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打卡挑戰賽#各位親愛的小學一年級爸爸媽媽們,咱們的寶貝孩子已經在小學一年級讀了3個月的書啦!是不是由最初的興奮忐忑,現在又轉變到為孩子期中考試成績的糾結上來啦?
玉米爸爸我就是這樣一個狀態轉變。今天咱們不說糾結的事,但對已經過去的3個月,孩子的點滴成長,我覺得有必要結合一年級教育教學要求,要做到或者要具備的3個方面內容,好好做一個階段總結:
一,孩子晚上幾點睡覺?早上起床起得來嗎?
為什麼先說這個,是因為我女兒開學前面兩周經常幾乎每天都上課打瞌睡,班主任老師打電話過來說了幾次,就是因為上課打瞌睡沒認真聽課,導致她落下學習節奏,現在拼音學習還是沒有過關,這是多麼痛的領悟啊!昨晚我問到我們一起開展課後合作學習的一個男孩子,他媽媽也是說,就是這睡覺還沒有調整過來,晚上要到10點多才睡,早上起床費盡周折,受氣又受累!
我後面是嚴格按照學校班主任老師要求,晚上08:30—09:00準時陪伴女兒上床睡覺,並且鼓勵她自己嘗試一個人自主入睡,現在的階段成果是:早睡早起精神百倍,上課再也不打瞌睡,專注聽老師講課,只是放學後總是看到她眼睛雙眼皮顯出來,看來她確實在學校很用心充實!也很辛苦!
二,孩子跟上學校的教學節奏嗎?孩子會正確對待考試嗎?孩子做作業拖拉嗎?
學校一年級學習,有教學大綱要求,有人手一本教材,教學進度有嚴格的規定。也就是說,孩子必須在一定的時間學會一定的知識,如果沒有能按時完成一定知識的學習,那麼就需要我們家長和老師配合,幫助孩子趕快掌握,不要造成知識的缺漏和脫節。因為教科書上的知識,都有比較嚴密的邏輯聯繫,前一個知識的缺漏會影響下一個知識的學習,小缺漏堆積起來,便會成為大缺漏,如泥水中拖稻草,越拖越沉重。
一年級教育,學校有考試,形勢分為單元測試,期中期末測試及不定時的過關測試,其目的是公正,客觀地檢查孩子對階段知識掌握情況。前段時間,女兒就比較擔心期中考試怕考不好,家長群裡也有不少孩子同樣,並且還波及影響到我們部分家長也擔心或者說怕考試考不好。考試只是一個現在學校普遍但較為公平公正的一個監測學習掌握程度的工具,並且這個工具基本上會伴隨孩子的整個學業學習階段,我們家長要先自己有這個認知,還要幫助孩子有這樣一個認識:上學就有考試,只要孩子上課認真聽講,在考試前認真複習,像平時做作業做練習一樣去完成試卷內容,孩子一定會取得好的成績,如果一時成績不理想也沒有關係,只要孩子把不懂不會的題弄懂就可以了。其實,孩子面對考試是否緊張,取決於我們家長對待分數的態度。不過分計較分數,在孩子一時失利時多鼓勵,並幫助他找到學習上的問題與缺漏,孩子就會養成一個對待考試和分數的正確態度。
作業必須要按時保證質量完成,這是毋庸置疑的。在輔導和督促孩子完成作業的過程中,最應該提醒孩子避免的是什麼問題,有哪些實事是我們家長應該去做的,又有哪些事是孩子慢慢學會做的?首先要培養孩子自己自主記全作業。我女兒班級老師從這個月開始就要求學生準備一個小本子,每天認真記全家庭作業,這個過程中不會寫的字寫拼音,讓孩子明白認真記錄作業也是學習的一個標準,認知到學習和完成作業是他自主必須完成的;其次,一定不能讓孩子寫作業養成拖拉的壞毛病。這個拖拉也是孩子身上經常有的壞毛病,但如果出現,我們就一定要堅決改正。我女兒的方法是:玉米媽媽買了一個小鬧鐘,規定女兒一定在規定的時間完成作業,能按時完成就大力地鼓勵,不能完成就一定的處罰。最後,我們要慢慢養成但要堅定地養成孩子自主檢查作業的習慣。不能讓孩子認為爸爸媽媽就是檢查作業的「機器」,這也是培養孩子細心的學習品質,讓孩子學會從已完成的作業中發現錯誤,進而明白錯誤的原因,以這種方式來減少錯誤,形成一種嚴謹的學風。
三,孩子會預習嗎?孩子會複習嗎?
小學一年級一定要及早養成的兩個正確且有效的學習方式是:複習和預習。
預習並不是說要家長把把學習內容提早交給孩子,而是要求將學習的知識進行一個「粗線條」的梳理,了解大概的內容,記下第一印象中不理解的東西,而不必深究,或者畫出認為重要的東西,或者查找一些相關的,教材中沒有提及的背景知識,這樣,聽課時便有重點,目的也非常明確。但是,預習這個學習方法最開始孩子肯定是需要家長指點,我們可以帶著孩子讀一讀課文,哪些不懂指導孩子畫出來。
複習是在作業完成之後,家長幫著孩子理一下一天學習的內容。比如,哪些拼音是要口頭反覆讀上幾遍的;新學的古詩要及時地背誦,新學習的加法你是否可以舉一反三地練上幾道,如果有難點,家長可以適當為孩子講解或督促孩子去向老師請教。複習的好處是及時整理知識,協助孩子把知識放到他地記憶庫裡。
預習和複習這兩件事,要每天都做,時間可長短不一,但重在堅持。
我們在家長群裡聽到的最多的就是:一年級,二年級學習成績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培養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但從沒人跟我講過良好的學習習慣是什麼?你說我不要去糾結孩子的成績不及格,慢慢來,不現實。
但我相信如果切實把上述針對性的學習方法掌握,並能協助孩子養成好的自主學習習慣,我們家長和孩子就都不會著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