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絕北大,為清華高考10次,畢業卻去做中學老師,網友:浪費資源

2020-08-28 隅安書影

2014年的《清華新生報》上,刊登著一個非常特別的人,他的特別不是因為已經32歲了,而是因為他歷經14年,整整考了10次,才圓夢清華。

他就是有著「高考釘子戶」之稱,堪比「範進」的廣西學霸,吳善柳。

又是一年高考季,這位當年「非清華不讀」的勵志楷模,現在又過得怎麼樣了呢?

1.做夢的人

1982年,吳善柳生於廣西欽州的一個教師世家,他的父親做過語文老師、副校長,姐姐和姐夫也都是老師,連所在村子也叫「大書房村」,優雅中透著書卷氣。

小小的吳善柳被全家人寄予厚望,長大了至少要去當老師。

可惜,2000年初次參加高考的他,成績並不理想,抱著不甘心,他決定復讀一年。

2001年,吳善柳捲土重來,順利考上了北京交通大學,學習電子工程與自動化專業

按照劇本,此時的吳善柳應該好好學習,2005年畢業後找份穩定的工作,在二三線的城市裡買上一套小房子,然後娶妻生子,現在也正好是油膩的時候。

然而,初入大城市的吳善柳迷戀上了網絡,大學期間,英語四級和計算機二級都沒過,念到大三就被迫輟學,連學位證也拿不到。

無奈之下,吳善柳只好回鄉應聘,在兩廣之間輾轉,換過各種各樣的工作。

他白天是流水線工人,晚上就躲在宿舍裡回想當初的大學時光,他曾參觀過清華大學。

許多人的心中,都有一個「清華夢」,吳善柳也是如此,回憶起頂級學府的朗朗學風,他心嚮往之。

再看看眼前由於沒有文憑而找不到好工作的現狀,他決定「回爐重造」,放手一搏。

2.為上清華,拒絕北大

很難想像,時隔5年,他是以怎樣的心態和毅力,重回高中時代,並在2007年再次走入高考考場的。

這一年,他考上了北京師範大學,圓了父親的教師夢。

復讀班的班主任尹老師對吳善柳說,你很聰明,但基礎不夠紮實,不是非得衝擊清華北大,不行就去讀吧。

吳善柳只說了五個字:「我考慮一下。」

他後來回憶說:「其實當初上了北師大,當個老師,也挺好的。不累,假期也多。」

但當時的他,可不是奔著當調試來的,要麼不考,要考,就要考最好的。

接著,在2009到2013年這五年間,他考進了廣西前100名,接連考上北京林業大學、南京大學和同濟大學這些名校,甚至一度考上北京大學醫學部的本碩連讀,但他都一一拒絕。

這不是因為他自命清高,或者是死腦筋,而是因為他的目標很明確,要麼去清華讀書,要麼學習經濟、金融類的專業,心儀學校或心儀專業,他總得佔一個吧。

奈何,當年北大本部的提檔線還是高了幾分,他只能去醫學部。

聽說醫學部學生只在本校待一年,吳善柳覺得缺乏北大的氛圍,而且自己實在是無法接受解刨,所以不得已忍痛回絕。

這些曾向他拋出橄欖枝的學府中,最讓他感到無比痛苦的,便是北大,放棄這次錄取,他有些疲憊了,就再考一年,就一年,無論如何,他打算給自己一次最後的機會。

2014年,吳善柳以680分的成績,獲廣西欽州市理科狀元,被清華大學電氣工程與自動化專業錄取,終於圓夢清華。

像是一個輪迴,這個專業,與他13年前的一模一樣,而這一年,他已經32歲了,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叔叔,跟90們同吃同住。

3.畢業後的操作,讓人迷惑

大學四年,吳善柳吃了不少苦。

為了能跟上學業,他早上7時30分起床,然後連著各個教室轉,晚上基本要到凌晨1時才睡,中午也不能午休。

年齡和精力是他最大的挑戰,整個年級132人,他的成績能從最初的倒數升至58名,他自己都數不清吃了多少苦。

然而讓人大跌眼鏡的是,2018年畢業後,吳善柳選擇進入鄭州某中學任全職老師,負責高中教數學自招課。

清華畢業當老師不稀奇,考了10年學後,又回到「原點」當教師就讓人議論紛紛了。

許多網友覺得, 他這是在浪費國家資源!

明明7年前就考入北京師範大學了 ,在那時候直接被錄取,學出來當老師不就完了嗎?何必還要奮鬥這麼多年,跟大家競爭來競爭去,最後還是當了老師,何必呢?

但吳善柳覺得,每個人的經歷不可複製,自己的故事並不光輝,但這十年的備考經驗,讓他對於高考題目的設計十分敏感,通過犀利的解析和精準的把控,他能讓更多學子考出心儀的成績。

事實上,他也確實頗受學生和家長的好評,甚至有的家長專門要進他的班。

出名後的吳善柳拒絕了央視七套《面對面》欄目的訪談邀請,他覺得自己像一輛已經長期偏離軌道的列車,考入清華才終於可以回到正軌。

但討論「是不是浪費國家資源」,「清華畢業後成了普通教師值不值得」這樣的話題,其實毫無意義。

因為人生的意義,從來都是拿自己的意願做標杆的,無論起點多高,終點多低,能夠頭也不回地去追逐,直到實現,就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了。

記得在知乎上看到過網友的一段引用,出自劉慈欣《球狀閃電》父親的話:

"其實,兒子,過一個美妙的人生並不難,聽爸爸教你:

你選一個公認的世界難題,最好是只用一張紙和一隻鉛筆的數學難題,比如歌德巴赫猜想或費爾馬大定理什麼的,或連紙筆都不要的純自然哲學難題,比如宇宙的本源之類,投入全部身心鑽研,只問耕耘不問收穫,不知不覺的專注中,一輩子也就過去了。

人們常說的寄託,也就是這麼回事。或是相反,把掙錢作為唯一的目標,所有的時間都想著怎麼掙,也不問掙來幹什麼用,到死的時候像葛朗臺一樣抱著一堆金幣說:啊,真暖和啊……所以,美妙人生的關鍵在於你能迷上什麼東西。」

所以,他有他的美妙人生,你和我,也可以有。

相關焦點

  • 清華北大畢業生去中學當老師,是否是人才的浪費?
    近年來經常可以看到一些清華北大畢業生畢業以後沒有從事科研活動,而是選擇去中學當老師。比如之前杭州一所中學招聘教師,結果在招聘的老師中大部分老師都畢業於清華北大,結果公布以後讓很多普通大學的畢業生驚呼以後就業更難了,當老師都需要和清華北大學生競爭了。
  • 清華學子做中學老師遭熱議,網友:可悲!這是對人才的嚴重浪費
    有位清華學子畢業後去人大附中做老師,結果卻遭到一些人的嘲笑:可悲!教書的能掙幾個錢?教書的能掙幾個錢的帖子,立刻引來了無數網友的熱議,我們看看網友是怎麼說的?很多網友都對這位嘲諷清華學子的人士表示了反駁,認為職業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做老師照樣能夠為社會貢獻自己的力量,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任何人都選擇生活和職業的權利,只要合法合規,清華學子為什麼不能去教書?
  • 10次高考,放棄北大,32歲考上清華,畢業後做了一名老師
    隨便挑出一所來都是重點高校,好多人要是能考上其中的任何一所,都會笑醒的,然而有一個人,經歷了10次高考,都收到了這些學校的通知書,但是都放棄了,最後一次是考上了清華,終於去上學了。到了2011年,他被北京大學醫學部錄取了,酒糟人們都認為他要去上學的時候,他卻再次放棄了,北大跟清華相比也是不相上下的,這可是北大呀,多少人夢寐以求的學校,他說放棄就放棄了。
  • 吳善柳:拒絕北大,參加高考10次終上清華,如今怎樣了?
    吳善柳在2007年第三次參加高考,這一次吳善柳被著名學府北京師範大學錄取。由於吳善柳的家庭是一個教師世家,所以家人都希望他能夠去北京師範大學就讀,但是吳善柳為了自己的清華夢毅然決然的放棄了這次機會。不少人認為他多次被名校錄取而不就讀浪費了寶貴的資源,甚至有人懷疑他是藉助高考身份謀取政府給優秀高考生的補助和獎勵。但也有人支持吳善柳,認為他為了夢想不懈努力,但這一切都沒有對他造成影響吳善柳依然在為自己的清華夢而努力。
  • 清華北大的博士畢業後當中學老師,是浪費人才嗎?
    從小老師就教育我們樹立遠大的志向,那麼什麼樣的志向是遠大的志向?能夠為社會創造價值,為人民服務的志向就是偉大的志向。誠然,國家為了培養一個博士生所耗費的金錢、人力和物力非常巨大。但這些人才在畢業之後將去向何處,還要看個人對於職業的追求。
  • 29歲拒絕北大,經歷10次高考終圓清華夢,他的堅持到底值不值?
    清華、北大是我國兩座頂尖的高等學府,師資力量雄厚,學習氣氛好,是不少考生努力的方向。 在眾多心懷「清華夢」的學子中,有一個人為了進入清華深造,他共復讀了8次,經歷10次高考終於邁進清華的校門。 他就是吳善柳。
  • 高考瘋子吳善柳:參加10次高考,拒絕同濟和北大,32歲考上清華
    後來,他一次又一次地參加高考,先後被同濟大學、南京大學、中山大學和南京林業大學這些知名的高校錄取,但都被他拒絕了,因為在他看來,自己已經復讀了這麼些年,雖然這些大學也不錯,但自己的目標是清華,不達到自己的目標誓不罷休!
  • 「高考瘋子」 吳善柳:十年復讀只為清華,曾9次拒絕名校通知書
    直到14年,吳善柳被清華大學錄取後,他才停止了「瘋狂高考」的模式,同時也因為被自己心中的白月光錄取,而顯得十分開心。對比當年北師大、南京大學,同濟大學、中山大學的拒絕理由,北大的醫學部的拒絕理由才是真正的「樸實無華」,他當年拒絕北大醫學部的理由是「我從小害怕見血」。
  • 考上北大,還復讀!10次高考「考霸」,清華畢業為何當中學教師
    今天,我們「重溫」一下,考上北京大學都不上,而是選擇復讀的、10次參加高考的「考霸」吳善柳的故事。從他復讀經歷中,一定能夠給我們新的啟示!2000年,18歲的他第一次參加高考,平時學習成績很好的他,卻意外落榜。於是,他選擇了復讀。第二年考上了北京交大,上了3年交大感覺沒有意思,於是他選擇退學。打了一段時間工後,他四處碰壁。2007年,他回到母校再次徵戰高考。2007年考上了北京師範大學,可他沒有去,還是選擇復讀。這樣,這樣一考又是8年。9次考上了重點大學。其中,考上過北京大學,因為專業不對口,他還是「拒上北大」,仍然選擇復讀。
  • 他10次高考只為清華,36歲大學畢業卻錯失青春,網友惋惜:不值得
    ——孟郊 這首詩寫自公元796年,年紀46歲的孟郊在三次赴京參加科考後,終於考上了進士第,在放榜之日喜悅之下作的詩。在現代也有這樣一個人,高考十次,拒絕北大。那麼為什麼他會參加十次高考呢?拒絕北大的他到底中意哪所大學呢?
  • 年薪幾十萬 解決大城市戶口 北大清華研究生去中學當老師虧不虧
    王帆 深圳報導「我們中學今年招聘老師,優秀的候選人非常多,但最終也只能挑一部分。」清華、北大畢業生去了哪兒工作?一個佔比不小的去向是:到中學當老師。擬聘名單中,包括了清華、北大、香港大學、英國帝國理工學院、英國倫敦大學學院等國內外名牌大學的學子。差不多同一時間,杭州育才中學教育集團前往北京招聘教師,提供的起薪是30萬,最終現場去了接近50位北大、清華的應屆畢業生,其中30多名碩士生,12名博士生,還有1名博士後。名校學子爭相進中學當老師,並非最近才有的新現象。
  • 現實中的「範進中舉」,考霸吳善柳,10次高考只為清華
    他叫吳善柳,也被稱為「高考狂人」。他連續復讀8年,參加過10次高考。期間先後被北京師範大學、中山大學、同濟大學、南京大學等著名高校錄取。就連中國一流大學之一的北京大學也向他拋出了橄欖枝,但都被他拒絕了,因為他心中一直有一個「清華夢」。2014年,32歲的吳善柳獲得欽州市市理科狀元,被清華大學電氣工程與自動化專業錄取。轉眼間五年過去。
  • 他10次高考終圓夢清華只為了當一名老師,網友:大材小用了
    直到2014年,也是吳善柳參加的第10次高考,終於考入了他夢寐以求的清華大學。清華園的夢境終於變為現實,10年之久的高考生涯終於宣告結束。也有人對他多次考取名校卻爽約不讀的做法持反對態度,認為他這是有意為了賺取獎學金而高考。畢竟考上北大、清華或者在當地考取前幾名的成績都會得到當地企業、政府的一些資金獎勵。
  • 他復讀8年成「高考瘋子」,7次拒絕北大等名校,只為上清華
    他復讀8年成「高考瘋子」,7次拒絕北大等名校,只為上清華前言:說到我們人生的轉折點,很多人第一時間都會想到高考這件事情。它是學生們十二年寒窗苦讀的最後一場戰役,也可以說是一塊磨刀石,是一道龍門。這兩個中國的最高的學府,培養了很多的人才,為社會做出了突出的貢獻。每年的高考的時候,都會傳出來很多的故事,在網上傳的沸沸揚揚的。像我們今天給大家介紹的這一位就是連續八年,成為了高考期間的紅人,被很多人稱為「高考瘋子」,連續八年的時間都在考清華大學。可以說他是一個天才,學習成績也是十分的突出,但是很多人看到他的事跡之後,還是想著瘋子這個詞語更加的適合他。
  • 他為考清華,拒絕北大錄取,回高中復讀了8年,畢業後卻當了老師
    文/小語談教育要說我國最好的大學是什麼,相信大家肯定會先說清華和北大,而這兩所大學也確實是無數高考生們夢寐以求的大學了。有的學生認為清華好,而有的人卻認為北大更出色,其實直到今天,關於這兩所大學誰更強也沒有爭出個所以然來。這樣的爭論也沒有什麼意義,畢竟但凡學生考上其中的一所,就已經非常了不起了。
  • 他為考清華,拒絕北大錄取,回高中復讀了8年,畢業後卻當了老師
    文/小萌聊教育 要說我國最好的大學是什麼,相信大家肯定會先說清華和北大,而這兩所大學也確實是無數高考生們夢寐以求的大學了。有的學生認為清華好,而有的人卻認為北大更出色,其實直到今天,關於這兩所大學誰更強也沒有爭出個所以然來。
  • 他被稱作「高考瘋子」,復讀9次只為上清華,現在是一名老師
    大學是每個學子的夢想,可是高考卻攔住了很多人前進的腳步。在眾多的大學名單中,清華、北大這樣的名校,無疑是學子們心目中的理想大學,可是想要考進清華、北大無疑比登天還難。很多學子因為分數線不達標的原因,只能望而興嘆,退而求其次,選擇別的大學。
  • 當年的「高考瘋子」拒絕北大,10次終考上清華,現在過得如何
    當年的「高考瘋子」拒絕北大,10次終考上清華,現在過得如何?還記得大家在小的時候經常被問到的那個問題嗎——"你長大後的理想是什麼?"小小年紀的小朋友一個個天真可愛說著自己的理想,這其中"我要考清華"、"我要考北大"的答案非常之多。只是真的到長大後,許多人因為理想有所改變,或是囿於自身條件,都會選擇其他的一些出路,但是還是有一些人,選擇"一根筋"地堅持自己最初的理想。還記得當年的那位"高考瘋子"吳善柳嗎?他曾經為了考上清華經歷了10次高考,甚至拒絕過北大的錄取。
  • 參加10次高考的廣西考生吳善柳,考上北大還去復讀,現狀如何?
    他曾經先後10次參加高考,期間不乏收到北京師範大學、同濟大學、南京大學甚至北京大學的錄取通知書,不過均被他拒絕了,最後第十次參考高考的他最終選擇到清華大學去就讀,加上中間一次退學經歷,他去清華就讀的那一年已經32歲,他就是廣西考生吳善柳。
  • 高考狂人4次參加高考,2次考入清華,1次北大,但生活仍不如意
    但是並不是所有人都覺得高考困難,有人輕輕鬆鬆就能夠四進高考,2次考入清華,1次北大,1次復旦,對張非造成了不小的打擊,回到老家的她,再一次的決定高考,可能是北大的勸退對他的打擊太大,這一次,張非看中了清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