩意來看,黃幾復「同學究出身」之時,是與作者在京城裡相聚過的,緊接著就分別了,一別十年。
這兩句詩,上句追憶京城相聚之樂,下句抒寫別後相思之深。詩人擺脫常境,不用「我們兩人當年相會」之類的一般說法,卻拈出「一杯酒」三字。「一杯酒」,這太常見了,但惟其常見,正可給人以豐富的暗示。詩人還選了「桃李」、「春風」兩個詞。這兩個詞,也很陳熟,但正因為熟,能夠把陽春煙景一下子喚到讀者面前,用這兩個詞給「一杯酒」以良辰美景的烘託,就把朋友相會之樂表現出來了。
「江湖」、「夜雨」、「十年燈」,作了動人的抒寫。「江湖」一詞,能使人想到流轉和飄泊,「夜雨」,能引起懷人之情。在「江湖」而聽「夜雨」,就更增加蕭索之感。「夜雨」之時,需要點燈,所以接著選了「燈」字。「燈」,這是一個常用詞,而「十年燈」,則是作者的首創,用以和「江湖夜雨」相聯綴,就能激發讀者的一連串想像:兩個朋友,各自飄泊江湖,每逢夜雨,獨對孤燈,互相思念,深宵不寐。而這般情景,已延續了十年。
「桃李春風」與「江湖夜雨」,這是「樂」與「哀」的對照;「一杯酒」與「十年燈」,這是「一」與「多」的對照。「桃李春風」而共飲「一杯酒」,歡會極其短促。「江湖夜雨」而各對「十年燈」,飄泊極其漫長。快意與失望,暫聚與久別,往日的交情與當前的思念,都從時、地、景、事、情的強烈對照中表現出來,令人尋味無窮。張耒評為「奇語」,並非偶然。
後四句,從「持家」、「治病」、「讀書」三個方面表現黃幾復的為人和處境。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蘄三折肱」。這兩句,也是相互對照的。作為一個縣的長官,家裡只有立在那兒的四堵牆壁,這既說明他清正廉潔,又說明他把全部精力和心思用於「治病」和「讀書」,無心、也無暇經營個人的安樂窩。
「治病」句化用《左傳·定公十三年》記載的一句古代成語:「三折肱,知為良醫。」意思是:一個人如果三次跌斷胳膊,就可以斷定他是個好醫生,因為他必然積累了治療和護理的豐富經驗。作者稱黃幾復善「治病」、但並不需要「三折肱」,言外之意是:他已經有政績,顯露了治國救民的才幹,為什麼還不重用,老要他在下面跌撞呢?
尾聯以「想見」領起,與首句「我居北海君南海」相照應。在作者的想像裡,十年前在京城的「桃裡春風」中把酒暢談理想的朋友,如今已白髮蕭蕭,卻仍然像從前那樣好學不倦。他「讀書頭已白」,還只在海濱作一個縣令。其讀書聲是否還像從前那樣歡快悅耳,沒有明寫,而以「隔溪猿哭瘴溪藤」作映襯,就給整個圖景帶來悽涼的氛圍;不平之鳴,憐才之意,也都蘊含其中。
黃庭堅主張「寧律不諧而不使句弱」。他的不諧律是有講究的,從拗折之中,見波峭之致。黃庭堅推而廣之,於當用平字處往往易以仄字,如「只今滿坐且尊酒,後夜此堂空月明」,「黃流不解涴明月,碧樹為我生涼秋」,「清談落筆一萬字,白眼舉觴三百杯」等都句法拗峭而音響新異,具有特殊的韻味。
這首《寄黃幾復》亦然。「持家」句兩平五仄,「治病」句也順中帶拗,其兀傲的句法與奇峭的音響,正有助於表現黃幾復廉潔幹練,剛正不阿的性格。
致江湖舊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