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熟知「姑蘇」是蘇州古稱,但其實以前的蘇州並不包括如今蘇州的很多地方,最初的「姑蘇城」其實只有14平方公裡,就是如今被護城河環繞的這一區域,蘇州的歷史文化腹地區域。雖然以現在的目光來看,14平方公裡根本不能算是一個城市,但在當時,蘇州的規模其實已經可以算得上是一個大都市了。
我們今天就來說一說環繞古城蘇州的護城河的沿河健身步道。這個健身步道一共有大約16公裡,如果單純地走完這個步道,就是說不停下來看風景拍照或者休息的話,一般四個小時左右吧。(前年冬天小編因為一個作業,和小組成員們從下午兩三點走到了晚上八點多,走完了全程。)
這個步道可以說真的是非常地悠閒愜意了,因為只允許行人通過,所以很安全,不用擔心有電瓶車或者自行車什麼的,然後沿途也有小亭子可以休息,有公共廁所,還有自動販賣機。
當然,如果只是一條健身步道那也就算了,但是呢,這不是一條普通的健身步道。這條健身步道是一邊是有著千年歷史的護城河,一邊是同樣千年歷史的」古蘇州「,所以會經過很多景區景點。(應該是4000多年,因為「姑蘇」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大約就是4000年,公元前514年建城。)
公元前514年,吳王闔閭採納了伍子胥的建議,將都城蘇州建在一片水網之上。伍子胥開鑿胥江,將太湖水引入城,而大運河又將長江水不斷注入。因此蘇州護城河的水,主要來自太湖和京杭大運河。
伍子胥還十分注重洩洪,一條支流出婁門至太倉入東海,另兩條支流匯入金雞湖經吳凇江入海,還有盤門大龍港的水重新流入大運河。所以蘇州護城河水又匯入長江和大海。同時,近郊的眾多湖泊也為蘇州古城的水系起到了重要的蓄水和調節功能。
如今的蘇州護城河與城牆遺址、盤門景區和桂花公園等遙相呼應,是環古城道路中最具自然、人文景觀的一段。一條由「吳門夜月」、「覓渡攬月」等二十多個景點串成的風光帶上,一路途徑10座城門,20座橋梁,盡顯千年姑蘇古城風貌和東方水城風韻。
護城河空間景觀展現了蘇州古城歷史風貌,強化了「水陸平行、河街相鄰」的典型水城景觀特色,整合了該地區的古城河、盤門景區、城牆遺址、公園等景觀要素。沿河岸線的步行與車行交通分離,並與環城水系的遊覽路線合理組合,形成水陸並行的遊覽線系統。步行就是環城步道了。
步道經過的盤門、南門、南園3個景區絕對是這趟旅程的亮點。其中盤門景區包括月色江聲、瑞光塔影、龍蟠水陸、吉水攬勝、雙橋煙雨、清風楊柳等景點,南門景區包括荷蒲薰風、淡煙疏雨、曲徑寒梅等景點,南園景區包括南園春曉、覓渡攬月、桂花公園、翠湖公園、青楓綠嶼等景點。
漫步蘇州護城河,可以領略盤門、人民橋、南園、覓渡橋4個重要空間節點,如文物古蹟點、歷史遺蹟點、街道廣場以及環城水系沿岸的觀景點等。還可以悠閒地吹著風,散著步,放空一下自己。
五一小長假到處都是人山人海,所以,不如找個清靜一點的地方放鬆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