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二十年來,高校是越辦越多,據悉有一千多所,甚至有些民營公司也能辦起高校,錄取率這些年也是越來越高,目前大學錄取已超過80%,在2018年就已經超過了,據悉那一年的錄取率是81.1%。現在一年出生人口才一千五百萬左右,今年大學畢業生就有874萬人,滿街都是大學生,現在的年輕人如沒上過大學都會覺得自己很low。
隨著普及高等教育 ,大學生的確價值大跌。現在的大學生 從人口層次結構來說,也就相當於90年代的高中或者80年代的初中。現在研究生一年都招一百多萬了,而八十年代,每年高中生也招才這麼多。
物以稀為貴,高考是選拔精英,不是在大學能拿畢業證就算完成任務, 二三百分上的大學肯定和600分上的985211大學不一樣的。原來是精英教育,現在是教育產業化,教育大眾化。誇張點說, 交錢就可以去讀大學,甚至有些在職的,有些人在職的,也不用天天去上課,四年後直接領大學畢業證!擴招了這麼多大學生,學歷當然貶值了,國內除了那幾十所名校,其他很多都是混日子混文憑的!半數大學生啥也沒學到,錢花了10萬,人長大了幾歲。只學會了吸菸喝酒談戀愛打遊戲。三流大學教育就是放羊,圖個名聲毀了青春!在學校是拿錢混日子,畢業後是拿日子混錢,甚至在家啃老。
物以稀為貴,當大學生遍地的時候,大學生的價值確實要降低很多。有些一線城市的入學率更是高達90%以上。高學歷工廠員工時代來臨了,一些三流大學生眼高手低,毛本事沒有,還想輕鬆體面工作又高薪,哪有這等好事?一邊是企業工廠招工難,一邊卻是大學生畢業即失業待業嚴重。有些名企搞招聘,211學校以下的學生收了簡介也不看!好單位都是要求985,211,普通本科或大專真的不值錢這是現實。學歷是貶值產品,就業崗位就這麼多,但大學生一批又一批,專業知識不過硬,大學硬混四年,沒啥能力和特長,還目空一切,不肯腳踏實地的大學生當然不值錢。不管是過去還是現在,不論社會發展水平怎麼樣,永遠都是站在金字塔尖的少數人吃香,真的好大學出來的學生一直都是搶手的。
其實大學太多是一種浪費,職業技術學院太少是一種缺失,我們缺的是製造業技術工人以及技術性工匠,過剩的是想做辦公室和做白領的人。構成社會的人口結構就是要有梯度才合理,其實大學應該搞精英教育,如歐美日等國家,他們一邊搞精英教育,一般只錄取百分二十的人進入高等教育,一邊搞技工教育,培養了大批的產業技術工人。大學是搞研究的地方,學了出來卻根本用不到,學非所用,這屬於教育浪費。小編拋磚引玉,歡迎大家在評論區各抒己見,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