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父母的最大焦慮,多在於孩子的教育問題。要知道,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的可支配收入增加,隨之而來的就是對幼兒教育的持續性投入,力奪起跑線最前方位置。於是,各種打著貴族教育、精英教育的「天價幼兒園」應運而生。
01案例:
近些天,表姐忙著考察附近的幾所幼兒園,其中公立和私立都有。表姐和姐夫兩人都在國企上班,工作朝九晚五比較穩定,兩人年收入加上年終獎大概接近30萬,家庭環境算得上小康家庭。而且他們沒打算生二胎,所以想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給女兒最好的教育。
在表姐看來,公立幼兒園好在便宜但教學質量一般,而私立幼兒園價格貴但注重多語言和特長教學。糾結好久,表姐內心更傾向離小區最近的一所私立幼兒園,學費一年3萬5,還不算校服定製、生活費、校車接送等費用。
得知小區有家長送小孩上過這所幼兒園,表姐拎盒水果上門交流,結果卻大失所望。據說幼兒園規定的餐食和她親眼所見相差甚遠,考察時園方規定有水果和牛奶,午睡後還會有豐富點心,可有回她去學校接生病的孩子回家,卻發現孩子們吃的還不如普通幼兒園。
當時園方解釋說下午有戶外活動課,孩子吃多影響消化和學習,可寶媽之後多次詢問孩子的午餐和下午茶,得到的答案總是不甚滿意。要知道,園方每個月所收近3000多生活費,卻連基本的生活營養都不能保證,可想而知學校的素質教育該有多差!
聽完寶媽的話,表姐頓時收回了送孩子去私立幼兒園的念頭,多方抉擇還是選擇把侄女送公立學校。事後,表姐將這次選擇幼兒園的事件發布在網上,引來不少網友爭論。
有的說:「大型幼兒國,國家每名幼兒每月補200元,還收費天價,一個小孩在貴的東西能吃多少,二百元都吃不了,建議幼兒園公立化免費。不要被有些貴族幼兒國蒙了。」
有的說:「我家的三千,一個月一百二的牛奶錢,小城市,工資才一二千,早上吃一頓,中午吃一頓,下午喝牛奶,我沒見過吃什麼,但是我也不擔心,因為孩子不挑食,也就隨便他吧~」
還有的說:「我們這以前幼兒園靜吃大頭菜破白菜,反正啥便宜吃啥,可憐的孩子早上一定要在家吃,晚上要給做好吃的,要不身體真瘦不了,孩子還愛感冒。」
事實上,給孩子創建良好的教育環境沒有錯,但選擇學校一定要考慮自身實際情況和孩子的天性,否則只會影響孩子和家庭的生活質量,破壞家庭和諧氛圍。
02那麼,父母應該如何給孩子選擇幼兒園呢?
①量力而行,不要盲目攀比
孩子的教育不僅僅只有幼兒園,還有小學、初高中和大學,這將會佔據家庭的最大開支成本。所以說,父母要綜合考量自身實際情況,切記不要盲目和別的家庭攀比,不然只會打腫臉充胖子。
而且在自己能力範圍內給孩子最好的教育,也能讓他們成長的很好,不一定非要去貴族幼兒園。
②選擇幼兒園不能只看等級
作為家長,他們挑選幼兒園最講究幼兒園等級,例如帶有「皇家」、「高級」、「精英」等字眼的幼兒園,在他們眼裡則代表高級幼兒園。但事實上,等級越高只能作為一個參考因素,並不能成為父母擇校的決定性因素。
要知道幼兒園的老師是否有責任感、校方安全教育是否到位,這些更應該受到父母的關注。
③學校地理位置是否優越
送孩子上學,父母都需要考慮到孩子的接送問題,如果說距離太遠對於大人的接送也不會便利。而且現在的接送家長80%都是爺爺奶奶,考慮到老人的體力問題,那還是就近擇校更適合。
另外,比起孩子過早在幼兒園接受文化學習,父母不如把心思多放在孩子的性格養成上面。畢竟對孩子的成長而言,超前接受教育容易影響他們的認知能力,而良好的性格怎能幫助他們更健康的成長。
1)堅守規矩規則
「無規矩不成方圓」,人在社會上生存少不了遵守規則和規矩。如果說父母家庭教育一味慣著孩子,這樣孩子養成唯我獨尊你的霸道性子,將來上學後只會變得抗拒管束。
所以說,父母應該從小培養孩子的規矩意識和規則理念,這樣孩子才能明白特定場合什麼事情該做,什麼事情不能做。
2)培養生活技能
中國父母教育孩子一直比較貼心化,比如說孩子冷了熱了,家長會幫忙添衣脫衣,用心照顧孩子。可在日本的教育理念裡,父母會灌輸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要給別人添麻煩。
作為家長,不要總以為孩子年齡小照顧不了自己,要知道任何事情的流程都是一樣,只要家長耐心教上幾遍,孩子就能學會這些基本的生活技能。
3)懂禮儀禮貌
「有禮走遍天下,無禮寸步難行」,教會孩子禮儀禮貌父母給孩子上的人生第一課。而且著名兒童心理學家讓·皮亞傑說道:「人類認識論的最初的意識認知,多是建立於嬰幼兒時期」。所以說,在孩子幼年階段養成懂禮貌禮儀的好習慣,這對他們的一生都會很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