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交大一附院為了「佩奇」寶寶 春節期間婦產科全部「配齊」
醫生為剛出生的寶寶進行檢查和清洗
新春佳節,當大家在闔家團圓時,有這樣一群人堅守在崗位上度過新年,時刻準備著迎接新生命的到來,用辛勤的汗水呵護新生命 。他們就是西安交大一附院婦產科的醫務人員,從大年三十到初三他們一直未曾停歇,一線、二線、三線醫生不間斷輪班,護士放棄假日堅守崗位,全科醫護人員犧牲了與家人團聚的時光,從大年三十至初三,一共有29個寶寶在這裡安全誕生。春節期間本報記者就走近這個團隊,為您講述發生在這裡的故事。
忙碌是婦產科的常態,作為省級危重孕產婦救治中心,肩負著周邊地區危重孕產婦的轉診救治職責,交大一附院產科從除夕開始就一如既往地忙碌著。
大年三十晚上,記者走進這裡,此時婦產科副主任李雪蘭帶領值班醫生查看患者情況,值班醫護從早上8點接班後就馬不停蹄地奔跑在各個病房裡,最為尷尬的是過年期間叫不到外賣,除夕夜裡的一碗泡麵成了醫護人員的年夜飯。
正月初一,從甘肅慶陽轉過來一位孕37周妊娠期高血壓並發急性心功能衰竭的孕婦,患者不能平臥已1周有餘,如果繼續妊娠下去母親和胎兒都非常危險。當日值班二線大夫韓曉兵副主任在完善術前準備後,立即對患者進行了剖宮產手術,新生兒響亮的啼哭宣告了他頑強的生命力,這個媽媽用生命所孕育的寶寶很健康,而媽媽則依然需要術後細心的呵護與治療,否則心衰會越來越嚴重。
據了解,節日期間產科護士上班人數幾乎與平時相同,病房滿員,還有加床,產科護士長雷春梅親自帶班,從除夕到初二一直堅守在工作崗位上,保證病房孕產婦和新生兒的安全。
正月初二,32歲的李某很想順產,她患有慢性高血壓,此次妊娠還合併了妊娠期糖尿病,然而,根據她的身體情況,在有宮縮後血壓升高到了180mmHg必須進行剖宮產。在忙碌的間歇,值班醫師苦口婆心給她講了半個多小時為什麼要手術,最終,新生兒順利剖宮產娩出,產婦及家人的臉上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在節假日期間,值班醫師要處理全病房50多個病人的醫囑,不能有任何差錯,記錄病程、辦理出院,仔細核對待產患者的胎心監護 ,換藥拆線,產科病房裡的很多孕婦都有些特殊情況,從合併白血病、 血小板減少到腎積水,肝功能異常以及呼吸道感染等等,每一位產婦都需要用心用全力去守護。
來自洛南的產婦陶某,黏膜下子宮肌瘤合併不全流產導致陰道大量出血, 她在家裡已經暈厥了2次,還曾經有清宮後子宮破裂開腹修補的病史 ,正月初一從當地醫院轉診到交大一附院,輸血後她的血紅蛋白仍然只有70g/L ,值班三線李奇靈教授當機立斷,在超聲室華靜醫生和麻醉手術部的協助下,於正月初二順利完成了黏膜下肌瘤切除和清宮術,終於讓患者不再「暈」著過春節。
婦產科的春節病房每天都上演著「與時間賽跑」的故事,這裡的醫護人員說話快、走路快,但對工作每時每刻都飽含激情,他們唯一的希望就是願所有的金豬寶寶都能順利出生,所有的患者都能順利出院。 文/記者 張黎娜 圖片由醫院提供
(責編:王博、鄧楠)