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雨生歌曲《大海》,這麼多年過去了,已經成為無可替代的經典

2020-12-27 影視凌凌漆

如果有人問我,你最喜歡的歌曲是哪一首?那麼,一定是這首張雨生演唱的《大海》了。

每次朋友聚會,必定會點這首歌,平時靜下來的時候,也會打開這首歌曲,一遍遍地循環播放,無論聽多少遍,都不會感到煩。

很多人喜歡一首歌,會有很多理由,比如因為歌詞,因為歌星,因為正好在某個特殊時期聽到了某首歌等。

但是,如果讓我說,為什麼喜歡這首歌,一下子可能也說不上來很多具體的理由,或許就是因為單純的喜歡吧。

不知道為什麼,第一次聽它的時候,就被它優美的旋律所感動,被它所營造出來的那種氛圍所傾倒,它像愛情歌曲,又不像在描寫愛情,像在訴說一段往事,又像是表達對於未來的期許,總之,它的美是多方位的,有內涵又極其深刻的。

當時還在上高中的我,就暗暗發誓,以後考上大學了,一定要帶著最愛的人去看大海。

山的厚重,海的寬廣

從小在山裡長大,對於海只是在電視上看到,既沒有什麼具體的概念,也沒有多少具體的了解。

只是看著電視中的那片海,那麼多人在那裡漫步,吹著海風,有一種莫名的嚮往,會覺得那裡很神奇,會是不一樣的天與地。

如果說大山教給我們的是一種堅韌不拔,遇到再多的困難也不要退縮,不要彎下腰,要堅持到底,自強不息,等待,等待,再等待。

那麼,大海教給我的,就是一種寬容,遇到再多的難事,再煩心的事情,也要放鬆,放鬆,再放鬆,忘記,忘記,再忘記。

站在大海邊,望著大海,任何的煩心事,都會瞬間忘記。一切不開心都會過去,就像那些潮水一樣,潮起潮落,席捲而來,又呼嘯而去。

一人一個隨聲聽的時代

我們上高中的時候,是磁帶隨聲聽的時代,繁忙的學業之餘,能夠讓心靈快速放鬆下來的,就是那一首首膾炙人口的經典音樂了。

依然記得,在高中校園裡,一個人隨身帶著一個隨聲聽,戴著一副耳機,書包裡會放著幾盒心愛的磁帶,一般會把隨聲聽放在上衣口袋,耳機從衣服裡面穿出來,自然地套在耳朵上。

無論是上下學的路上,還是課間休息時候在操場散步,還是一節課結束另一節課又即將開始的短暫時刻,都會拿出心愛的隨聲聽,放入挑選好的磁帶,閉上眼睛,一邊聽歌,一邊感受那種意境,讓人瞬間安靜下來,沉浸到音樂的旋律裡面,儘管內心早已波濤洶湧,外表還是平靜如水。

當時,我們用的都是國產的隨聲聽,很多家境好的,用的是進口的,比如愛華,索尼等。我們也會互相借對方的磁帶來聽,算是一種共享吧。

在我們宿舍,大家一致把張雨生的《大海》評為最經典的一首歌曲,也算是我們的舍歌吧。每天晚上,大家臥談,洗漱,串門的時候,都會不由地哼唱其中的一兩句,雖然這麼多年過去了,這個畫面始終深深地刻在了腦海裡。

可以說,在我們的心中,它是愛情和夢想的代名詞,在這首歌曲裡面,兩者完美地合二為一。

大家一起約定,一定要用勤勞的雙手,打造屬於自己的明天,考上一所海邊的大學,面朝大海,春暖花開,帶著心愛的人一起去看大海,一邊踩著柔軟的沙灘,一邊聽著海浪的聲音,這些都是支撐我們走過那段艱苦歲月的,最為珍貴的精神力量。

然而,夢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高考就像一陣狂風,颳走了我們沒有重量的昨天,很多願望沒有實現,也只能成為永遠的夢。

直到大學畢業後,才來到一所海濱城市,真正看到了大海,看到大海的那一刻,算是徹底被它所徵服了,無論是沙灘,海風,礁石,還是風帆,貝殼,腳丫,以及那些壘起來的小城堡,都令人心馳神往。

這個時候,再來一首張雨生的《大海》,「從那遙遠海邊,慢慢消失的你,本來模糊的臉,竟然漸漸清晰,想要說些什麼,又不知從何說起,只有把它放在心底……」

此情此景,想起那些如煙的往事,再結合現在的心境,有很多話想說,又不知從何說起,只有把它放在心底,這首歌的歌詞,就是最好的表達。

再聽懂時已是人到中年

隨著年紀的增大,人生閱歷的增加,再來聽張雨生《大海》,竟然又有了一種重新認識它的感覺。

就像我們看待一個事物一樣,年少時的我們,青年時的我們,中年時的我們,看待它的心情,感悟,思考,經常是不一致的,甚至是完全相反的。其實,這個事物並沒有變,變的是我們的人生,心情,以及看問題的角度。

現在想來,年少的時候,聽《大海》時候那些泛起來的思緒與惆悵,竟然讓人有一種為賦新詞強說愁的感覺,當時好像並沒有那麼多的傷心事,煩心事,卻在莫名地惆悵一番。或許那些意境與感悟,只是自己的一廂情願吧。

直到了解到這首歌曲背後的故事,再結合張雨生的人生經歷,才明白了這首經典歌曲所承載的那些往事。

張雨生妹妹名叫張玉仙,比他小5歲,歌曲也唱得非常好聽,兩人甚至約定,長大後要一起成立兄妹組合,在音樂界打出一片新天地。

無奈造化弄人,妹妹15歲的時候,在一次遊泳中溺水身亡,張雨生悲痛欲絕,看到他傷心難過的情形,他的朋友陳大力看到後,就和朋友陳秀男一起創作了這首歌曲《大海》,於是這首由陳大力作詞,陳大力和陳秀男作曲,張雨生演唱的《大海》正式誕生。

從這首歌曲推出開始,就迅速走紅,張雨生以他那獨特的嗓音,唱出了那種悠長的意境,無限的惆悵,莫名的傷感,仿佛唱給他的妹妹聽,在思念他遠方的妹妹。

此外,這首歌曲的MV也特別棒,張雨生在裡面拿著一個模型飛機,走在沙灘上,一邊奔跑,一邊微笑,他站在山頂,往前一扔,於是飛機順著風向開始飛向大海的方向,雖然搖搖晃晃,卻也算是平穩。在他的身邊,還有一隻小狗,輕輕地依偎在他的身旁。

每次聽起這首歌時,就會想起這個故事,眼前瞬間浮現出MV中的畫面,不由想起了那句話,「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這時,它不僅僅只是一首歌曲,更是一種精神力量,一種可以撫慰我們的心靈,給予我們精神支撐的優美旋律。

有時候,車已經停好,車裡這首歌還沒播完,這時就一個人靜靜地坐著,閉上眼睛,放空自己,用心去感受裡面的悲傷,溫暖,悠長,直到把它聽完,才下車回家。那一刻,這首歌只屬於自己。

張雨生短綻的人生留下了很多優美的旋律,《我的未來不是夢》《天天想你》《一天到晚遊泳的魚》等,但最經典的還是這首無與倫比,無可替代的歌曲,《大海》。

喜歡大海,喜歡它的寬廣,博大,每次站在海邊,望著那些潮起潮落,都會生出一種「萬裏海疆,大有可為」的豪邁,意氣風發,銳不可當。

也喜歡《大海》這首歌的歌詞,更喜歡聽張雨生用他那獨特的嗓音,輕輕唱起這首歌……

相關焦點

  • 《大海》,用心再聽經典,你有什麼感受?
    「從那遙遠海邊 慢慢消失的你 本來模糊的臉,竟然漸漸清晰 想要說些什麼 又不知從何說起……」很久沒有聽老歌了,可能是害怕曾經的回憶,這首張雨生的《大海》你是否還記得?那時沒有網絡沒有手機,一家有一臺電視已經很不錯了,聽歌都是靠的錄音機放的磁帶,現在的年輕人都不知道磁帶為何物吧!時光荏苒,那時候只知道這首歌紅遍大江南北,這麼多年過去了,都忘記了曾經的歌詞,只知道那首歌是張雨生的,當再一次聽到張雨生的《大海》,突然明白了許多,今天疲憊的我們只想背著包包去看海,讓大海將一切的煩惱全部帶走,如果可以就當一切沒有發生。
  • 回味80年代經典老歌手,張雨生《大海》流唱至今,成KTV必點曲目
    歌曲從我們少年的時候就陪著我們,一直到長大,我們仍然非常喜歡歌曲。歌曲也能喚醒我們兒時的記憶,帶給我們美好的童年。作為八零後的小編也是非常關注當時的經典歌曲,更對當時的許多歌手非常印象深刻。費玉清的嗓音獨特,讓人非常著迷,在當時更是贏得了全球華人的稱讚。一時間不管是誰,只要是華人都會為他的歌曲所感動,為他的嗓音所吸引。
  • 張雨生《大海》背後的故事,讓人感人肺腑,潸然淚下
    如果大海能夠,帶走我的哀愁,就像帶走每條河流。所有受過的傷,所有流過的淚,我的愛,請全部帶走。這首張雨生的《大海》,相信大家都會唱並且喜歡這首歌。其實《大海》的背後有著你所不知道的憂傷的故事,讓人潸然淚下。
  • 創作大海、戲夢的他,怎樣打造出王傑、葉倩文、林子祥、張雨生
    張雨生出道以來,一直將自己定位為原創音樂人,出眾的才華在圈內也得到廣泛認可,但是製作團隊卻不認同張雨生早期過於個性化的音樂,因為唱片公司只注重歌曲的傳唱度和唱片的銷量,所以陳大力針對張雨生的音色和音高,聯手陳秀男為張雨生量身定製了足以載入史冊的《大海》,儘管張雨生本人並不喜歡這首商業化的歌曲,但是作為歌迷卻不得不承認,《大海》這首歌已經是張雨生密不可分的一部分,因為若是沒有《大海》這首歌,很多人也不可能認識張雨生
  • 歐陽娜娜讓我們想起已經去世22年的張雨生
    張雨生,曾經是三十年前華語歌壇最亮的一顆星。即使在已經沒落的綜藝《中國好聲音》裡,高音已經成為很多歌手的標配,但能夠達到張雨生一樣在音色、音域、情感、呼吸等各方面都遊刃有餘的歌手,至今寥若晨星。他的一生真的是可以用音樂串起來的樂章。他初露崢嶸是1988年還在做金屬小子樂團主唱時的《我的未來不是夢》。
  • 《大海》背後是張雨生一生的痛,31歲車禍身亡,年邁老母獨守墓園
    上中學之後張雨生在學校的時候還經常和妹妹打電話,兩個人一聊就是幾個小時,有時候會遇到同學調侃:「張雨生,你給女朋友打電話啊,這麼長時間。」隨後和朋友一起錄製一張《六個朋友》的專輯,其中《我的未來不是夢》成為了一首昂揚朝上正能量的歌曲。這張專輯為張雨生帶來了持續的熱度,之後發專輯,上綜藝節目,拍電影,張雨生在娛樂圈中一時風光無限。
  • 張雨生的《大海》被人誤解20年,原來背後有段如此悲情的故事
    張雨生父母將他和妹妹張玉仙合葬,希望他們兄妹二人相依為伴。提起張雨生的妹妹張玉仙可能很多人不太熟悉,但是紅遍大江南北的《大海》恐怕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從那遙遠海邊 慢慢消失的你本來模糊的臉 竟然漸漸清晰想要說些什麼 又不知從何說起只能把它放在心底我們一直以為是一首情歌的《大海
  • 每日一首經典老歌:張雨生《大海》,創作背景備受爭議的一首歌
    不知道有多人和我一樣,是因為《大海》而記住了張雨生。忘記了那是什麼時候,也忘記了那是什麼地方,突然一個嘹亮而又清澈的聲音在耳邊想起:「從那遙遠海邊,慢慢消失的你,本來模糊的臉,竟然漸漸清晰……」從此,我記住了,有個帥氣的大男孩,叫做張雨生。
  • 31歲車禍去世的張雨生,《大海》是為妹妹而唱,妹妹15歲溺水而亡
    提起張雨生,大家一定會聽到過他演唱的《大海》、《我的未來不是夢》等許多膾炙人口的經典歌曲,聽張雨生的歌總能感覺到他的歌聲中有一絲淡淡的憂傷,歌聲非常有穿透力令人陶醉,仿佛在聽一個個感人肺腑的動人故事,可是這樣的靈魂歌手卻英年早逝,在他31歲的那一年,因為疲勞駕駛遭遇了一場車禍雖然經過極力救治,可還是永遠的離開了這個世界!
  • 百聽不厭的九十年代的經典歌曲,還記得那年的水手和大海嗎?
    一首老歌,如一壺沉澱多年的老酒,只有經典,才會被長存。只有經典,才不會被遺忘。那些年優秀的歌曲作品,永遠都是優秀的。《水手》是一首流傳度很廣的勵志歌曲,它激勵了許多在事業和人生道路上遭遇挫折的人,給了他們失落之後奮起抗爭的力量,可以說這首歌曲從精神層面上影響了一代人。小編還記得初中老師就教過這首歌,早晨的課前一隻歌就唱的這首。回憶殺啊!3,《大海》。
  • 張雨生《大海》,如果沒有那一次意外,也許你們能看到兄妹組合
    歌曲有靈感,歌曲有靈魂,就如同如今深受認同的一句話,初聞不識曲中意 再聽已是曲終人,了解音樂背後的故事,會讓旋律背後附加更多「人氣」,音樂最大的感觸就在於觸碰靈魂。人們對老歌總有另一番厚愛,原因大抵是對歌曲有了更多的理解,和音樂有了陪伴,同樣會賦予一首歌不一樣的意義。
  • 還記得張雨生演唱過的這些歌曲嗎
    《大海》這首歌曲讓張雨生獲得了有生以來商業上的巨大成功,歌曲迅速傳遍兩岸,許多人對張雨生就此定型,以為《大海》是張雨生最優秀的代表作。唱片公司為了挽回自己的收入,張雨生也為了讓自己的音樂繼續走下去,不得不選擇了妥協,完成了這張商業性極高《大海》,《大海》歌詞:從那遙遠海邊慢慢消失的你,本來模糊的臉竟然漸漸清晰,想要說些什麼 又不知從何說起,只有把它放在心底,茫然走在海邊看那潮來潮去,徒勞無功想把每朵浪花記清,想要說聲愛你卻被吹散在風裡,猛然回頭你在哪裡,如果大海能夠喚回曾經的愛,就讓我用一生等待,如果深情往事你已不再留戀,就讓它隨風飄遠
  • 第二十一篇:樂壇經典歌曲推薦,裡面有你喜歡的嗎?
    音樂是我們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從最初的古代音樂到當代音樂,經歷了許多的實踐與學習,形成了現在的百花齊放,這期間湧現了許多優秀的歌手,也創作了許多經典歌曲,那麼今天給大家推薦一些經典歌曲:第一首:《大海》
  • 臺灣「音樂魔術師」:張雨生
    1992年2月發行赴洛杉磯錄製的《張雨生創作專輯》;同年7月憑藉歌曲《帶我去月球》入圍亞洲區全美音樂錄影帶獎 ;同年發行的專輯《大海》銷量超600萬張,成為其音樂生涯最暢銷的作品 ,標題曲《大海》亦廣為傳唱。1993年發行專輯《一天到晚遊泳的魚》。
  • 《大海》張雨生:22歲成名31歲離世,劉德華都自嘆不如
    歌曲永遠不會丟,可歌手卻早已離世。夢想起源張雨生出生於1966年,因降臨的夜晚是一個下雨天,所以被父母取名為張雨生。誰都想像不到,這樣一個普通家庭的小孩,將來會為整個樂壇帶來奇蹟。出道即是巔峰,張雨生的第一版專輯大賣,為樂壇創下奇蹟。在經過兩年的服兵役後,他創作歌曲的方向變了。他不再為了完成夢想而寫歌,而是真正的想將自己所想、所見寫進歌裡。正所謂將生活融入歌曲。
  • 記得唱《大海》的張雨生嗎?去世23年母親苦守墓地,原因令人唏噓
    當時他的妹妹才15歲,妹妹很喜歡唱歌,希望自己有一天成為歌手,然而,卻沒有機會實現了。張雨生決定要圓了妹妹的夢,就放棄了自己當時的夢想,想要幫助妹妹完成她的願望。然而,這條路是很艱難的。要成為歌星,就得外形長得好看,而且還需要特別的有才華。
  • 崔恕楊培安紀念張雨生特別歌曲上線 版稅收入將交給張家
    時值跨時代傳奇歌手張雨生54歲生日來臨,知名大陸音樂人崔恕與來自中國臺灣的歌手楊培安共同演唱了新作《世界盡頭》,以此紀念這位對整個華語樂壇都有著深遠影響的音樂人,相約「世界盡頭」,用音樂和熱愛溝通靈魂與靈魂,連接過去與未來。
  • 1997年,張雨生替妹妹圓夢後不幸去世,留下母親獨守墓園23年
    「如果大海能夠,喚回曾經的愛,就讓我用一生等待」這首歌雖然有無數人翻唱過,可很多人卻不知道它背後隱藏的心酸故事。《大海》這首歌是臺灣著名歌手張雨生生前創作經典歌曲之一。還在課餘時間創作歌曲《他們》,獲得聽眾好評。成為歌星他還積極參加學校裡組織的各種音樂社團。學習吉他等樂器,自己創作譜曲,有了自己的獨特歌唱風格。
  • 《大海》,張雨生的絕唱之一,可誰又知道這背後的諸多無奈
    90年代,華語樂壇上有兩位巨星隕落,一位就是beyond——黃家駒,還有一位就是張雨生。 很多人都知道,張雨生有兩首歌最為出名,一個就是《我的未來不是夢》,還有一個就是《大海》。 可是,又有多少人知曉《大海》背後,有著張雨生無盡的辛酸史。
  • 張雨生和張杰的高音有什麼不同?
    張雨生(1966-1997)出生於中國臺灣,生前留下了非常多的經典作品,如《大海》、《我的未來不是夢》、《口是心非》、《天天想你》等,張雨生以強大的高音天賦徵服了無數人,他的高音質量很好,細膩、真實、有力、自然,雖然張雨生已經去世多年,但他的音樂與精神流傳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