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自發布了海河英才行動計劃,一時間攪動了北方大地,山東、河南、河北這些人口大省的「有識之士」都在拿著畢業證尋思著自己符不符合條件,值不值得把戶口落過去。
天津所真正依仗的,絕不是那幾條人才新政;外來人口前來落戶,也絕不是感覺自己是個人才,到天津就能「天高憑魚躍」。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他們都有自己的利益。
以山東為例,人口接近一億人,卻只有山東大學這一個數得上的大學,結果排名還越來越靠後,實力與最近闖出的名氣(所謂「緋聞」)嚴重不符。我們知道,雖然「985」、「211」大學是屬於國家的,但在招生上明顯偏重地域化,擇優錄取只是個幌子,家門口招生才是真諦。於是,山東高考猶如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壓力之大全國聞名。河南、河北的好大學還不如山東,對高考的期盼一點也不亞於山東。在這種高考嚴壓下,談論素質教育就是害了人家,素質再高、愛好再多樣化,考不上大學一樣白搭。素質教育的前提是,你得有一個寬鬆的教學氛圍,老師不再以升學率論英雄,學生不再為高考惶恐。山東這種教學環境下,家長只知報班報班,老師只知升學率,學生只知悶頭學習,好不容易考了個四五百分,還只能上個二本。網上一查北京的分數線,山東考生只能仰天「呵呵」,「俺這個二本的成績在北京絕對能上個清華」。不是山東考生聰明,他們只是被逼的。
天津此時推出海河英才計劃,可謂是晴天一聲雷,一下驚醒了山東、河南、河北的父母、準父母們。「走,上天津落戶去」,一時間成了大家的口頭禪。父母們不希望高考的陰影再傳遞到下一代,去天津落戶不失為一個好辦法。天津落戶好處是不少,但這不是全部,故土難遷,落戶不是簡單的搬個家,還有工作、房子等一大堆事要考慮。
所以,我們最終看到,雖然天津英才計劃轟轟烈烈、全國聞名,但最終落戶的人並沒有想像中的多。下圖是去年全國主要城市人口淨流入排名,可以看出天津2018年人口淨流入2.73萬人,全國排名27位。這個結果可以說是震人心肺的,根據新聞報導,2018年天津通過英才計劃共引入13萬人,淨流入卻只有2.73萬人,難道2018年又流出了10萬人?天津作為一個老牌直轄市,一年流出那麼多人口?若是真實的,其中原因只怕讓人細思極恐。
全國主要城市人口增量排行
我們知道,天津GDP近年來大幅擠水後,就一直萎靡不振,曾經牛逼轟轟的全國第二大新區——濱海新區也光芒不再。隨著國家戰略向雄安新區的轉移,天津既要面臨北京的虹吸,又要表態支持雄安新區,讓這個年邁的富家翁力有不支。在北方經濟整體落寞的大氛圍下,天津緊步東北後棋,GDP增速已降到可憐的3.6%,讓一幹小弟斬於馬下。經濟的下滑伴隨著的是工資待遇不高、高新企業不多、人口向南方流出,這也是很多人在天津住、在北京工作、每天兩地跑的原因。天津應該也是看到了這種「標兵越來越遠,追兵越來越近」的窘境,才大踏步推出英才計劃的吧。
可見,高考優勢只能吸引來人才,想要留住人才還得靠產業。高考固然重要,然而吃飯更重要。由於上輪產業轉換中,北方落後南方一步,一步落後步步落後,人才東南飛甚至西南飛現象日益嚴重,從上面第二張圖「全國主要城市人口增量排行」中也能看出,人口增幅較大的城市大部分是東南、西南城市。
沒有產業就沒有人才、沒有人口;沒有人口,沒有人才,百業蕭條。這是一個惡循環。,天津市的房價已經下降了很長時間,房源數量卻越來越多,雖有大環境的影響,也可以看出英才計劃對房地產影響有限。你要知道,去天津落戶、參加高考的人,肯定要買房子的,不買房子只能短暫落在集體戶口上。可這並沒有帶來房地產的繁榮,箇中緣由耐人尋味。
從上面的分析來看,去天津落戶是個好事,前提你得看有沒有適合你的工作,天津的工資待遇是否接受的了,能不能買得起天津的房子,別腦門一熱,「走,上天津落戶去」,結果丟了原來的工作,卻沒換來自己的美好的前程。畢竟,參加高考的是你的子女,不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