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中大學生會惡意「美化暴力」,港警痛斥:沒有認清事實,指黑為白,令人遺憾

2020-09-03 環球網

來源:環球時報

【環球時報駐香港特約記者 葉藍】香港中文大學學生會日前向今年入讀的新生發表家書,鼓吹延續所謂「反抗精神」。香港警方25日批評該校學生會不但沒有認清事實,反而指黑為白,縱容、美化及浪漫化暴力惡行,實在令人遺憾。

據香港頭條日報網25日報導,中大學生會日前在社交媒體發表「致2020年度新生之家書」,聲稱今天校園秀麗依舊,是因為「去年11月有一眾中大人及香港人以肉身抵擋子彈水炮,誓死保衛校園」,還鼓吹中大的「人文精神」需要「每位中大人親身體現及傳承,將反抗的精神延續」。警方發言人25日回應稱,去年11月有人從中文大學二號橋將雜物、磚頭和汽油彈擲落在公路,甚至有人開弓射箭,嚴重危害公共安全,警方到場執法的目的是為了確保主要幹道暢通及道路使用者的生命安全。發言人強調,違法就是違法,警方必定嚴正執法,希望莘莘學子在推動社會發展時遵守法治底線,不能參與暴力違法行為,同時也要有勇氣認清事實,做個奉公守法的好市民。

香港教育局也嚴正表示,中文大學去年一度被暴力分子佔據,校園多處地方被縱火和破壞,是沉痛的教訓,強調學生會的意見並不代表大學立場,而各大學有責任確保其運作符合學生和社會的最佳利益。教育局還說,任何人及團體不可以言論自由或學術自由為藉口,罔顧客觀事實,掩飾或美化暴力言論及行為,誤導其他人認同甚至參與。

一些中文大學學生已經為他們的違法行為付出代價。據《星島日報》25日報導,中大心理學系女生和一名浸大學生去年11月11日在大埔向路軌擲竹枝,24日分別被判處入獄8個月及進入更生中心。主任裁判官批評他們的行為旨在癱瘓交通,危害列車乘客安全,罪行嚴重。去年10月,3男1女在觀塘涉嫌非法集結和刑事毀壞等罪行被捕,其中中大女學生被控兩罪,8月25日她在法院承認了「管有噴漆」一罪,押後至9月8日判刑。有輿論批評仍有類似中大學生會的組織不知收斂,繼續將黑手伸向教育,企圖再次將學生作為「炮灰」牟取政治私利。

相關焦點

  • 港中大學生會美化暴力活動煽動新生參與,港警斥:指黑為白,縱容惡行
    來源:環球網【環球網報導】香港中文大學(港中大)學生會早前在社交媒體向新生發出所謂的「家書」,提及去年(2019年)「修例風波」期間在港中大發生的暴力衝突,並煽動學生繼續參與黑暴。據香港「東網」25日報導,香港警方今日(25日)對此斥責,香港中文大學學生會幹事會沒有認清事實,指黑為白,縱容、美化及浪漫化暴徒惡行,並呼籲學生不參與暴力違法行為,做個奉公守法的好市民。香港教育局亦表示,學生會的意見並不代表大學立場,而各大學有責任確保其運作符合學生和社會的最佳利益。
  • 港中大新生收到煽暴文宣,警方駁斥:指黑為白,縱容暴行
    據港媒報導,新學年即將開始,香港中文大學學生會炮製文宣「致新生的家書」,不僅把聚眾暴亂鼓吹為「以肉身抵擋子彈水炮,誓死保衛校園」,還把港中大的人文精神扭曲為所謂的「反抗精神」。香港警方發言人今日(25日)表示,對於校園內由暴徒一手造成的嚴重破壞,中大學生會幹事會不但沒有認清事實,反而指黑為白,縱容、美化及浪漫化暴徒惡行,實在令人遺憾。
  • 港警點名斥責香港中文大學學生會
    港中大學生會美化暴力活動煽動新生參與,港警斥:指黑為白,縱容惡行香港中文大學(港中大)學生會早前在社交媒體向新生發出所謂的「家書」,提及去年(2019年)「修例風波」期間在港中大發生的暴力衝突,並煽動學生繼續參與黑暴。
  • 港中大學生會煽動新生繼續「黑暴」,港警和教育局發聲譴責
    香港新學年將開始,香港中文大學學生會幹事會早前在社交媒體向入學的新生發出所謂8月25日,香港警方對此回應,斥責香港中文大學學生會幹事會沒有認清事實,指黑為白,縱容、美化及浪漫化暴徒惡行,呼籲學生做奉公守法的好市民。香港教育局也表示,各大學有責任確保其運作符合學生和社會的最佳利益,任何人士及團體不能罔顧客觀事實,掩飾或美化暴力言論及行為。
  • 港中大學生會申請禁制令阻港警進校園 香港高院駁回
    (觀察者網訊) 在校園遭大批黑衣暴徒攻佔及四處點火破壞之際,港中大學生會會長蘇浚鋒卻在今日(13日)申請禁制令,禁止警方在無搜查令下進入學校範圍。 綜合橙新聞、香港新聞網等多家港媒報導,香港高院稍早受理該案件,並在今晚拒絕向港中大學生會批出臨時禁制令。
  • 香港多間大學學生會借迎新文宣美化暴行,香港教育界回應
    據港媒6日報導,多間大學的學生會竟借迎新文宣,將參與違法暴亂美化為「反抗精神」,誘導新生為亂港分子賣命,令社會憂心。港媒稱,有教育界人士表示,大專院校過去被亂港分子滲透,去年更淪為暴徒根據地,認為主因是德育及國民教育嚴重不足,呼籲止暴制亂須由學校做起。
  • 大學學生會借迎新文宣美化暴行,香港教育界人士:止暴制亂須從學校做起
    據港媒6日報導,多間大學的學生會竟借迎新文宣,將參與違法暴亂美化為「反抗精神」,誘導新生為亂港分子賣命,令社會憂心。港媒稱,有教育界人士表示,大專院校過去被亂港分子滲透,去年更淪為暴徒根據地,認為主因是德育及國民教育嚴重不足,呼籲止暴制亂須由學校做起。
  • 校園遭暴徒縱火,港中大學生會反申請禁制令限制港警行動
    【觀察者網訊】 校園遭大批黑衣暴徒攻佔及四處點火破壞後,香港中文大學學生會卻試圖在反對派議員及「禍港四人幫」的支持下,向高院申請禁制令,限制港警行動。 據文匯網等港媒11月13日報導,當天早上,港中大學生會會長蘇浚鋒通過律師團隊向高院申請禁制令,禁止警方在沒有搜查令或按法例準許下進入中大校園,以及在沒有中大校方的要求下於校園使用「群眾處理武器」(如胡椒噴霧、催淚煙、橡膠子彈等)。
  • 前港中大學生會會長極惡劣粗口辱華 校方:最嚴厲譴責
    網上流傳片段,港中大學生會前會長周豎峰,情緒激動地與內地學生對罵,中大今日發表聲明指,對學生公然使用辱華字眼進行惡意人身攻擊予以最嚴厲的譴責。片段所見,一群學生在民主牆前張貼簡體字海報,身穿黑衣的周豎峰在旁觀察,期間一名廣東話發音不正的男子問為何學生會不清理「港獨」海報。
  • 前港中大學生會會長粗口辱華 校方:最嚴厲譴責
    網上流傳片段,港中大學生會前會長周豎峰,情緒激動地與內地學生對罵,中大今日發表聲明指,對學生公然使用辱華字眼進行惡意人身攻擊予以最嚴厲的譴責
  • 「港獨」黑手伸向校園,港大學生會公開宣傳「港獨」遭舉報
    但最近港大的學生卻投訴,稱校園內到處是有關「港獨」的宣傳內容。港媒報導稱,這類宣傳已經瀰漫整個校園,隨處可見,尤以學生會大樓附近的區域最甚,且張貼的宣傳內容時常更新,很明顯有人一直在負責這方面的事情。除此之外,學生會還控制校園視頻播放和廣播,播放「獨派」的曲目和對抗的視頻,同時美化 「港獨」的行動。
  • 如此煽動仇恨,港大學生會是在與文明為敵
    港大學生會管理的校園電視,盜取校方發布的迎新片,肆意改動內容,煽動仇視內地學生。片中一開頭就貶斥內地學生是「間諜」,諷刺內地高考尖子生成功獲獎學金,用意之惡實在刷新公眾認知。這一行徑受到校方和廣大學生同聲譴責。
  • 人民日報評論:如此煽動仇恨,港大學生會是在與文明為敵
    港大學生會管理的校園電視,盜取校方發布的迎新片,肆意改動內容,煽動仇視內地學生。片中一開頭就貶斥內地學生是「間諜」,諷刺內地高考尖子生成功獲獎學金,用意之惡實在刷新公眾認知。這一行徑受到校方和廣大學生同聲譴責。
  • 港中大學生前會長爆粗口辱華!咆哮「支那人滾回支那」
    網上流傳片段,港中大學生會前會長周豎峰,情緒激動地與內地學生對罵,中大今日發表聲明指,對學生公然使用辱華字眼進行惡意人身攻擊予以最嚴厲的譴責。片段所見,一群學生在民主牆前張貼簡體字海報,身穿黑衣的周豎峰在旁觀察,期間一名廣東話發音不正的男子問為何學生會不清理「港獨」海報。
  • 港中大學生會候任內閣認慫了?我們不能高興太早丨香港一日
    今日(27日)凌晨,港中大學生會幹事會當選內閣「朔夜」在社交網站發聲明,稱正式撤回參選宣言及政綱等有關文件。此前「朔夜」的參選宣言與政綱涉嫌違反香港國安法、散播「港獨」訊息、煽動暴力,引發全港社會各界批評。港中大25日晚發出嚴正聲明,表示將暫停為學生會代收學生會會費、要求學生會註冊為獨立社團或公司,自行承擔法律責任等。
  • 少數人仍在煽動暴力 開學季,港大學校長呼籲學生守法
    校長鄭國漢8日向師生發信稱,為確保大學成員的安全和福祉,已決定在整個2020/21秋季學期採用實時網上教學模式,不過過去一周左右本地感染人數下降,特區政府還推出普及小區檢測計劃,以找出隱性患者,若疫情持續改善,有機會本月底開始恢復部分面授課程。
  • 如此煽動仇恨,港大學生會是在與文明為敵 | 人民銳見
    港大學生會管理的校園電視,盜取校方發布的迎新片,肆意改動內容,煽動仇視內地學生。片中一開頭就貶斥內地學生是「間諜」,諷刺內地高考尖子生成功獲獎學金,用意之惡實在刷新公眾認知。這一行徑受到校方和廣大學生同聲譴責。
  • 香港社會各界譴責港大學生會暴力衝擊校委會會議
    新華網香港7月31日電 香港大學學生會成員日前暴力衝擊校務委員會會議,混亂中有人倒地受傷入院。這起事件引發香港社會關注,各界人士對破壞學校正常秩序的行為予以譴責。  香港大學校務委員會28日舉行會議期間,多名港大學生會及港大校友關注組的成員強行衝進會議室滋擾會議,並不允許一些校務委員會成員及教授離開。
  • 港大學生會煽動仇視內地學生,人民銳評:與文明為敵
    港大學生會管理的校園電視,盜取校方發布的迎新片,肆意改動內容,煽動仇視內地學生。片中一開頭就貶斥內地學生是「間諜」,諷刺內地高考尖子生成功獲獎學金,用意之惡實在刷新公眾認知。這一行徑受到校方和廣大學生同聲譴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