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爸同事的女兒過來讀本科,我推薦她讀了計算機。當時推薦的理由比較粗暴,就是計算機在北美比較容易找工作。
大陸的學生選專業普遍沒什麼主見,這個時候有人推薦一下是再好不過了。選好了專業也不是一勞永逸了,有一兩個榜樣(Role model)可以去參考學習,心中才會更加有譜,也會對自己所走之路更加堅定。
今天給大家推薦一個程序媛,名叫周怡君(TracyChou),父母來自臺灣。她是一個傳統意義上的好學生,一個聽話的好孩子,沒什麼奇葩叛逆的經歷。她的故事應該對社會主流群體有借鑑的意義。我推薦她,是因為她不僅自己優秀,還意識到高科技行業需要更多女性參與,並以實際行動鼓勵女孩子們選擇技術工程類專業。
她擁有斯坦福電氣工程學士學位和計算機碩士學位。
本科期間就在大家夢寐以求的谷歌和臉書實習。
曾參加斯坦福MayfieldFellows項目,每年只有12人入選。
畢業時拒絕了來自臉書的加盟邀請,同時推遲進入商學院深造的計劃,直接跨入令人興奮也異常殘酷的創業世界。
她曾是著名問答網站Quora的第二位工程師,2011年底跳槽到炙手可熱的Pinterest。
她曾入選2014福布斯科技領域30位30歲以下(30Under 30)冉冉升起的新星。一同入選的包括鼎鼎大名的Snapchat創始人和Quora創始人。
她是公認的矽谷科技界30歲以下女性的代表。
她屬於腳踏實地型,因而她的經歷具有很大可複製性。
在矽谷,創業本就不缺土壤。作為經歷過兩家明星公司起步階段的天才程式設計師,很多人會問她:你什麼時候自己創業?為什麼不是現在?
她的回答是:創不創業不是關鍵,關鍵的是怎麼樣才能為世界創造最大的價值。
她認為自己現在還缺少一個明確的使命,還有技能和資源需要積累。為了創業而創業是沒有意義的,現階段給人打工反而能創造最大的價值,並在這個過程中不斷吸收營養和積累人脈。
本文點到為止,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去Google上搜索TracyChou。
最後回到文章開頭,除了找工作容易這樣粗暴的理由,對女生而言為什麼要選擇計算機專業呢?
選擇計算機專業的女生不足12%,她們參加工作後又有一部分離開了技術崗位。技術工程領域的女性比例最近幾年有所提升,但總體還是處於絕對弱勢。女性不願意追求技術方面的職業生涯,主要還是受了社會偏見和自身潛意識的影響。
這是一種非常可悲的現狀,很多新興的科技公司都開始有意識去改善,去招聘更多女性工程師。我們的世界本就是多樣性的,如果相關的從業人員結構太過單一,做出來的產品和服務就無法保證具有代表性。女性程式設計師和工程師的缺乏,無疑成了人類文明進步的絆腳石。
越來越多的女性進入科技行業是時代的硬性需要和絕對趨勢,一如臉書COO桑德伯格所預測的那樣。為滿足需要和迎合趨勢而選擇計算機專業,不是再自然不過了嗎?
最後的最後,大家對程序媛們的刻板印象有哪些呢?平時不愛打扮?生活異常無趣?根本找不到對象?我不予正面回答,只是附上一張周怡君同學前不久登上時尚雜誌(Vogue)的一張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