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大部分的城市都位於大江大河兩岸地區,比如武漢、南京、鄭州等城市,因為河流不僅能提供城市發展的水資源,還可以提供便捷的航運條件,具有其它地區無法比擬的優勢。我國處在幾個氣候區,許多大江大河密布我國版圖,其中流域面積超過1000平方千米的河流就有1500多條,讓我國成為了世界上河流最多的國家之一。
位於祖國西南部地區的嘉陵江就是其中一條比較著名的河流,今天我們就從嘉陵江基本情況和為何嘉陵江在四川境內只造就了南充市這一座大城市兩個方面進行深入闡述。
長江是我國最長、流量最大的一條河流,嘉陵江就是長江的一條支流,它位於西部地區,發源於陝西省鳳縣代王山,流經了陝西、甘肅、四川、重慶三省1市,在重慶市朝天門匯入長江,然後一路向東流入東海,進入浩瀚的太平洋。嘉陵江不僅長度達到了1345千米,而且流域面積高達16萬平方千米,其知名度享譽川渝地區。從四川省地圖上,可以看到嘉陵江從北至南流經四川省東北部地區,在省內穿越了廣元、南充、廣安三個地級市,以及十多個縣(市),四川段河長796千米,是全線最長的一段,也是流經城區最多的一段。
那麼為何嘉陵江在四川省內只造就了南充市這一座大城市呢?要解答這個問題,就要和其它城市作對比。
當我們打開四川省地勢地形圖,會發現四川省境內的廣元市地勢較高,往南向南充市、廣安市地勢逐漸降低,我們都知道水往低處流,這也就是嘉陵江從北往南流的根本原因。
一、從廣元市看起走,嘉陵江穿過的廣元市區,除了市區有極少部分的平壩外,周邊群山環抱,團團把市區包圍,可以開發的土地資源極為有限,限制了廣元市擴張的步伐,不得不建在支離破粹的山谷中,對於工業來說,那更是沒有多餘的土地,所以位於嘉陵江兩岸的廣元市很難成為大城市。
二、流過廣元市就來到了蒼溪縣,蒼溪縣同樣沒有大塊的平壩,再加上蒼溪作為一個縣級行政區,也不可能大力開發。
三、接下來嘉陵江到了閬中市,除了閬中古城所在的半島上有大量的平壩外,其它地區還是丘陵地貌,開發成本低,而且閬中市作為一個縣級市,無論人口、面積還是工業都很難發展成大城市。
四、穿越閬中市後,嘉陵江就到了南部縣、儀隴縣、蓬安縣,嘉陵江在這三個縣有少量的平壩,不過平壩大部分已經開發完成了,想要繼續擴大,比較困難了,作為縣級行政區的南部縣、儀隴縣、蓬安縣,也沒有大量的人口和工業支撐起成為大城市的基礎。
五、過了上面三個縣,嘉陵江就來到了南充市區,稍後我們來詳細分析南充市。
六、再往南,嘉陵江就到了廣安市境內,流過了武勝縣城,可惜的是,嘉陵江在廣安市境內並沒有形成大塊的平壩,兩岸仍然是四川省典型的丘陵地貌,難以發展成為大城市。不過由於武勝縣可以利用嘉陵江水道,又靠近重慶市,所以武勝縣的經濟發展比較強勁,未來很有可能成為區域性的小城市。
讓我們來詳細看看南充市區,嘉陵江東西兩岸在南充市形成了較為大塊的平壩,這些平壩沿著嘉陵江分布,除了市區外,還分布在文峰、青居、河西、溪頭、都京、龍門、搬罾等鄉鎮。也就是說這些地區可以為南充市進一步發展壯大提供了大量平坦的土地,即使開發工業園區,也足夠了。又從水資源來看,南充市在嘉陵江快要出川地區,也就是這個位置水流量非常大了,有豐富的水資源提供給南充市居民生活或工業用水,南充市的發展不會受限於水資源。再從航運上看,嘉陵江流經南充市區這一段,河流較為平直,河水較深,大型船舶可以在這裡自由航行,極大方便了大型工業產品運輸到重慶市,然後經過長江去往各地。
南充市成為大城市,除了與嘉陵江這條河流有關,還取決於地理位置、歷史原因、政策、交通條件等多種因素。
從四川省地圖上來看,南充市處在四川省東北部的核心區域,夾在成都市和達州市之間,又處在川北部地區去往重慶市的重要交通要道上,所以成都至達州或廣安等地區,廣元市至重慶市的主要交通幹線都要經過南充市,因此成達鐵路、滬蓉高速、蘭海高速、蘭渝鐵路等幹線在南充市區交織成網,成為了川東北地區的交通樞紐。
又從政策、歷史等方面看,南充市作為地級市,行政等級較高,享受了各種政策福利。南充市下轄3個區、5個縣、1個縣級市,管轄面積達到了1.25萬平方公裡,總人口高達700多萬,概括來說,就是地大人多,這些為成為大城市奠定了基礎。
綜上所述,南充市能成為大城市,不僅是因為嘉陵江提供了平坦的土地資源和豐富的水資源,還有南充市交通便捷、政策福利、區位優勢明顯等多種因素。
親愛的讀者朋友們,你們對於「嘉陵江流經四川省東北部,為何只造就了南充市這座大城市?」這一話題,有什麼自己的見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